可能是由于职业的缘故,老师聚到一起就喜欢聊学生。同事J说了他们小学一年级班上一个孩子。因为上学期在排放学队时(大概是),新来的同学不小心把他撞倒了,不巧,撞到他的头了,可能有点轻微的脑震荡,此后便在医院治疗了一段时间,再加上2022年底疫情的缘故,小Y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来上学。这学期开学才来,但是经过一个寒假的修养,孩子的毛病很多,经常说头痛,心口痛,脚痛等,三天两头的要临时回家观察,其实又没有身体问题,作为班主任的J和小Y的家长都被弄得烦不胜烦。同事J怀疑孩子就是因为上学期被撞到脑部住院治疗留下了心理阴影,每每在学校各种痛也只是心理作用。最后,同事J跟家长商量,想了个对策,就是先让家长跟孩子说去医生找医生把所有的药都准备齐全了,然后,小包小包的包好,标好备注,如“头痛的药”、“心口痛的药”、“脚痛的药”等等,都交割老师报关,在学校出现哪里不舒服了,就找老师,老师给他“对症下药”。之后,孩子出现哪里不舒服时,同事J就问他,很痛吗?我拿药给你。完了,孩子就说,不怎么痛了。自然要也不用吃了。至那以后,孩子哪都不痛了。其实那些所谓的“药”也就是维生素。说完,
同事分析孩子最初可能就是心理作用,觉得有点不舒服,但是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具体哪里不舒服。最开始的时候老师自然会对他关怀备至,可能也就是因为老师的关怀和关注,让孩子找到了获得老师关注的途径了,进而痛得越来越频繁了。老师迫于无奈,担忧不能直接说穿,于是才有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点子。
听完,我佩服同事机智之余,也感慨现在孩子的心理时何等的脆弱及缺乏安全感。通常只有在家没有获得足够的关注与爱的孩子,才会不停地向外寻找关注。写到这,我也想起另一个一年级的孩子小L,小L上学期学习态度特别好,上课总是坐得很端正,回答问题也很积极,下课总会总到老师身边轻声说“老师,您辛苦了。”差不多坚持了一个学期。我们都在感慨,这个才一年级的孩子的素养太不一般了,家教肯定很好。这学期开始,我另一搭班同事,同事也是班主任的Z就发现了这孩子有些异常了。开学第一天小L就跟同事Z说自己的压力好大,因为马上美术要考级,为此,同事专门观察了她一短时间,的确发现这孩子上课就不如之前那么专注了,也不如之前那么精神了,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就降低了。同事找孩子的家长电话沟通了,建议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家长说考级时孩子自己想去,他们是尊重孩子的,当然也希望孩子能坚持一下。由于作于搭班老师,我也发现这个孩子的异常了。
因为上学期她学习态度很好,所以,开始第一周,我们选作业管理员时,当我看到她报名时就推荐了她,但是让我觉得很奇怪的是,一次课堂上邀请学生上台展示,她积极地举手了,于是第一位同学展示后,第二位我就请她了,没想到她略带抱怨地来了一句,“我的脚都是发麻的,我怎么上去啊?”我当时觉得很吃惊,因为她举手了,我以为她要上去的,所以才选她的,但是她又说她的脚发麻,没有上台。我不得不重新邀请其他的同学。我当时只是觉得吃惊,但是又戳不出原因。
也是同一顿饭的时间,听完同事J说了小Y的故事后,同事Z收到启发补充了小L的事情,说小L每次遇到她都会问她:“钟老师,我今天表现棒不棒?”期间也又过让同事很吃惊的事情,一天,小L找到同事Z:“钟老师,你看我今天有没有不一样啊?”同事愣了一会说:“没有啊。”小L便略带生气地说:“你看,我今天换了一个新的发卡,你都没有发现,你一点也不关注我。”听完。同事更愣了,更多的是吃惊,这孩子的存在感怎么这么强啊。听完,我问同事Z:“她家只有她一个孩子,还是又弟弟或妹妹?”同事恍然大悟,说:“好像她家有个两岁左右的弟弟。”听完,大家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在家缺乏爱与关注的孩子,会向外寻找,而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他们的社会关系还比较简单和单纯,自然而然会把班主任和自己喜欢的老师作为寻求爱与关注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