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姐是我的瑜伽网友,机缘巧合,我把她加到微信群后,她很活跃,总是针对我的日常瑜伽练习感受提问。
有一天,她在群里分享:“最近觉得人生苦短,我们这里疫情造成一个多月没有下楼,但是我通过这一个月的自我拜日,就是笨笨卡卡的那种,注重呼吸,慢吸慢呼,真是觉得好神奇,后背不那么酸疼了。最有感触的是能在家里做什么都不心烦,有耐心了,以前心都跟长草似的。”
看到这样的留言,我心里有点小感动,我们通过瑜伽产生了连接,然后她练习瑜伽后切实受益了。于是,我萌生了跟她深入交流的念头。
五六年前,陈姐在公司附近的瑜伽馆办了一张卡,每周会去一两次,主要为了拉伸身体,做个简单的冥想,外加中午有地方能躺一会儿,如此这般,她感觉压力就能得到缓解。对于瑜伽老师上课的引导,比如“想到哪儿,呼吸就能到哪儿,吸气吸到脚后跟……”,她不以为意,觉得是唬人的。
疫情之下,陈姐被迫居家隔离近2个月,期间她开始阅读瑜伽书籍,习练简单的瑜伽体式,并发自肺腑地感慨,“呼吸真的是太神奇了!”事实上,她的收获不仅停留在呼吸层面,还包含整个人的身体状态、精神状态甚至是心理状态。
疼痛发作时,后背像背了一个锅
陈姐的胸椎患有无菌性炎症,总会产生疼痛,这个毛病困扰了她很多年。尽管她在医院里做过各种检查,但并没有找到病因。她还尝试过按摩、拔罐、放血、针灸、小针刀等,效果微乎其微。当她因为工作压力睡不好觉时,她感觉后背就像背了个锅一样沉重。曾经一度,她很抑郁,以为自己得了重病。
最近在家练习瑜伽体式,尤其是站立前屈体式时,陈姐突然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后背竟然有种前所未有的放松感。在体式中,她会刻意收腹,让呼吸来到上半身,之后刻意放松肩膀,再让颈椎自然下垂。
一开始,当她把专注力和呼吸集中于疼痛的位置时,还不太适应,以至于有几天身体总感觉疲劳,她会用睡眠给自己补充体力。此后,她突然发现自己的精神状态和体能有了很大的提升。那一刻,她好像有点懂了,为什么有些人会把呼吸称为自己的上师。
此时,她对那句“疾病本慈悲,烦恼即菩提”也有了更深的感悟,更是在自己的一呼一吸之间感受到了神奇的功效。
认真地观察自己,与自己对话
陈姐是单位的骨干,疫情前总是忙忙碌碌,甚至无暇欣赏小区的风景,用她的话说,她一个人活成了一个队伍。借着疫情的停摆,她终于有机会慢下来,从窗台上欣赏整个小区,以及花点心思在自己家的花花草草和小鱼身上。她觉得,这一切都很美。
同时,她第一次开始认真地观察自己,与自己对话。每天早上醒来,她会躺在床上揉腹,起初发现她的胃就像刺猬一样硬,瞬间有个念头冒出来,她太对不起自己了,一直都太忽略自己,也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自己。尽管在外面是女强人的形象,但过往的她,内耗太大了,现在她需要学会放下。
一旦内心形成了这种意识,在遇到突发状况时,陈姐的处理方式就发生了很大变化。当疫情逐渐好转后,她们开始在家办工。有一天,她接到领导的电话,要处理一桩紧急事件。她发现自己的心脏和胃瞬间就收紧了,她告诉自己深呼吸几次,先稳定好情绪,之后再冷静地思考这件事情要先找谁,后找谁,具体怎么做……她发现,事情依旧可以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她反思以前自己说话都是急促的,现在会控制一些,以后还想放慢语速。
安静就是力量
几年前,陈姐曾经心脏不舒服,医生建议她静坐,她虽然做了一段时间,但没能坚持下来。这次疫情的突发,让她重新体验到了静坐的力量。在封闭的小区,疫情爆发时,坏消息总是接踵而来。有时,看到楼下停着的客车接走隔壁单元的患者,要说内心没有恐惧,是不可能的。
忽然有一天,陈姐被告知是次密接,她回忆说,自己那时特别稳定,一点不慌乱。“就像打坐时的引导词,念头来了,不迎不拒。我悟了一下,即接受一切,接纳,臣服,死就死,活就活,这就是我当时跟自己的对话。”这样的冷静源自她恢复的静坐练习,神奇的是,每次闭上眼睛,她都能安静地坐一会儿,不会因为头脑中的思绪万千而想尽快结束,这应该就是她与瑜伽的缘分吧。
两个月的疫情,陈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节奏,把瑜伽变成了一种习惯,懂得了柔软自己、放慢脚步、享受当下,自己的内心得到了升华,与家人的关系也更为和谐了。
采访手记:
我能感受到陈姐身上的女强人气质,她的学习能力很强。在疫情期间,她只是通过自行阅读瑜伽书籍,就悟到了很多真理,好厉害。
她在跟我交流时,谈完感受后总会加一句,“我其实不太懂。”事实上,陈姐,您已经懂得很多了,瑜伽哲学的内容在您身上真的是一点就通,估计这与您过往的丰富阅历有关。
在这里,我想提醒各位的是,瑜伽的世界里,知识非常多,哲学只是其中一门,而瑜伽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实践。作为瑜伽八支中的一支,瑜伽体式至关重要,而体式的练习并不是我们看起来的那么简单,有强大的解剖学理论支撑。找到一位优秀的老师,持续练习,您的身体自会有所感受。
希望陈姐在瑜伽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坚持着,更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