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的机会,朋友带我去参加她的大学同学聚会。同学会来的人不多,刚好凑成一桌。我作为一个“外来客”,并未参与其中,只是以旁观者的视角静静地看他们在回忆旧时光的交杯换盏中把酒言欢。
老同学聚到一起自然是胡侃海聊无话不说,气氛比较活跃,大家也开心放松。在他们的言行交谈中,也看出社会这个大染缸在每个人身上印染的不同颜色。其中,比较醒目的是一位看起来稍显斯文白净的男同学,吃饭喝酒时候,他总是在不停地为身边的同学服务,夹菜倒酒,像主人一样。
从聊天中得知,原来他是在政府部门工作,难怪言行举止中,散发着官场文化的独有气息。
就拿讲话来说,不管别人怎样火急火燎,豪迈奔放 ,他始终是不愠不火不急不躁。说话的时候平缓、亲和,给人一种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感觉。同时,在发表一些个人见解时,说的话总是不偏不倚、拿捏有度,既能坚持自己的看法,又不会冒犯到别人的见地。言谈之中,还能对话到在座的每一个人,让你感觉到他对你的关注与重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称之为高情商的人。他们擅于处理人际关系,既不苛刻待人,也不锋芒毕露,还能坚持自己的立场,让每一个打过交道的人都感到愉悦、舒服。
曾国藩曾说,做人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
意思是说,做人太过于清高,就会有损与他人的相亲相爱;太过于和顺,就会有失自身正直的行为,所以为人处世贵在秉持中庸之道。
从这个同学的待人接物中,我们也能看出,其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法则——中庸之道。
什么是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出自《论语·庸也》,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中庸,在儒家思想看来,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它告诫人们在待人接物时,要保持中正平和,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的态度。简单说,就是要把握好做人做事的分寸,不偏不倚!中国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所以行为做事非常讲求“中庸之道”!
我们常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即如果是特别干净的水,都不会有鱼生存,而一个人如果太过严厉,对别人要求太高,就会没有朋友。所以,按照中庸之道,做人既要亲善合群,又要有原则、有底线,正所谓”外圆内方“!
朋友的这位同学,正因为身处官场,深受熏陶,所以在现实不管是否有所察觉,事实上都已经将这中庸之道运用自如。
而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中庸之道的普及运用。比如,父母常常教育我们,饭不能吃得太饱,话不能说得太满,凡事要给自己留后路,不可一意孤行等。
中庸之道教会我们为人处世的方法与道德品行的准则,既是家庭教育的根本,也是传统文化的背书。
《异见》一书中说,一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出生环境与文化背景。
每一种文化都带有它天然的优势与不足,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而作为社会星系中一个小小的因子,我们逃脱不了文化环境的影响,也改变不了它的气候,只有在这条流淌着华夏民族基因的文化长河中,顺势而为。
用其中蕴含的亘古智慧滋养自身,走向更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