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一说封建,就会有一种保守落后的感觉。溯源封建,有四种解释:一种是分封的政治制度,君主把土地分给宗室和功臣,让他们在这块土地上建国;一种是指封建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五种社会形态之一;一种是指封建思想;一种是比喻思想保守、泥古,不开放。
分封的政治制度源于西周。周王伐商,建立西周后分封天下,按照身份功劳不同,给宗室血亲、有功之臣、前朝遗臣赐予领地,分封爵位。这些领有封地和爵位的人成了诸侯,掌控封地内的权利,履行天子规定的义务,按规定使用表明身份的礼器,这种分封制度就是封建。
封建是西周邦国制度的核心,不但要封,而且要建。封是封土,“爵诸侯之土”,给诸侯一片领土明确疆界叫封,封出来的政治实体叫邦。周的国君称王,周的疆土称王国。周王国和诸邦国组成周天下,周天子与诸国君是君臣关系。建是建邦,授予诸邦国主权和治权,包括授土、授民、授爵。授土是将封邦领地的土和代表中央的黄土,用白茅包裹交到受封者手里,受封者对那片土地拥有使用权。授民是将本族臣僚、殷商遗民及封地上的原住民赐给受封者,受封者对那些人拥有统治权。授爵是指定国君、命名国号、发表训示、赐予象征物,受封者拥有相对独立的权力和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的世袭权。
封建最重要的是建立宗庙和社稷。宗庙用来祭祀列祖列宗,社稷是祭祀土地和谷神的地方。围绕社稷,诞生了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建筑制度,国都中央是宫殿,宫殿左边是宗庙,右边是社稷坛。宫城在城南中央,商业区在宫城正北,宗庙(太庙)在宫城之东,社稷坛在宫城之西。有土有谷有民,社稷就成了国家政权的代名词。
把一片片土地分成若干均等的九块,中间一块是公田,周边八块是私田,把私田分给按血缘关系编组的农民。农民耕种好公田才能耕种私田,公田的收入用于公共事务,这就是井田制。从象征意义讲,井田制就是一种封建,封土建邦反过来也可以看作井田制,天下之中的周王、封邦之中的国君,就是那一块块公田。
封建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五大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将生产力作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认为封建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取代奴隶社会、孕育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阶段。封建社会的根本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阶级通过掌握土地这一生产资料,对使用土地的农民通过榨取地租、放高利贷、契约租赁、缴纳地租、雇用佃户等手段方式剥削其他阶级。
商鞅变法,实行土地私有制的秦国逐渐成为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后,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秦朝,强化中央集权,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郡县制,完全取代封建制,原本的奴隶主变成新型的地主,奴隶成为农民,中国进入了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封建社会才彻底结束。
封建社会的本质是一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在西方,封建领主不仅占有农田,还把原来生息在这片领地上的农民也囊括入自己的账簿,使大批农民沦为农奴,农奴被视为领主财产的一部分,与奴隶类似,但农奴只可使用不可买卖。在中国,地主占有土地,赶走原来的土地所有者,然后把土地租佃给这些无地农民,由农民自行开发与耕种,缴纳地租。中国的农民名义上有独立的人身,但实际由于各种原因,农民没有自由。
封建思想特指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一种思想观念,这种思想以儒家礼制为主体,核心是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做出表率,是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常是不变的意思,这里指一定的准则。五常也叫五伦,是一种封建礼教,内容是仁、义、礼、智、信,用以调整、规范人伦关系的五种行为准则。三纲和五常经常连起来说,就是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汉董仲舒提出的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认为,人伦关系中的君臣、父子、夫妻三种关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亦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皆取于阴阳之道,君、父、夫体现了天的“阳”面,臣、子、妻体现了天的“阴”面,以此确立的君权、父权、夫权关系,是维护政治秩序稳定的根本法则。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坚持五常之道,就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三从四德是三纲五常在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体现,是为适应父权制家庭稳定、维护父权—夫权家庭(族)利益需要,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由儒家礼教对妇女的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方面进行的规范要求。三从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女孩子未出嫁之前要听从家长的教诲,不要胡乱地反驳长辈的训导;出嫁之后要礼从夫君,与丈夫一同持家执业、孝敬长辈、教育幼小;夫君不幸先己而去,要坚持好自己的本分,想办法扶养小孩长大成人,并尊重自己子女的生活理念。四德指女子的德、容、言、工,德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相貌端庄稳重持礼,不要轻浮随便;言是言语,与人交谈要会随意附义,能理解别人所言,并知道自己该言与不该言的语句;工是治家之道,包括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生活方面的细节。
封建思想强调社会等级的分化,以皇帝为首,贵族、士绅、农民等社会等级分明,每个社会等级都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不能跨越社会等级的界限;强调社会秩序的维护,以皇帝为核心,以宗法制度为基础,维护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禁止任何形式的反抗和叛乱;强调社会伦理的尊重,以家庭为基础,强调家庭的尊重,强调父母的尊重,强调社会伦理的尊重,禁止任何形式的不敬行为;以礼仪为基础,强调社会礼仪的遵守,强调礼节的遵守,禁止任何形式的不礼貌行为。两千多年来,封建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在日常口语中,封建一词指思想保守落后,不适应现在的社会。就封建思想来说,既包含积极、进步的思想,也包含消极落后的思想,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是应当继承发扬的。维护封建礼教制度所形成的封建道德观念,很多时候是比较传统的、落伍的,没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只会用老观念来看人看世界,不愿意去改变,甚至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这种过时落后的封建,就需要摒弃。
当然,许多时候,新生的事物诞生,新的思潮的涌现,总是跟我们习惯了的事物和思维不一样,对一些老年人或者思想僵化的人来说,总有那么一些不适应。比如家长不喜欢小孩穿一些稀奇古怪的衣服,标新立异的装扮他们适应不了,年轻人的想法和行为跟传统和习俗不同,他们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制止和干涉。每当这个时候,年轻人就会说他们是老封建、老古板。只是,时间一长,这些着装、打扮和做法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效仿,也就成了一种习惯。
说了这么多,最想说的,封建其实很拉风,也曾经是一种潮流,走在社会的前列。这就是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