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主要分析了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对他的性格和行为模式的影响。看了这本书,可以根据书中的观点来自我分析,比如自己有哪些固定的行为模式,是否是因为受童年的影响,导致自己一直采用固定的行为模式来应对周围的环境。另一个收获是,可以通过分析他人的举止行为来判断他人的童年经历,如此更能够理解他人的行为。因为理解和共情,变得更容易接纳他人,更能够维持跟他人的关系,自己也变得更加通情达理,这才是最大的收获。从佛教的角度来讲,人生就是一个烦恼接着一个烦恼组成的,如果能够减少自身的烦恼,无疑是一种成长。
比如,我发现有的人特别有竞争意识,喜欢在公共场合打击别人的观点。其实书中也分析了,这种有竞争意识的人通常是家庭里的老二的位置。因为他在童年就养成了追赶老大的习惯,他会一直保持的竞争意识和超越意识。这么想也就能理解他的行为。
比如,我发现有人和周围人没法好好相处,总是会在一群人中挑一个做他的假想敌。他有可能在童年或者校园生活中就习惯如此。但是他却没有意识到一点,就是这个世界也可以所有人都和平相处的。他只是一直在复制自己的童年经历。
比如,有的人有时候自卑,有时候不敢言语,有时候又有讨好人的倾向?那是因为他有压迫他的长辈和被压迫的童年。因为被压迫,所以他不敢发言,因为长久的不敢发言,所以他不知如何表达自己,因为被压迫,所以他只能习惯性的服从讨好。童年的阴影在他身上是多么强的体现啊。
看这本书,本来是想自我疗愈的。但是最后我发现这本书最重要的是让我看到了别人的伤痛,更加产生同情心和帮助心。理解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不幸,我更愿意去理解和同情,而不是上来就带入个人的好恶。因为眼前的这个人和我没有什么区别,都有一段伤痛的经历,都是需要被救赎的对象。
书中的一小部分的观点我不是很接受,就是作者一直在强调,“人一定要对他人感兴趣”。这个我不认同。人必须先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让自己待着舒服了,才能够和他人交流舒服。人保持对他人感兴趣的前提是要明确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不该感兴趣的不要问,不该关心的事情不要关心。我曾经就是一个没有什么界限感的人,经常爱八卦别人的事情,但是我发现这样做不光讨人嫌,我自己也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而且对他人过于感兴趣,容易出现向外求的情况。就是出现将对自己的认知建立在外界的评价上,这样烦恼更多。
总结下吧,《自卑与超越》这本书其实特别适合家长或者教育工作者阅读,可以分析孩子的行为,并纠正他们不好的行为模式。当然成年人也可以通过书中的观点来自我剖析,看自己的行为模式是否有受童年的影响。心理学有个观点,就是人其实一直在复制自己的行为模式,随着环境的变化,还是采用同样的方式来应对。如果外人指出你的行为不对,其实当事人未必接收。但是看到自己的行为模式后,也许有一天会想到换一个行为模式。也就是说,看见即疗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