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历法时间表述体系一直是连续且独特的。这一体系不仅在时间上发挥着准确的指引作用,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历法中蕴含的节气、节日,以及四正八节、七十二候和四时数九等文化,都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哲学思想紧密相连。例如,春节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团圆,中秋节则寓意着家庭和睦与丰收,冬至节则告诉我们立竿见影与终而复始。这些节气和节日,不仅提供了时间的参照,更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然而,近百年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的历法时间表述体系逐渐被西方的阳历所取代。这一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带来了挑战。西方的阳历仅采用太阳回归年之数据而无有天文位置,更不与大地方位进行标定,虽然具有“便统计”之特性,但它无法完全承载中华文明的深厚内涵与文化底蕴,特别是中华历法的四时八节和24节气,在378年前被西方传教士转了基因,被“上下了一两天”,失去了便统计之特性,因而西方阳历在近百年以来,才能够越俎代庖。但无论如何,西方阳历无法体现中国节气和节日所蕴含的丰富文化意义,也难以承载中国历史、文化和哲学思想。
历法的变更不仅意味着时间记录方式的改变,更意味着文化内核的一种转变。当我们采用西方的阳历时,我们可能会逐渐遗忘中华传统节日的深层含义和历史背景,导致文化传承的中断。这对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无疑是一种威胁。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文化交流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我们不能忽视中华文明连续性的重要性。为了维护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我们需要更加珍视和传承历史、文化和哲学思想,特别是中华文明的最底层逻辑天文历法,绝不能中断。这不仅需要学术界的深入研究,更需要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通过学习和弘扬中华文化,我们能够确保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得以保持,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辉。
因此,面对这一挑战,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来保护和传承中华历法文明的历史、文化和哲学思想,历史历史,有历才有史。我国教育部门应加强对传统历法和节气的教学,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其深层含义和历史背景。此外,社会各界亦应共同努力,历推动中华历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使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与认同。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有望确保中华历法文明的连续性得以保持,并为其未来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可喜的是,经过各方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民间版《中国节气日历》在甲辰龙年前夕,得以刊印与发布,弥补了中华历法连续性些许遗憾,毋庸置疑,它必将与中国春节被联合国列入节日之事件,一起被载入史册。
大衍先生供稿,小鱼儿整理/中华太初2127年12月26日(西历202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