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电影一直以来给我的印象就是比较深刻的揭示现实,可能影片的情节、镜头刚开始都不怎么吸引人,但,慢慢的,随着情节的深入,会引发很多的思考,有时候会出乎意料,比如,《第8日》,这个片子到现在我都印象深刻。今天要说的这部片子也是类似的平淡中让人不得不思考自己的未来,尤其是人到中年可能遇到的变故。
能够看到这部影片,还是源于影片的主角,伊莎贝尔 于佩尔,她是法国的一个实力演员,现在已经六十出头的年纪了,但是气质优雅,她的另一部出名的电影是《钢琴教师》,不得不佩服于佩尔的演技,把那个女主的性格演绎的相当到位。正是因为还想看她的其他片子,所以搜到了今天要说的这部《将来的事》,该片于2016年上映,并在柏林电影节获奖,于佩尔也因此片获得最佳女主。
此片描写的是一位教哲学的教师娜塔莉,和丈夫汉斯一起生活了数十年,养育了一双儿女,如今儿女长大成人,夫妻两人在家里也经常讨论哲学问题,日子过的静谧而安宁,但是,娜塔莉有个年老的母亲,有着比较严重的抑郁症,经常半夜三更的给娜塔莉打电话,希望她能马上过去陪她,否则就一直会紧张不安,这多少让我们觉得,不管是哪个国家,中年人都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情况(国外还好些,儿女大了基本上都能独立生活),除了自己的生活,还是有着作为儿女的一份责任,娜塔莉也一样,经常要去看望自己年老的妈妈,嘱咐她、安慰她,让她放松,这多少有些无奈,老人的这种状态,独自生活是不能让人放心的,但是因为老人年轻的时候是个模特,个性也很强烈,不愿意去养老院这种地方,可是没办法呀!
可能看到这里,我们还不觉得有什么,毕竟,这些我们都能体会,在学校里,娜塔莉还可以给学生讲授哲学,发表自己对哲学的看法,我感觉,这些领域算是女主一直以来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她跟先生算是知识分子的典型家庭,两人在家里相敬如宾,也没那么多生活琐事,各自看书读报、偶尔探讨一下,生活中还是充满了鲜花、书香。直到有一天,娜塔莉的妈妈因为意外而去世,娜塔莉情绪失落,还好这时候丈夫孩子还都陪在身边,有精神寄托,也许,过些日子就能好起来,正当我这么想的时候,娜塔莉无意间看到了丈夫跟另外的女人一起逛街,她坐在公交车上,泪如雨下……我当时想,导演真是够狠的,连续打击啊,其实,这还不完,娜塔莉跟一家出版机构有约稿,娜塔莉对书的内容有她自己的坚持,而销售人员碍于销量想让娜塔莉做出让步去迎合现在的市场,娜塔莉不同意,结果原来说好的出版业泡汤了!啊哈,这算是感情、事业双双受打击啊……这些突然的变故,让我们优雅的女主角也乱了方寸,花瓶里的鲜花现在看起来也让人心烦,好在,这时候,女主角曾经的一个得意门生出现了,他当年就是受到娜塔莉的鼓励与支持现在也从事了哲学方面的工作,他们几个好友打算建个哲学网站,正好找娜塔莉当顾问,他们住在山里,娜塔莉此时接受了学生的建议,正好去山里散散心情。
在学生法比安接娜塔莉进山的路上,娜塔莉听着汽车CD里放着的音乐,感慨的说,这二十几年她跟丈夫听相同的碟片,现在孩子长大离开,丈夫搬出去跟情人住,母亲也离世,这前所未有的自由让她不知所措,嗯,这正是我感慨的地方,是呀,习惯了一种生活轨迹后,遇到突变后,自己都开始怀疑人生了,或者说,压根都没想过离开原来生活轨迹后,自己要怎样面对?还有个细节,就是娜塔莉随身带了母亲生前养了十多年的一只黑猫“潘多拉”,到了山里,她就嘱咐潘多拉要在屋子里呆着,不然跑丢就会没命啦,学生法比安在后面笑着说,猫有天性的,但是,娜塔莉听不进,觉得猫跟着母亲生活久了,哪里都没去过,肯定是不适应外面的生活的,呵呵,就在她们吃晚餐的时候,猫咪也出去觅食了,娜塔莉追也追不上,法比安安慰她说猫饿了自然就会回来的,但是女主坚持自己的看法,一直到很晚还在等猫咪回来,女主内心的担心跟忧虑是多么的严重啊!猫咪早上自己回来了而且还带了早餐:一只老鼠……
跟法比安这些朋友们一起住的这段时间,年轻人们会一起讨论很多问题,娜塔莉发现她有很多事情上的看法跟年轻人不同,当然,这可能跟年龄阅历有关,但是,学生十分理解老师,只是善意的提出自己的看法,从来不强迫老师接受自己的想法(即使自己是对的),我想,有这样的学生真是老师的幸福啊,这段时间的山里生活让娜塔莉逐渐适应了,内心也没那么焦虑跟担忧了。面对新的境况还是要面对、接受、积极的人生态度不可或缺,我觉得,这也是我看完后思考的地方,当我们生活轨迹看似不变的时候,当我们的生活顺风顺水的时候,我们是否想的到过将来会遇到的事??一旦我们内心被当下的生活所困住,或者说内心适应的了当下的生活状态,那么遇到变化,我们是不是内心也无法接受,就虑、担忧是不是也无法避免?甚至是崩溃呢??显然,这部电影就是点醒我们的,我们虽然接受当下的生活,但内心不能局限于此,不能因为习惯了一种生活而害怕变化,心理上一定要想明白这点,才能面对任何事情都能勇敢而乐观的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