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9月第3次打卡,2022年9月18日,星期日
【书目】《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王栋生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进度】第51-71页
第二辑“边教边改”的前半部分,王栋生老师从要有生活的“底子”、启发学生在熟悉的地方去发现、怎样把文章写长、让学生成为生活的倾听者与“拾荒者”等方面谈论了自己在写作教学方面的思考。
1.要有生活的“底子”。学生的作文空洞,除了思维能力有限外,也和学生不谙世事、缺乏生活经验有关。要关注社会,关注民生,有生活的“底子”,才会有活生生的人,才会有泥土的气息,才会有人的喜怒哀乐。作文是一种创造,如果一个人在儿童时期就丧失了对事物的好奇心,缺乏对外部世界的敏感,没有探求精神,不乐于表达,那么这个人的成长会很缓慢。同情与悲悯,往往是写作者最重要的情感禀赋,有了它,观察生活的角度和深度都有可能超凡脱俗。我们做教师的,如果不能保持对问题的敏感,没有探索的趣味,漠视有趣的生活现象,我们的学生也可能失去对问题的好奇心。学生发表议论、表达观点,能否有自己的主见,能否立论有据、旁征博引,往往取决于他的知识背景。
2.引导学生在熟悉的地方“发现”。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会开拓写作的领域,让他们有“发现”的意识,从书本学,从生活学,从一切可以学的地方学。要转变学习的观念,不要漠视眼前的一切,凡事不要仅以“有用”为学习的选择。写作的起始阶段,写自己最熟悉的内容,不但轻车熟路,还有可能将其变为久远的记忆。情感和视野成熟了,但内容无一不是“熟悉的”,只是对熟悉的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发现。不了解学生的写作状态,不熟悉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心理特点,想教好写作,几乎不可能。教师需要唤醒学生的记忆,在启发他们开阔视野、了解社会的同时,激发他们在熟悉的地方去“发现”。
3.怎样把文章写长。缺乏读者意识,忽略他人可能的感受,总以为对于自己看到的东西,旁人也一定会有同样的印象,而不知道这一切应当用自己的笔去“还原”,应当通过“描绘”去传达,是很多学生的写作通病。“什么是描写”和“为什么要描写”,几乎是同一个问题——就是要把自己所见到的一切用文字传达出来,使读者读后脑海里出现的形象与作者所见的图景高度吻合。教师在作文指导和评价方面应当有比较客观的标准,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就丧失写作的兴趣和信心。
4.让学生成为生活的倾听者,“拾荒者”。那些叹息“没东西可写”的学生,没有写作资源,正在于缺乏积累的意识与习惯,不知道“拾”到的“荒”被记在本子上以后,已经变成了宝藏。要提醒学生关注一些事物,并把自己的印象或感受记录下来,如果他们能有这样的习惯,写作时翻一下自己的“灵感库”,就不会提笔四顾心茫然。所以教师平常要提醒学生注意积累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