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接触《额尔古纳河右岸》并没有兴趣,一看茅盾文学奖,心想苦涩难懂,更不想去看,而老公在董玉辉的直播间下单购买后,兀自地看起来,还强烈推荐让我去看。后来朋友发圈读过此书,感慨良多,无意间聊起,建议去读。我当时在看温伯陵的《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感慨于高于历史事件的历史规律,心里知道以后要去看看,但当下仍然没有立即行动,就像往常一样,生活工作,日出日落。
2023年年底,工作告一段落,中国史也读完,想着看看《额尔古纳河右岸》,当时打开后,感觉书中人物众多,关系复杂,看了几十页一知半解就放下了。期间又看了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也是冲着人物情节去的,大历史观没看明白,二刷《万历十五年》时,又看到了《额尔古纳和右岸》,竟一口气读完了,过程中欲罢不能,有好几次看到想哭。
第一次是“我”(记住了书中的大多数人名,竟然忘记了叙述老者的名字——乌娜吉,)的第一任老公拉吉达在寻找丢失驯鹿的途中,冻死在黑夜,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担当与责任让本该休息的人过度疲劳,以致死亡。驯鹿在鄂温克族中,是马鲁神,是氏族的财富象征,是运输主力,氏族迁徙也要考虑驯鹿食物的多少。作为乌力楞的族长,拉吉达在带领族人参加完日本人的训练回山后,遇到驯鹿走失的情况,义不容辞,直接导致了生命的陨落。
第二次是妮浩成为萨满后,为了救一个个别人的孩子,而失去自己的孩子。关键是妮浩本人每次都有预感,知道自己的孩子回不来了,但她仍然不能不管。尤其是耶尔尼斯涅为了救额尼,变身黑桦树,伸出小手枝杈,挡住了落崖的额尼。每次在失去孩子之后,妮浩都要唱神曲,为自己的孩子送葬,歌曲哀怨又忧伤。“怀孕在别人来讲是喜事,而他们却被深深的恐惧所笼罩。我对妮浩说,以后你把自己的孩子当作别人的孩子,而把别人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一切都会好的。”
第三次是对书中死亡描写的无奈,林克被闪电击中,瓦罗加被黑熊所伤,安道尔被维克特误伤,老达西为了驯鹿被狼所伤,金得为了自己的主张而死,依莲娜陷入时代的洪流,被裹挟于城市文明和山林生活之间,最终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哀伤于生命的脆弱,哀伤于时代的发展,哀伤于文明的融合。不知道鄂温克族是该继续在大兴安岭额尔古纳河右岸生存,还是应该到激流乡或乌启罗夫定居,文明融合的同时,也是强势文化入侵弱势文化的时刻,没有文字的鄂温克民族能走多久!
我真是奇怪,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别人说多少次,也不过耳烟云,哪怕是自己亲近的老公,而自己要开始做某件事,即便有困难也要克服困难,心甘情愿无怨无悔。
简单的物质生活,简单的需求,和城市钢筋混凝土的气息全然不同,完全没有想过有一个民族是这样生存于大自然间,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在索取基本需求的同时竭尽全力保护着大地母亲。读过后,内心又有一股平静的暖流,生活可以如此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