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子们身上我学到了什么?
周三我在图书馆里剪贴上课需要的小书,没有出去和孩子们打招呼,
“Shellyrain你在这里做什么?
我的这里有点疼,
我的牙齿松了,都掉了”
孩子们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自然开启话题, 与人连接上。即使是彼此之间刚刚闹完矛盾,几秒之后,立马主动去交流其他的事情,自然相处。
从我成年人的角度,反思一下在一个不熟悉的环境,与人之间的交流会不会很自然,而且与人有一些嫌隙的时候,是否可以冰释前嫌,我自问我做不到。
对人、对事积极主动,坚定地做自己。
“Kevin,请把门关一下”,Jack和Kevin立马跑到门边上。
“shellyrain,这本书我们需要做到哪一页?”
“shellyrain,我想第一个讲”
“shellyrain,我想第二个讲”
“shellyrain,我可以这样做”
“shellyrain,我可以把它修好”
我的脑海里回荡的,都是娃儿们主动和我交流的声音。为什么她们会这么主动?他们希望可以被看见、被关注。他正在做的事情,以及进行到哪里了渴望和人分享,不仅仅是为了表功,而是想告诉你他们做了什么。
反观我们自己,“我正在忙,你等一下”
“我现在不方便,等会我方便的时候再找你”
“我累了想休息一下”
或许大多数时候都是孩子在等我们、或者在包容我们。或许我们早已遗忘我们自己干事情的时候也会希望得到朋友、家人的关注和认可。或许作为成年人我们早已明白需要自己满足自己,但是与他人的交流和认同是必不可少的需求。是不是我们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即使是给自己一个空间任时间流逝也行。或许我们在成为父母之后,一直都活着父母的角色里,已经遗忘自己的模样。这份自然放松的童真,早已被自己遗忘在箱底。找回自己的一份新鲜感,试着让孩子们也看看我们真正的模样,让他体会到,我可以做自己,更可以做你的爸妈,这份做自己的淡定从容或许就会成为他未来的一份祝福。
向好之心。
“我也想做这本小书。
看到其他的小伙伴的动作,立马跑上去跃跃欲试地做动作。
我也可以啊!
我自己可以做到的。
我已经会了
我自己可以试试”
他们会本能地发现其他娃的优点,虽然嘴巴上不说,但身体很真实,会立马模仿。
前一秒还在不好意思说我不知道,后两秒立马告诉我,我可以了。
这些话语中都有一份力量,人真实地向善向好的心,只是他们自己不自知而已。
Jack下课后,跑回教室帮我把画笔放回原位。
diamond在剪小书的空隙,拿着空白纸剪了一个小毯子,并且很正式地画上画送给了我。
愿意上台表达。
从第一次课到现在,已经把上台当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在课堂上是这样,回家也这样。舞台一搭,立马进入角色。镜头感、画面、声音、表情都呈现出自我享受的模样。自我价值感和自豪感在一点点积累,自我介绍+表达+感谢结束,整个流程完整、自然,一次次的练习,让自己的表达更加大胆、流畅。身临其境地投入,并没有假装的虚假,更多的是自己自然而然地投入,这一份情景的真实情感在娃儿们身体里流淌,也丰富了空间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