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在爱情中表达真实的自我(3)
昨天分享了工作坊中关于亲密关系的五个场景的纪要,今天继续。
我们在吵架吗?
这位男士每次和女朋友试图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时,女朋友都觉得这位男士在跟她吵架。更郁闷的是,当他试图去理解女朋友的感受时,她也觉得这是“吵架”。这样的情况,往往是不希望对方评判自己,害怕承认对方所说的,或是允许自己脆弱,然后收到打击,说她的感受和想法是错的。在这个场景中,还有很多关于感受部分的探讨,这往往也是我们都需要练习的,练习谈论某些感受的能力,特别是需要未被满足时的感受。
对“不”的解读
一个词竟然能让听到的人一下子变得像野兽一样。他们自己变得粗暴,同时也粗暴地对待说话人,而这只是个很小的词,只有两个字母,就是“No”,不!人们很担心别人说“不”的时候自己该怎么办,也害怕被拒绝。在马歇尔看来,问题从来不在于“不”本事,而在于当别人说“不”时我们对自己说什么。听到“不”背后的“是”,也是需要学习的,学习用非暴力沟通的意识去编码对方的“不”。每当人们说“不”的时候,他们都特别害怕自己的自主权会被夺走。当我们真的把对方的不当做拒绝时,就将自己的需要深藏心底了,这也会让对方将之当做一个重担背负着。
表达感受和需要
在马歇尔的调查中,许多国家的人都有共同的反馈,关于“你听到的最让你难过、最让你没有安全感的话是什么”的回答,“为什么”是高居榜首的。“为什么”的背后,是别人要去找出若干解释、辩解的话,听起来就像攻击、拒绝。(往往孩子对家长说“为什么”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孩子想要反抗)如果我们真的听到他人与我们的需要不同,就将之视为拒绝,那我们很快就会真的被拒绝,看到别人表达背后的感受和需要,才能从争吵中解脱出来,收获别人话语中的礼物。并且,在倾听别人的感受时,是不用为ta的感受负责的,只要听出ta的感受和想法就好了。
有时人们需要的不是安慰
对方需要的是理解还是安慰?在需要安慰时给予安慰,没有问题;在需要理解时给了安慰,就有问题了。马歇尔和他的女儿就遇到过,女儿说自己“丑得跟猪似的”时,需要的是理解,收到的是来自马歇尔的安慰“你是上帝创造出的全世界最美的人儿”。这真的很糟糕,让他试图“弥补”些什么。其实,后来的对话表示,女儿想要的只是理解自己对外表的失望,而非安慰。
在公共场合谈论私事
这也是亲密关系中很微妙的场景。能说和不能说直接的界限很模糊,也许一方觉得可以说,另一方则认为不可以。有时伴侣对你说的一些事感到不舒服,但这并不代表你不能说这些事,也并不意味着这么做不合适,而只是表明他不喜欢这样。你可以问伴侣,具体的哪些事ta不希望你说,可以举个例子,也可以做如下表达:“这是我想要的,我想知道你对此的看法是什么。……你的需要和我的需要同等重要,但我很清楚,这从不意味着我得放弃自己的需要。”
今天的五个场景也分享完毕,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