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个家长惩罚孩子的视频,觉得特别有趣,分享一下,看看大家是否同意这些家长的做法,为什么?
一个小男孩在外面玩到很晚才回家,回到家后不写作业、不洗澡、不睡觉,家长怎么叫都不听,一直在沙发上看电视。然而等到他想睡觉的时候,却被父母拉到了客厅,惩罚他整整看了一个晚上的电视,夫妻俩换着睡觉,只留一个人看着孩子,只要孩子睡觉就赶紧把他叫起来,让他继续看电视,一直看到天亮,即使孩子看电视看到大哭,也没有停止惩罚。
另一个小男孩,因为沉迷游戏而不想上学,他和老师商讨后主动要求休学打游戏,父母也没有阻止,而是将计就计,给儿子制订了严格的打游戏kpi,要求他每天必须玩够16个小时,三餐定时吃,过时不候,中午和晚上要对自己的游戏战绩做度盘总结,同时要求游戏高手对他进行降维打击,小男孩在三天的时间里崩溃了四次。
还有一个小男孩在上课的时候折纸飞机,爸爸直接拿了一箱A4纸,让孩子必须全部折完才可以睡觉,孩子说真的不想再折了,爸爸坚决不允许,必须要折完全部A4纸,孩子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折完了整箱纸。
一个小男孩撅着屁股对着妈妈电摇,这肯定是个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妈妈为了罚儿子,就让他撅着屁股电摇半小时,中间如果累得起身就重新开始计时,孩子就这样一直撅着电摇。
一个小男孩在和小朋友玩耍时打人,爸爸就用一个大喇叭跟在孩子后面反复播放录制的音频:“小心,他要打人,不要跟他玩儿”,孩子跑到哪里,爸爸就拎着大喇叭跟到哪里。
你对这种惩罚方式是否认同呢?
对于家长的这种做法,大家基本上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就是觉得这方法太好,孩子不是喜欢玩吗?就让他玩到腻歪、玩到受不了,玩到恶心,让他以后都不想再玩了,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孩子的问题;还有一种观点是,这种惩罚措施有些过于严厉了,不仅会对孩子身体造成损伤,也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心理阴影,不止是对这个行为,而是在类似事情上都容易出现应激反应,这肯定对孩子是不好的。
其实这种方法在心理学上有个具体的名字叫做“厌恶疗法”,厌恶疗法又称对抗性发射疗法,这是一种应用具有惩罚的厌恶刺激来矫正和消除某些适应不良行为的方法。
也就是说采用条件反射的方法,把需要戒除的目标行为与不愉快的或者惩罚性的刺激联系起来。例如,在成人的某些“瘾”的治疗中会使用到电击,只要出现一种行为就会受到电击,电击会使人心理产生恐惧,以后再出现这种行为就会想到电击的可怕,从而戒除这种行为,就像某些给青少年戒除网瘾的地方,通常就采用这种方法。
当然上面家长的这些惩罚还没有达到这种程度,只能说是厌恶疗法的一个变式,我们可以叫做超量惩罚。
这种超量惩罚是否可取呢?很多时候确实有一定效果,上面的几个案例,目前的结果都是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这种超量惩罚的使用首先是有一定条件的,一个是孩子的条件,就是孩子的年龄一定不能太大,上面的小男孩们最大也就八、九岁,如果孩子都到了青春期了,有很强的自主性了也就不再适用了;另一个是家长的条件,就是家长中必须至少有一个是有威严的,也就是家长必须很强大,孩子能够听他的,即使痛苦也无力反抗,如果两个家长平时都很娇惯孩子,孩子说一不二的,也没办法实施这种方法。
那是不是符合上面两个条件就可以采取这种方式了呢?当然家长还是得三思而后行。因为这种超量惩罚毕竟是一种对孩子的精神上的折磨,确实对身体上和心理上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属于家庭教育中的下下策,如果有其他方法尽量不要用它。
其实超量惩罚最常见的用处反而是一种反面教材,就是家长和老师会运用到孩子的学习上,所以那些厌学的孩子的家长注意了,你们是不是给过孩子超量的学习任务呢?如果孩子平时厌学,很大的可能是进行了超量的学习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