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艰辛 盗版必究>
马四七把一头死驴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埋了,这事一时成了古城坊间的一个笑话。要是谁把一件大家认为毫无意义的事去认真对待,就说你敢不是河泡堆卖大豆的马四七吧?还把个死驴当人埋哩!然而这个笑话却使一个与马四七毫不相干的人有了想法。
古城毗连藏区,畜牲业非常兴旺,因此皮匠行业是古城有名的传统手工业。不仅以牛、马、驴、骡皮为原料的挽具、皮绳等大路货做得好,好皮匠则以绵羊皮为原料,制做成短皮袄、皮坎肩、皮褥子、藏皮袄,质优价廉,远销青海、西康、四川、西藏、蒙古各地。
在古城皮匠行当中有一个手艺精湛的皮匠,名叫陕惟诚,手下有几十名学徒。他原是西安陕家巷大皮匠之后,道光七年陕西回民因民间纠纷诉讼到官府,由于县太爷偏袒不公,局势失控,发生民变,陕惟诚带着年幼的妹妹逃出陕西,辗转流落到古城,兄妹俩相依为命,以祖传的皮匠手艺谋生。
刚到古城时,兄妹俩借住在清真老皇寺两间"外格附"铺子中。祖传的制皮工艺十分复杂,每天早上哥哥背着妹妹到集市上收购羊皮,拿到大冬河畔洒上碱面子冲洗,洗好的皮子拿回家再用硝水去油,细致地把皮子上的肉屑铲净,这叫湿铲。然后又在皮子上洒上包谷面,放在大锅里反复蒸十次,蒸到恰好的火候,再加水后仔细铲一次,这叫面铲。两铲之后把皮子用小钉子崩在门板上晾晒、崩展,这样才算一张成皮做成了。做成的成皮,经过精心裁剪、缝制,完成一件皮袄的制做。
陕惟诚初来古城时一天只能收十几张皮子,自己铲,自己裁,自己缝,妹妹六岁时便当起了他的帮手,先是洗皮子,小手被碱水泡开一道道皴口,钻心疼。年龄稍大一点,手能拿住针的时候开始缝皮子,长年累月的劳动,右手姆指和食指已经有些变形,但妹妹纯朴善良,能吃苦,有忍耐,始终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现在自己生意做大了,一天收数百张皮子,非但自己不用动手,连手下几个大徒弟都是吆五喝六地使唤人,除了铲皮子、裁皮子,缝皮子的活都交给皮坊外的散户加工,皮坊统一销售。妹妹已经十七岁了,他思谋着一定要给妹妹找个好女婿,这样自己才能安心,也能让已经无常的父母在坟头下安心。
因为同在清真老皇寺一个哲尔麻提,之前他就知道河泡堆开炒坊的孤儿马四七是从狄道县逃难到古城的,从一提篮大豆起家,现在成了六间铺面的掌柜。似曾相似的命运使他打心底里喜爱这个年轻人。这次埋驴,让他再一次看上了这个年轻人品行中的仁义和善良,他决定把自己的妹妹托付给这个让他放心的男人。
而康佛响自从姐姐出嫁后就再也没心思念书了,干脆跟着父亲做起了生意。别看他读书不怎么上进,做起生意来却入行快,点子多,不久便在古城粮食行生意中小有名气。这天一早他从集市上回来,顺道走进了马四七的店,带来了康恰芸临走时留给马四七的一个念想,一只带银托子的小西洋镜。镜子很精巧,椭圆形,巴掌大小,镶在云纹银托子中,银托子后面有四个字。
马四七自然是喜爱的不行。
"佛响哥,你看这后面的字说的是什么意思?"
"这我也认不得!"
"你不是念过私塾吗,你咋认不得?"
"私塾里的书都是雕版的仿宋字,这是篆字,我咋认得,你得问城门口刻章的黄先生去"
"问黄先生?乃谁写个家书来认不得字都拿去问黄先生,人家还刻章不?"
"你这个榆木疙瘩,哪有用篆字写家书的?"
"乃不写家书要这篆字做什么?"
"回回娃!乃我跟你没办法说了,你这不是打破沙锅问到底嘛!"
自从康怡芸远嫁后,康佛响反倒和马四七亲近了很多,少爷脾气也没了。俩人正争得不可开交,张尔洒和老皇寺乡老刘麻乃一前一后走进了店门。
"没娘娃没人心疼,真主心疼呢。马四七,你尕娃的命大,没鞋穿还光脚钻进热被窝哩,你先人们上辈子修哈的福,真主应答了啊!你给阿巴们把盖碗茶倒上!"
"哎呦,康少爷也在呢,你甭走,今个他尕娃要请我们大家吃手抓呢!"
张尔洒大声嚷嚷着。刘麻乃是上辈人从汉口迁移到古城的买卖人,到现在口音还是汉口腔,古城人说话一快他就半懂半不懂了,这会儿只是乐呵呵笑着不说话。
马四七把仨人让到炕上,支好炕桌,倒上盖碗茶,又让小伙计端上来一大盘刚炒出锅的日头花哄嘴。
"阿巴们上炕,佛响哥也上炕,不管啥事,这手抓我一准请、一准请,阿巴们是稀客,佛响哥口细,他从来不吃我的店里伙房的饭菜"
等张尔洒前前后后一说,马四七才明白原来是大皮匠陕惟诚托两个长辈说媒来了。张尔洒是和马四七一起从狄道县逃难出来的乡亲,刘麻乃是老皇寺哲尔麻提的乡老,这两个媒人可是请得准。
"别人家都是男方托媒,啊!你尕娃倒好,猞猁狲躺着吃呢!人家陕掌柜的妹子,多少尕娃们想都不敢想,阿早倒沟子给你给呢!啊?呆人有呆命呢,没娘娃天照看呢,先人们的话一点都没说错!"
张尔洒又是高兴又是羡慕,叨叨叨说个不停,好像炕沿上坐着的人不是马四七而是他自己的儿子。
"陕大掌柜开口了,你尕娃是啥意思,今个把话放下,我和刘乡老先立个干证,后面的事情好商量!"
要是换个别的人,这事或许会考虑一下,比方姑娘模样长得咋样,两家是不是门当户对等等。但马四七却用不着考虑,自己是个孤儿,逃难到古城,有今天这点尕家业已经知感真主了,还从来没想过能讨个媳妇。今天陕掌柜要把人家妹妹嫁给他,这是天上掉馅饼的事,况且他早就听街坊邻居说陕皮匠有一个能干本份、吃苦耐劳的妹妹。至于长相,天底下的女子有谁能比怡芸阿姐俊呢!
"我听两位阿巴的!"
马四七有点不好意思。
"好!你尕娃识抬举,干脆利索,是个儿子娃!今个子我和刘乡老就是干证,咱们一言为定,这个媒人我和刘乡老当硬了,到时候可不能少了咱俩人辛苦跑路的鞋脚钱,哼,便宜你尕娃了!"
"好你个马四七,真正的猞猁狲躺着吃的东西,啥时候我也碰个好运气,新媳妇送上门来!走,今个你只请手抓不成,得上东乐桥,吃八大碗"
康佛响吵闹着非要马四七到古城有名的清真馆子东乐桥请大家吃一顿有名的土菜八大碗!
按照古城回回的婚俗,年轻人到了男婚女嫁的年龄,经媒人说合,如果两家父母认为条件相当,会找个机会让男女双方见一面,双方中意,男的就会给姑娘送个见面礼。然后由媒人提着春尖茶、桂圆干、冰糖、红枣等"四色礼"和半只羊到女方家提亲。等双方家长都认可了这门亲事,婚礼的序幕才算正式拉开,一般要经过提提贺、送礼、开缄、吃宴席、回门五道礼数才算完成。
提提贺由媒人、新女婿及其父亲等人择日去女方家,送上为新媳妇买的一套衣服、一枚金戒指、一份"四色礼"、半只羊。而女方家则要摆上丰盛的菜肴来招待,招待结束的时候要给新女婿赠送一套衣服,这称作"回盘子"
而送礼又分为四类财物,一是"麦海日",几百到几千两银钱,随家庭情况而定。二是衣物首饰,衣服八套,首饰有金耳环、金戒指、金手镯,还有胭脂、粉盒等女妆用品。三是水礼,即"四色礼"数份,用红色油光纸包装,准备送给新媳妇的伯叔舅姑等各家,认新亲戚。四是一头活羊,羊头上扎一朵大红花。以上四样备齐后,择日去新媳妇家。新媳妇家要准备更丰盛的宴席来招待客人,临了女方要给男方家回礼,对象只限于新女婿本人和"陪女婿"
开缄就是择婚期。一般在婚礼正式举行前一周左右,男方家准备一只羊,两份"四色礼",由媒人带领男方家长及新女婿、新女婿的叔伯等人去女方家里商定婚礼的准确日子。
婚礼要持续三天,第一天叫"接人情",男女双方在各自家里接受亲朋好友的道贺。
第二天叫"尕宴席",是婚礼最热闹的一天,新媳妇要娶进门,教门仪式要完成。
这天一大早,娶亲队伍到达女方家里后,将一盘子核桃和红枣摆放在院子中间备好的桌子上,等待阿訇诵念古兰经和"尼卡哈"证婚词。首先阿訇请男女双方父亲介绍自己孩子的经名,然后询问女方父亲是否愿意将女儿嫁给新女婿,新媳妇的父亲要大声回答,再询问小伙子是否愿意娶新媳妇为妻,是否愿意将来承担起一个丈夫的责任,新女婿也要大声回答。再下来是由阿訇讲"哈嘎比"钱。回回认为处女的贞洁无比珍贵,新女婿必须在新婚之夜拿出一定数额的金钱赠送给新媳妇,这样方能显出女儿家的贵重。这时会由新媳妇的父亲提出具体数额,而由新女婿的父亲当场回答是否愿意接受,按照传统这个数额越大越好。当然一般来说,新女婿会在新婚之夜得到新媳妇的同意"口唤",免去新女婿的这一"重担"
最后,由阿訇诵读古兰经开端章、妇女章,并为一对新人念"都哇",向真主祈祷,请求真主准承这一桩婚姻,赐予他们吉庆和幸福,在场的众人要随同阿訇接"阿米乃",祈求真主的应答。"阿米乃"刚一接完,阿訇便把摆放在面前的核桃和枣抛撒出去,由参加婚礼的人们争抢。据说吃了婚礼上抢来的核桃和红枣,就连难以怀孕的妇女也会很快怀上孩子,吃上核桃生儿子,吃上红枣生女儿!不过,这只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妄想罢了。至此,新媳妇才能娶出娘家门。
穿着红旗袍,戴着红盖头的新媳妇被前来娶亲的妇女们扶上装饰着红绸子的骡车子,由送亲的队伍陪同,护送到男方家里。送亲的人一部分是专门陪新媳妇的,必须是女性,其中要有四个未婚少女,被称为"压轿子”,六个已婚妇女,被称为"新客阿姐",所有人必须是和新媳妇同辈份的人。另一部分是娘家的男女亲戚,除了新媳妇的母亲外其他人都去送亲,由男方家负责招待。
热热闹闹的娶亲送亲队伍来到新女婿家里后,所有来送亲的人们会被立即安排入席就座,倒上盖碗茶,先上"下马点心",就是一碟子白面苦豆小花卷和一小碗醪糟,然后正式上菜,八凉八热,糖包肉包,一样都不能少。在送亲的人们离席时,"压轿子"和"新客阿姐"会得到数额不等的铜钱作为回赠,接下来的节目就是"闹公公"了。
新婚的第二天被称作"大宴席"。黎明时分,娘家要派来一位已婚的同辈年轻女性来给新媳妇梳头,把头发盘起,称为"上头",以示长大成人。然后新媳妇戴上凤冠霞帔和珍珠玛瑙银胸护,化妆妥当后和新女婿一起去见公公婆婆,说"赛俩目"祝安辞,改口叫阿大阿娜,并亲手给公公婆婆沏盖碗茶,双手恭敬奉上。上午,所有娘家的女性亲戚都要到新女婿家里来,这一天的主要礼数是"抬鞋",新媳妇用盘子给婆家所有成员呈上见面礼,一双双手工做的千层底布鞋,以证明新媳妇是个会做针线的巧媳妇。而得到礼物的每一个人都要给新媳妇回礼,一般会在新媳妇端的盘子里放几枚铜钱或一小块碎银子,表示感谢。"抬鞋"仪式结束后,所有娘家来的客人都要安排入席。
大宴席后,就是新媳妇回门了。由婆家亲戚数人陪同新媳妇回娘家,招待结束后新女婿先回家,新媳妇则于当天傍晚由哥哥或弟弟送回婆家。回门两天后,新媳妇回"头趟娘家",由新女婿陪同,带上"四色礼"、半只羊。"头趟娘家"新媳妇一般要在娘家待三天,三天后回婆家时要带上二十个糖包、二十个肉包、二十个花卷、一只熟鸡、一块熟羊肉。在婆家待上五天后,再回"二趟娘家",新媳妇可以在娘家待六天,回去时带上同样的礼数。这次要在婆家住够八天,再回"三趟娘家",这次可以在娘家待九天。回完三趟娘家后,新婚的各种礼数才算全部结束了。
按照古城风俗,本来是要经过提提贺、送礼、开缄三道礼节后才能正式举行婚礼,但马四七父母双亡,孤身一人,陕皮匠也是嫁妹,家里既没有长辈,又没有叔伯姑舅,哥哥嫂嫂为父母,反倒省去了各种繁文缛节。
"你把妹子都给人家了,还讲究这些虚礼干啥!"
经张尔洒、刘乡老一番撺掇,陕皮匠决定送礼、结婚一脚走,又热闹,又省心。
结婚宴席就置办在马四七炒坊的后院里,康佛响出面从东乐桥请了大厨,在院子里搭上凉棚,办起了流水席。清真老皇寺哲尔麻提的教友们来了,马四七生意上的朋友们来了,从狄道县逃难出来的乡亲们都来了,他们和马四七一样高兴。马四七没有父亲,没办法闹公公,于是两个媒人被康佛响带着几个年轻人强行按住,用墨汁画上鬼脸,头上压了一顶破毡帽,两只耳朵各挂上了一只红辣椒,被大家戏耍开来。
俩人心里高兴,也不恼火,张尔洒兴致一来,还唱起了古城的宴席曲。
"哎哟~~芽芽儿有呀嘛树叶儿圆,
我拿的新客们像天仙,
不夸几声是不喜欢。
芽芽是就有嘛树叶儿旧,
三个嘛新客们到一搭,
就像个骆驼们赶鸡娃,
一个嘛尕来一个就大。
一个的脸佬们赛梅花,
青白们相连着麻疙瘩。
兀人眼睛窝们深地呱,
两个八卡将支下。
哎哟~~芽芽儿有呀树叶们摆,
来哈的新客们宴席哈爱,
借哈的袜子借下的鞋,
借哈的衣裳者盖头戴。
不是个肚子者我不来,
前三年搭肚子哈挨"
看见大家笑得前仰后合,刘乡老听不大懂意思,问康佛响这张尔洒唱的是啥。
"刘乡老,这是在夸陪新媳妇来的那些女客们呢"
"他啥子夸法吗?大家都笑?"
刘乡老的湖北腔又出来了。
"他说啊,今个娘家里来的女客们长得太俊了,不夸一哈还不成,来的人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脸上长着黑麻子,一个脸上长着白麻子,一个的眼窝子长得深,深得可以支口铁锅。她们穿的衣裳、袜子、鞋都是借来的,为了今个多吃点好东西,三年前就挨着饿空肚子呢!"
"哎呦……哎呦……这个鬼佬,他咋就能编出来呢!"
刘乡老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