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开学季,同步在看《樊登讲论语》和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同一本书,不同人读的目的、重点、方法不同,得到的收获不同。樊登和南大师的讲法就不同,对我来说都是受益匪浅。同一个人,比如我,不同时期带着不同的心态去读,收获也不同。
高中为提高文言文成绩看过一本解读。2006年于丹的《论语心得》让我公允地看待儒家和孔子。听说“半部论语走天下”,2021年看《樊登讲论语上》,还花时间背了前5篇,换个角度思考。打开了一扇门,我就想了解更多,温故而知新,更重要的是学而时习之的快乐。
孔夫子追求“仁”,我理解仁应该是一种心的境界,类似于禅宗里悟了的境界。论语中经常提到仁,都偏向于如何做,并没有给仁下一个定义。今天我看到颜渊篇讲到三个学生问仁,根据学生的领悟力差异,孔夫子因材施教给出不同答案: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司马牛问仁,子曰:其言也仞(寡言慎言)。
由此可见,孔夫子对“仁”的入门级标准就是寡言,再来两句对比下: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子曰:巧言令色者鲜矣仁。
老子在《道德经》里也主张默,寡言:“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言者不如知者默”。按照脑科学的说法,说话时潜意识是处于防御或者进攻的状态,不利于吸收和思考。反思自己就是说的多,总觉得自己的观点正确,已经在提醒自己改进,既然今天再次学习了到“寡言”的重要,就要加强习之,尤其在工作上多多践行。
顺道也记录这3天的作息:
9-1:23点半睡7点起,3餐(晚上瑞妈过生日,吃了一块小蛋糕+一杯红酒),跑步4KM,压力29。
9-2:23点睡7点起,2餐,无运动,压力27。
9-3:23点睡6点半起,2餐,慢跑1.5小时完成2023年10KM跑计划(跑多了,要多缓几天),压力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