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谢云老师的新书《寻找教师成长的内驱力》正好三周。读的内容也已经过半。在读书群里,前两周我报了领读,第三周我想挑战一下自己,所以就报了读书分享。在第八届教育行走中,我学会了一句话和一件事,“承担即成长”。所以无论是哪一项活动。我都积极的参与,不断的挑战自我,突破自我。群里很多老师每天都在读书、领读、分享。行动上,我们已经是具有学习力的教师了。
一个人的成长,既包括身体的成长,同时也包括心灵与精神的成长。但是我们往往忽略精神的成长。在意的仅仅是身体成长的状况。人的成长需要内驱力,内驱力包括:思考力、行动力、学习力、阅读力……谢云老师在本书的第二部分,砺炼,重点讲述了如何做有学习力的教师。
为什么要成为有学习力的教师?
其实,在本书的前言部分,谢云老师已经告诉我们:教师,是孩子求学路上的陪伴者,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他人”,甚至是他们心中的权威。所以,对我们教师来说,我们的工作,首先想到的是对学生负责。教育是关乎生命的事业,我们影响的是学生的生命质量,就是要对他们的生命负责任。
教师的成长对学生而言是一种责任:努力让自己更出色,才能让自己更能配得上自己的工作和学生。成为能够被学生能够需要的、渴望亲近的伟大的教师。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对学生负责任,更要对自己的成长负责任。我们一直处在变动中,不断被影响,不断被改变,不断地前进。生命的成长是缓慢的,所以无论是学生的成长还是教师自身的成长,都是缓慢而艰辛的。但是成长也是充满喜悦的。在参加教育行走之前,我不太善于在公众场合表达。但是参加完教育行走,结识了那么多优秀的教师,我变得积极并且热情,乐于参与各种活动,并积极表现。虽然不尽如人意,但是我在突围自我。
怎么才能做有学习力的教师?
谢云老师从对自己负责谈到对学生负责,从八小时之内,谈到八小时之外的时间管理。让我们如同坐在一间茶肆,品茗中听刀哥娓娓道来。
教育是培育心灵的事业,更需要教师内心的力量。所以内心认同是教师成长的起点和动力。只有心灵改变,世界就会改变。谢云老师在这一节讲了四个认同:认同自己,教师的成长建立在自己的意愿和认同上,要有好的“职业心态”。认同职业,把教育当成“志业”或者“命业” 把教师职业当成生命的根本依托。老师们说起我,都说,于老师对教育有一份执着,有教育情怀。我认为我只是在学校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天的工作。我不知道如果有一天离开校园,我会不会无法生活。但是在学校的每一天,充实且快乐。在自我认同和职业认同上,我特别赞同谢云老师的观点。同时,在认同现实,认同价值上。他说:我们工作的全部意义,也许就在于成为青少年学生回忆中美好而神圣的瞬间。有认同感才有责任感,有责任感才有成就感,有成就感才有幸福感,有幸福感才有归属感。
成长是对自身完整的不断追求。
教师成长的最佳途径是“读写思行”
首先,成为积极地行动者。这在我们第八届教育行走的小伙伴身上,一直都有体现。从去年6月就开始的每周日分享,伙伴们一直都在积极参与。奶蜜盐读书会每天的分享。大大小小,各种类型的读书会在全国,在线上线下开展的有声有色。
其次,成为自觉的思考者。其实在读写与教学过程中,我们会不知不觉成为思考者。
重要的是成为坚定的写作者。教育行走一起写吧。每天打卡写作的老师多达四五十个。我很惭愧,没有坚持下来。
在写作路上,一定有阅读相伴,成为主动的阅读者。让自己保持学习的姿态,不断地去学习。
最后,成为勇敢的坚持着。坚持自己努力的方向,坚持自己的反思记录,坚持自己的成长和提升。
教师的专业发展,绝不仅仅是方法的更“新”换“代”,而应是教师“整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教师的教育智慧很难像知识、技能那样传授,它更多地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感悟和反思,不断摸索和积淀。当教师有时需要一个“悟”的过程。正像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得那样:“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成长,所以我们要边教边学,让自己成为和学生更般配的教师。要对自己充满自信,相信自己。腾空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
阅读和写作应该是教师最重要的专业行走方式,甚至应该成为教师最重要的专业生活内容,只有通过不断读写教师的心灵,才能得到不断重建,教师的生命才能得到不断重生。怎么去做到读写,那就是在时间上忙里偷闲见缝插针,这就需要老师要做好时间管理。除了热情,还应该有方向,有一句话说“八小时之内求生存,八小时之外就发展。”作为教师的8小时之内,是忙碌的,想发展就要利用好8小时以外的时间。
无论是谢云老师或者我们都属于“奔行”不易。 我们仍然愿意不断行走,脚踏大地,仰望星空。管理好时间,认准方向,从容和前行。
读一本好书就是同智者交谈,让我们从中发现自我,改变自我,成长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