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孩子,可我有个小外甥,对于他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从他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便有了设想,只不过这一切出发似乎更多的是从我们一路走过来的经历出发的。
就兴趣班的这个问题,一开始的时候想法,则让他多方面地去接触,钢琴、绘画、书法、跆拳道……首先是让他去接触不同的项目,从中体验一下,并找出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项目,继续学下去,如果可以的话,可以成为他的一种求生的技能。
毕竟,从我们这一代的人走过,你会发现学历并不能代表一切,真正到社会上谋求生存,有一求生的技能反倒是必须的。即使一个人再穷,只要你肯干,敢吃苦,生活还是得以继续的;怕就怕养成好高骛远的性子,高不成、低不就,事实上这类人还真不少,就如我们常说的啃老族,不就是那样嘛?
读饶雪莉老师的《别让孩子伤在小学 学习篇》,发现书中有关上兴趣班的章节,对让孩子自主选择是否上兴趣班的认识上相同的,可目的却是不同;家长一般选择兴趣班,无非是为了让孩子全方面地发展,而老师的观点则希望从兴趣出发,培养孩子自主的学习能力和专注力,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反而让孩子陷入学习的痛苦当中,对学习产生更多的厌恶,甚至有厌学症的情节。
明明都是为了孩子好,可不曾想主观意识的认同,反而把孩子推进一个极大的深渊中,估计是家长们都不希望见到的。而我也得更慎重地思考这个问题,从某种角度,我考虑更多的是对未来的发展,在社会上的立足,有一技之能,可真的有必要从小学就开始定下他未来走的路吗?
“长大后,你想成为怎么样的人?”这个问题,估计在人的一生中出现过很多次,尤其是在我们小的时候;如今让你回想过去,你是否还记得当初的回答?抑或成为了那时口中的人。大多数的人估计早已忘记了当年说过的志向,又有几个人会把一个几岁小朋友的童言童语信以为呢?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的兴趣都有可能随之产生变化,眼下的事物你可能今时今日还依旧保持着兴趣,谁又能说得准下一秒的事呢?
倒不如在兴趣的选择上,尊重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更多的在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上不断地引导和助力,让他们在未来对应不同的领域过程中,能够快速地适合和进入,才不失为技能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