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也篇
6.4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翻译】
子华出使齐国,冉有替子华的母亲向孔子请求一小米。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冉有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冉有却给了她八百斗。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骑肥马,穿着又轻又暖和的皮袍。我听人说:君子应该救济有紧急需要的穷人,而不应该给富人添富。”
【解读】
子华,就是公西赤。
恭喜赤代表孔子出访齐国,他走的时候,冉有就为其母亲诉所谓请粟,就是指有人出公差,要给出差之人的母亲配发一些粮食作为福利。
孔子说给一釜,一釜就是六斗四升,一斗相当于今天的12.5斤,六斗四升是不小的数量。
人有觉得太少了,请求再多加一点,孔子说,那就再加上一庾吧,一庾就是二斗四升。
结果,冉有竟然一下子给子华的母亲五秉米。一秉是16斛,一斛就是10斗,也就是给了八百斗。
孔子认为给公西赤的母亲八斗8升米就够了,但冉有没有听孔子的,竟然给了八百斗,远远超出了孔子批准的数量。
当时的八百斗相当于一个普通官员的年俸。
孔子非常不高兴,说“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意思是公西赤出访齐国的时候骑的是高头大马,相当于今天的豪车,他穿的也不是粗布麻衣,而是轻而暖的皮衣,这说明他很阔气。
于是孔子批评了冉有,“君子周急不济富”,我们要救济的应该是那些没钱的人,给有钱人锦上添花,不是君子该干的事儿。
因此,这章孔子以“仁爱”为出发点,提出了“君子周急不继富”的观点。
在他看来,最需要帮助的人是那些穷人,而不是那些富人。
当你接济穷人的时候,就好比是“雪中送炭”,救人于危难之间,能真正起到作用。如若你去接济富人,充其量只是锦上添花,没有什么意义。
而且,有些“锦上添花”的事,完全是趋炎附势,还不如雪中送炭,给那些真正有需要的人带去一些实际帮助的好。所以,孔子认为雪中送炭还是君子应当具备的美德。
因此,大家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应当看看对方是否真的需要,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儿!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但雪中送炭才是君子应该做的。与您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