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分名(二)

礼、分、名到这里就基本讲完了,下面是司马光老先生对周天子册封三家为诸侯的看法。
“呜呼!幽、厉失德,周道日衰,纲纪散坏,下陵上替,诸侯专征,大夫擅政。礼之大体,什丧七八矣。”
司马光感慨,自从周幽王、周厉王失德,周朝日益衰落,法纪败坏,上位者碌碌无为,下位者开始欺凌上位者,比如征伐之权本属于天子,却被诸侯篡夺,国政之权本属诸侯,却出现了擅权的大夫。周朝的礼法,已经湮灭大半了,朝廷的根基,也已经动摇了。
中国历史上往往幽厉并称,而且幽王在前,厉王在后。但实际上幽王是厉王的孙子,属于后辈。周厉王时,周朝已经开始衰落,分封制已经走到了尽头,周天子的直属领地已经非常少,财赋收入自然很有限。周厉王想要振作,但没有钱,所以只好挖空心思找钱,他重要一个叫荣夷公的人,荣夷公想出了“专利”的办法,就是垄断山泽物产之利,这引起了许多旧臣的不满。一是其重用的荣夷公身份不高,违背了周朝重用贵族的传统,而且其专利政策还损害了京畿贵族的利益,因为这些山泽利益大部分属于贵族,周厉王此举相当于从贵族手里抢食,这自然引起了贵族的不满,贵族们一边抨击周厉王重用奸佞小人,一边抨击其与民争利,甚至编出各种歌谣讽刺周厉王。周厉王也是个憨憨,想出了不许百姓说话的办法,最终引起众怒,在厉王三十四年,国人反叛,周厉王被赶出京城,这件事情,对周朝的伤害,不下于幽王被杀,周天子的威望完全被放在地上摩擦。
之后,卫武公赶到京师,但他并没有请回周厉王,而是在召穆公、周定公两位支持下,成为执政,而召周二公则成为辅政。卫武公本是诸侯,不可能长居京师,所以周朝的朝政实际上是召周二公商量着办的,这段时期也被称为“共和行政”。
共和十四年,周厉王才去世,这位周天子的境遇确实比较悲惨,只可惜对其最后的岁月,没有任何的史料记载,我们也无从得知其真实想法。
近年来有一种说法,“共和”是“共伯和”的意思,个人以为有些无稽。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个“共伯”,其权势应该凌驾于诸多贵族之上,不会是无名之辈,那么其在历史上应该有记载,另外十四年的执政时间,也不可能一点痕迹都不留下;最后,周厉王一死,其子宣王就即位了,这位共伯和的道德情操可以和伊尹霍光相提并论了,周宣王应该时常将其挂在嘴边才对,史书中也应该大书特书其高风亮节,可惜,也没有类似的记载。
相比较其父和其子来说,周宣王境遇要好得多,在位期间,史称“中兴”,只可惜在其执政后期,大败于姜戎,中兴成果几乎消耗殆尽。
周幽王是周宣王的儿子,烽火戏诸侯,宠爱褒姒,废除太子(周平王)等等,死于犬戎之乱,再往后就是平王东迁,历史进入东周时期。
不过“共和”时期确实存在一些诡异的事情,因为历史在这段时间出现了一些变化,之前的纪年都不清不楚,但从这之后,历史记载却突然清晰起来了。
思考其中的缘故,大致有两种可能,一是周朝对历史记载突然发生了极大的兴趣,所以记载变得清晰起来;二就是发生了类似焚书坑儒的事件,将之前的历史湮没,这件事情可能是驱赶周厉王的贵族们做的,为的是给周厉王泼脏水,也可能是犬戎攻破镐京,放火焚烧,很多史料就失传了。
至于真实原因,也许永远也搞不清楚。
“然文、武之祀犹绵绵相属者,盖以周之子孙尚能守其名分故也。”
在这种情况下,周文王、周武王所建立的事业依然可以延续下去,因为后世的周天子能够守住名分的缘故。
后面,司马光举了晋文公(重耳)请隧的故事为例。晋文公大家都知道,是个耳熟能详的人物,其在位期间,开创了晋国的霸业,而这件事情的另一个主角就是周襄王,某种程度上来说,周襄王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周襄王有个弟弟叫带,史称王子带,据说王子带很得其父(周惠王)的喜欢,周襄王做太子时都要退避三舍,甚至周惠王曾经想要立王子带为太子,只可能没来得及实行,就去世了,周襄王即位。
周襄王时期,周朝的领地已经非常小了,只有洛邑周围百余里的地盘。即使这样,权力争夺还是没有停止。
襄王三年,王子带叛乱,攻入京师,在秦晋的帮助下,襄王返回京师,之后在晋惠公(重耳的哥哥)的压力下,两人和解。
四年,襄王进攻王子带,将其赶出周朝,王子带逃到齐国。
十四年,襄王心软,让王子带回国。但王子带依然贼心不死,回国后不久就和襄王的王后隗氏搞在一起,襄王得知后,将隗后废黜。隗后是狄人首领的女儿,从这一点来看,周朝确实没落的不成样子了。废黜隗后是正常操作,毕竟任何一男人都不会容忍绿帽子,但让襄王没有想到的是,手下的两个大臣却因此造反了,因为他们两个正率领狄人的军队征战,听说隗后被废,怕襄王连带怪罪他们(脑回路比较特别),所以联合王子带造反了,周襄王听说王子带又造反了,就离开了京城,结果又被都城的人迎了回去,但是,王子带率领狄人的军队大败周军,周襄王这次真的跑了,而王子带和隗后则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只可惜好景不长,刚刚回国即位,正打算闯闯名声的晋文公重耳发现了机会,派兵杀了王子带,迎回了襄王。
前因后果说完了,大家就可以明白,晋文公对周襄王可以说有再造之功,同时晋文公如果想收拾周襄王,难度和捏死个蚂蚁也差不了多少。
昔晋文公有大功于王室,请隧于襄王,襄王不许,曰:“王章也。未有代德而有二王,亦叔父之所恶也。不然,叔父有地而隧,又何请焉!”文公于是乎惧而不敢违。
这里要说明一下,“隧”到底是什么?按照现在人的理解,隧应该是一种地下的通道,比如隧道,隧洞之类的。实际上晋文公请的“隧”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当时诸侯下葬时,其棺椁是用绳子吊着慢慢放到墓穴里的,但周天子要优待一些,就是可以修一条通道,让人把棺椁抬进墓穴,区别就在这里。
晋文公打算死后墓葬时采用这种方式,周襄王拒绝了,他的理由也很直白。“王章也。”个人觉得断句有些问题,应该是“王,章也。”意思是,王就应该与诸侯不同,是独一无二的,章,就是彰显的意思。
“未有代德而有二王,亦叔父之所恶也。”
意思是,没有改朝换代的功德,就出现两个王,叔父也不想这样吧。叔父是周朝对同姓诸侯的常见称呼。
周襄王的意思很明显,重耳,你不是王,却想用王的礼仪,想要造反吗?
当然周襄王也没有把话说死,“不然,叔父有地而隧,又何请焉!”如果你一定要这么做,你有地盘,自己搞个隧道也可以,但不要跟我要求了。言外之意,老子不会批的,有本事你自己搞,我也管不了。
重耳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没敢在墓穴里挖个隧道。
从这个角度来看,周襄王确实很了不起,比后世的周威烈王,强的不知道多少倍,如果是周襄王,他绝不对同意韩赵魏三家成为诸侯。
那么赵韩魏三家成为诸侯到底有什么危害呢?
前面说过,天子最大的职责就是创建“礼”,也就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统治秩序,这套统治秩序需要在分权和集权之间达到平衡,集权就是“分”,确定权力最终掌握在谁手里,在“君”手里;分权就是“名”,就是各级官吏,所谓的“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
春秋是个礼崩乐坏的时代,简单来说就是下位者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权力,上位者不得不退让,严重还会被杀,但权臣再嚣张,终究斗不过血脉继承,因为权臣不可能代代贤明,稍微不注意就会死于非命,而正统诸侯一般都会笑到最后。
鲁国的三桓,把持国政,与国君斗法接近三百年,但最终还是磨不过鲁君,退出了历史舞台;而晋国从晋文公分封六卿开始,历代都出权臣,但即使出现弑杀晋君的情况,最终的结果还是选择唐叔虞的后代来继承君位,而新的国君往往会在某个时候将这个权臣全家请去和祖先团聚。
同时在那个时代,即使是同姓夺位,也是需要向周天子申请册封的,比如曲沃代晋,在第三战和第五战中,就因为周天子的反对和插手,曲沃功败垂成,最后曲沃武公在临死前发动最后一击,把缴获的财宝全部送给周天子,才得到了周天子的认可和册封,成为晋武公,而曲沃代晋的大业才终于大功告成。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同姓相争都属于内斗,所以周天子对曲沃代晋的漠视,并没有带来太大的问题,甚至还给许多诸侯的兄弟们壮了胆,大家都觉得这个周天子还不错,有地位,也有眼色,所以大面上还是过得去的。
从本质上来说,各国诸侯和周天子一样,都是反对异姓上位的,为什么呢?因为有人做初一,就有人做十五。所以在春秋时期,列国一旦出现臣弑君的情况,不用周天子出面,大国往往都会担起责任,比如春秋五霸的齐桓公、晋文公等等,他们在周天子实力不足的情况下,维持了东周天下的一个基本体面。而周天子也承认了他们的地位-----“天子致伯”,所谓“伯”就是没有兄长,最年长的意思,承认某个诸侯为“伯”,就是代表其地位仅次于周天子,可以对列国发号施令,在五霸时期,天下政治生态基本保持这么一种状态。
但是到了春秋末年,战国初期,形势完全不同了,南方的楚国本是商的诸侯,和中原诸侯本就格格不入,常被称为“南蛮”;而西面的秦国同样被中原诸侯所摒弃,不让其参与中原事物,以戎夷待之;北方的燕国只有河北省的一半,地狭民贫,最为弱小,几乎没什么发言权;至于真正的中原大国晋国和齐国,同时出现了权臣,晋国是韩赵魏三家,齐国是田家,昔日中原诸侯守望相助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再也没有人给周天子撑腰了,同样,给周天子撑腰,再也没有任何的好处了。
在这种情况下,韩赵魏请求周天子分封他们为诸侯,周考烈王同意了,不仅如此,其后不久,田家代替姜家,称君于齐国,周考烈王也同意了。
说完背景,再说司马光的看法。
他认为周天子地窄民稀,国力弱小,但数百年来,依然是天下的宗主,秦晋齐楚虽强,却不敢越雷池一步,就是因为周天子尚能守住名分,什么叫守住名分,就是把握住了君臣之别,把握住了对臣子的册封权,有了这两条,就钳制住了大部分的乱臣贼子,有周天子的册封,就有合法性,否则就是非法的。
如果没有天子册封,就是自立,自立则为悖逆之臣,如果再有齐桓公、晋文公这样的诸侯,必然会以天子的名义讨伐;但是现在周天子将其册封,就具备了合法性,即使有齐桓公、晋文公这样的诸侯,也不可能去讨伐他们,因为“名不正则言不顺”。
所以,司马光认为,三晋成为诸侯,并非是他们破坏了礼法,但是周考烈王自己破坏了礼法。
礼法被破坏之后,周天子则完全失去了权威,那么天下纷争就没有了秩序,完全靠智谋武力来解决问题,圣贤之后泯灭,生灵涂炭,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啊!
从逻辑的角度来说,司马光的论述没有什么问题,天子失去了“礼分名”,在政治上就是一具僵尸,没有多大存在价值了。
但是周考烈王的做法,其实也很无奈,当然他不如周襄王烈性是肯定的,但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同样是周天子无法阻止的。
平王东迁之后,周天子之所以能够维持起码的体面,在于齐晋的支持,齐晋从周天子这里拿到征伐之权,自然要维护周天子的权威。昔日楚庄王洛邑问鼎,被王孙满以“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顶了回去,楚庄王怏怏而去,这就是“问鼎”一词的由来。
但是楚庄王真的是害怕王孙满吗?并非如此,他怕的是中原诸侯,尤其是齐晋两国,所以齐晋是周天子的倚仗。
只可惜,如今的齐晋都已经换了主人,周朝的天命自然也要改了。
周考烈王不是什么有为的天子,其所作所为并不值得称道。但是周朝的衰颓并非他一个人的责任,更应该追溯到周厉王、周宣王、周幽王和周平王这四位周王,周厉王失去了贵族的支持,周宣王半生蹉跎,周幽王连自己的岳家都笼络不了,他完全忘记了其祖父的遭遇,而周平王则完全破坏了礼法,弑父夺位,同时放弃了关中平原,也放弃了周朝复起的最后一丝可能。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周平王才是周朝的掘墓人,其后的周王委曲求全,在大国夹缝中生存,维持周朝微弱如蚕丝的国运,实属不易。
礼,分,名,确实是国之宝,但建立不易,维持更难,一旦衰破,就很难有再起的机会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386评论 6 47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939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851评论 0 34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953评论 1 27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971评论 5 36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784评论 1 28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126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76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148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744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858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79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80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05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78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245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90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