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储备培育三年计划,通过选苗子、教方子、给位子,进一步健全完善村后备干部队伍“成长链”,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锻造优质“主力军”。
拓宽视野“选苗子”。实施村干部“头雁”储备工程,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采取内选、外引、回请、跨村任职等“四个一批”方式,按照村党组织书记不少于1:2比例、其他村级干部1:1比例,从优秀大学生、退伍军人、致富能手及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选拔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122人、其他后备干部433人,有效解决了村干部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问题。同时,建立后备力量培养台账和动态管理机制,定期听取后备力量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汇报,对不适合继续任用的及时调整,切实保障后备干部队伍活力。
分类施策“教方子”。把村级后备力量培训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紧紧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内容,通过理论培训、专题讲座、个别辅导等形式,灵活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培训村级后备干部760余人次,全面提升村后备干部政策理论水平和带富致富本领。实行导师帮带制度,采取“老带新”“上带下”运用组织选派、双向选择等方式,组织乡镇包村干部、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与后备干部结对帮带,帮助熟悉村级事务、理清发展思路,提升综合能力素质。
真心关爱“给位子”。坚持“在培养中使用、在使用中培养”,积极探索多岗位、多类型的实践锻炼形式,择优选择优秀后备干部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网格员、矛盾调解员等“辅助性岗位”,邀请列席村“两委”会议、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提前让其接受“岗前”培训,练好履职尽责的“基本功”。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在村“两委”班子出现空缺时,及时将政治素质好、发展潜力大、工作实绩优、群众评价高的后备干部优先选入村“两委”班子,符合公务员、事业编报考条件的,优先推荐报考,让后备干部真正做事有劲头、工作有干头、事业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