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技术,给效率插上翅膀(1911—1920)
本章节重点写福特汽车的发展历程,思考了福特公司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福特公司及其创始人亨利.福特(1863—1974),在20世纪初创造了汽车生产的奇迹,创造了大规模生产及生产线,福特先生善于学习,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多方寻找灵感,把汽车装配线与科学管理结合起来,在生产T型汽车时,把汽车分解为84个步骤,强调:“必须减少工人的想法,并把他们的动作也减少到最低限度。他们尽可能只用一个动作完成每件事。”“装配线的第一步,就是把工作送到人的面前,而不是人去找工作。我们现在对所有的操作都设立了两条总原则:第一,如果可以避免的话,工人不需要完成超过一个以上的步骤;第二,工人绝不需要弯腰。”装配线简单而明确,消除了传统制造法里得许多低效环节。
福特亲自把工作的组织原则分成了三个简单的步骤:
1、 按操作顺序摆放工具、配置工人,完工时每一个零件行进的距离尽量短。
2、使用滑道或者其他形式的载体,好让工人在完成操作时总能把零件放在相同的位置,而这个位置必须是最顺手的地方。如有可能,让重力把零件传到下一个工人处,供其操作。
3、使用滑动的装配线,让待装的零件以合宜的距离传送。
福特先生的这项发明在今天的工厂里仍在使用,他的提高效率的生产线、装配线,为生产的高效化打下坚实基础。在当时,这种装配线生产方式,“一个人顶得上几年前的四个人”。福特认为:生产速度带来竞争优势,福特公司的生产效率提高了10倍。
福特公司取得了成功,“除了社交场所外,福特汽车能带你去任何地方”,福特公司占领了美国汽车市场,占有率为48%,1918年,地球上有一半汽车都是福特的T型车,福特汽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福特一方面降低生产成本,一方面提高汽车技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原材料配给制度,使得福特开始“自给自足”,但这种“垂直整合”实际上很难行得通,“这是控制狂的终极手段”。
福特改变了社会,他是机器时代的一位主要奠基人。他的生产线成了当时主流的企业形象。为了提高效率和解决劳工跳槽问题,他引入日薪制度,但他严格控制员工,叫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设置“社会部”监视员工。随着事业的成功,福特越发失去了宽容之心,“创造了一家以恐惧和猜忌为基础的公司”,使自己的公司管理在最初的成功之后停滞不前。
福特的错误在于,他相信成功能让自己施展无限的控制力,他可以控制自己的工人,把他们当做生产流水线上的“机器”,他任性、有强迫症,偶尔招人反感。他影响了许多人成为“效率运动”的追随者,日本松下幸之助是成功的代表。
松下幸之助深受福特的启发,基于类似的原则创建了自己的商业帝国,秘诀: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这一秘诀今天为人们熟知。松下幸之助提出企业成功的理论:成功的产品就是比竞争对手的质量好上三成,价格便宜三成。厉害呀!
松下幸之助和亨利.福特之间的最关键的区别是,松下看出了商业中强大的道德伦理元素----公司不是单纯的生产工具,而是社会和个人福祉的载体。光有利润还不够。他说:“制造商的使命,应该是克服贫困,把社会整个地从贫困中拯救出来,为它带去财富。”他又说:“要认识到我们身为工业家的责任,通过商业活动,将自己投身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当中,改善人民的福利,提高整个世界的生活质量。”松下的思想具有进步性,影响了下一代企业家,许多后来的企业家成为慈善家。他填补了福特的漏洞,把工人当作人来看待,而不是流水线上的“工具”,查理.卓别林拍摄的电影《摩登时代》就是讽刺福特装配线对人的异化。
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管理也要“目中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