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懂得什么?”这是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听到的话,做家长的没少说,做老师的也经常说。
也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在这个态度下,牛顿是被认为笨伯,瓦特是被认为凡庸,爱迪生是被认为坏蛋。”很多的孩子,本可以大有所为,却被家长、老师调教得没了天真,没了勇气,没了创造力。
因此,陶先生又言:“您若想在笨伯中体会出真牛顿,在凡庸中体会出真瓦特,在坏蛋中体会出真的爱迪生,您必得把自己变成一个小孩子。”
“把自己变成一个小孩子”,这是很多大人,尤其是为人家长,为人师者,所不屑的吧!我们总认为孩子就是幼稚,孩子就是不懂事,孩子就是顽皮!
可陶先生却认为:“小孩子是再大无比的一个发明家。”
想到自己的孩子,才七岁的小孩子,确实,有许多时候,他那小脑袋里的为什么,常常让人哑口无言。要能应对他的那些为什么,做家长的除了博学多知就只能陪他一起玩。陪他一起玩,你会发现,沙里有一个世界,水里有一个世界,一颗普通的石头都是一个特有的世界。很多的为什么,在玩耍中,他就有了自己的答案。
再想到自己的学生们,看上去那么高、那么大的一个个少男、少女们,他们又何尝不是一个个依旧单纯的孩子?
工作的前几年,还不懂这个道理。总喜欢学某些“管班有道”的老教师,板着脸,不苟言笑,以为那样学生就会听话,就能守规矩,班级就好管理。结果,不把孩子当孩子看,就不能真正解决孩子的问题,越压制,越难管!
后来,看了李镇西、王君等许多名师的著作,见识到了真正的管理之道,无一例外都是要把孩子当孩子看,更可贵的是自己也变成一个孩子!
于是,我开始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更多的时候用对待孩子的心理去对待我的学生们,哪怕他们已经长到一米七,甚至一米八。
儿童节的时候,我会买一大堆有漂亮糖纸又口味多样的小糖果,喜滋滋地看着他们热闹地分发,又欣慰地看到他们在日记本里留下“甜言蜜语”,有时候,还能听到家长真诚的感谢之语,说他们的孩子回家以后高兴得像个小孩子!
运动会、篮球赛的时候,我会和他们一起准备各种奇奇怪怪的加油棒和条幅,赢了,我们一起开心地笑,输了,我们一起打气再加油!
背不来书的后进生,我会让他们一次背一点点,放学后也留他们下来背,背会一点就可以回家,还可以收获他们爱吃的小零食!
......
当我把这些渐渐长大的孩子依然当成小孩子看的时候,我发现,他们就真的如小孩子一般单纯和可爱了。后进生不再让人头疼,班级也不再难管理!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得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老师”。要记得,孩子始终是孩子,我们心里也永远住着一个小孩子,这样,师生关系不会再紧张,教育也就成了一件无限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