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太累了,发篇旧文。
摘要: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是按照老师的意愿前行,学生被动接受,无法体会到阅读的真正美感。而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带着思考和探究去阅读,才能真正读到文本的内涵,也才能达到阅读的有效性。我在《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尝试“教师握桨,确定方向——教师递桨,传递方法——学生握桨,去往远方”的教学思路,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命题”的方式进行整本书阅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自主命题 有效性
美国诗人狄金森有一首诗中写到: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能带你去往更美的远方。阅读对一个人的终身影响有多大,无需我在这里赘述。正因为如此,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需读书,需读“整本书”,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从单篇到单元,从单元到整本,阅读正在朝着质优量丰的方向发展,阅读教学也正朝着高效丰富的方向发展。
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如果是故事情节性强的文本,学生兴趣浓厚,教师能迅速找到教学的切入点;但如果遇到那些理论大于情节的整本书阅读,教师又该如何提高整本书阅读教学效率呢?在教授部编版教材必修上册整本书阅读任务的《乡土中国》时,我一直在苦苦思考这个问题,因为这本书具有很强的学术研究特色,许多学生读来无味,教师教起来也无从下手,整个过程都显得寡淡无味的,师生都倍感煎熬。
为了走出这个困境,我开始尝试利用学生自主命题提高整本书阅读教学效果,命题内容就是我们的必读书目《乡土中国》,在尝试中思考,在思考中前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果说一本书是一艘船,那么命题就是船的桨,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是老师全程握桨,按照老师的意愿前行,学生被动接受,无法体会到阅读的真正美感。而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下,自己握桨前行,才能真正读到文本的内涵,也才能真正去往自己想要的远方。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紧握船桨呢?具体的操作是这样的:
一、教师握桨,确定方向。
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就是对文本有效信息的提取,对于高中生而言,阅读既有量的要求,更有质的要求,每天大量信息更替出现,想要快速提取到真正需要的有效信息,就离不开教师的方向引领。整本书阅读教学初期,教师可以采取问题导向进行任务驱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获取信息,从而对整本书的框架脉络有一个明晰的了解。
在《乡土中国》一书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完成这个步骤的
1、先带领学生阅读《重刊序言》和《后记》,让学生周末查询资料了解《乡土中国》的成书时代背景,了解费孝通主要人生经历及其对乡土社会所做的研究,完成我设计的阅读任务表。
2、在第一个环节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仿照教师设计的表格分小组设计其他章节的阅读任务表(要求设计表格的时候也设计出答案交给教师),然后各小组交换完成表格,完成后由表格设计组来批阅并讲评,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在浏览文本的时候自己提出问题,而在设计答案的时候又可以修订自己的问题,如果希望提出的问题是合适的,就必须对文本熟读深读。经过这一环节,学生在阅读文本的时候就会下意识地提出问题并思考问题。
3、完成前两个环节之后,教师选取《乡土中国》中的一篇,压缩整合成一篇千字文,并对这篇千字文进行命题,命题类型以高考题型为主,此环节目的是给学生示范演练,要求学生既要完成文后题目,也要对比千字文和原文的区别,如何取舍文本。然后结合老师的示范,分小组完成其他篇目的压缩整合,为接下来的自主命题做准备。
二、教师递桨,传递方法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因此,在学生完成了我压缩整合的千字文练习后,我给学生分析时,引导他们把握命题的技巧,注意在选择题命题时设置“以偏概全、因果混乱、主次颠倒”等陷阱类型,例如《再论文字下乡》这篇文本,我压缩整合后命的题目中有这样一道: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人类的学习是依靠记忆能力,经过反复磨练,改造自身那些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适应新方法的过程,就是要打破个人的今昔之隔。
B:人类的学习过程和小白鼠走迷宫本质上是一样的,凭借记忆打破今昔之隔,从而学得一套新的生理反应,找到新捷径,养成新习惯。
C:人类的学习有别于动物,依靠“词”的帮助,通过时间的选择累积,可以在个别的、片刻的情境中获得普遍的、对于未来的认知。
D:人类的学习就是累积自己的、别人的乃至社会共同的“过去”,沟通个人和社会的今昔,是“当前”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
这道题的B答案就是因为以偏概全而错。
完成了教师提供的文本训练,又经过教师示范讲解,学生基本了解了这种操作模式,接下来就是各小组对本小组压缩整合的篇目进行命题,命题原则是先易后难,小组合作命题,再合作写出答案解析。
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命题卷,选取部分进行全班测试,由命题小组批阅并讲评所命题目,接受全班的检验后再修订完善所命题目。
如在《礼治秩序》一篇中,学生最初命题是: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先由普遍的看法引出本文的观点;最后一段总结上文,再次强调了礼治的特征。
B.第二段举了旧小说里杀人来祭旗的事例,最终是为了证明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的社会。
C.文章引用“颜渊问仁”的事例,是为了说明礼不是靠外在权力来推行,而是人的主动服从。
D.本文要论证的中心是礼治和法治的不同,为了论证这一中心,文章多处运用对比论证法。
后来全班学生在做题时就发现B与D都有不妥,于是在和同学们的讨论之后,该小组将这个选项调整为“第二段举了旧小说里杀人来祭旗的事例,最终是为了证明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这样的课堂争论,既能对命题者的严谨周全是一个考验,也提醒了同学们阅读文本时,要联系上下文去理解句子的含义。
三、学生握桨,去往远方
整本书阅读,阅读的是文本,提升的是能力,通过对文本的压缩整合+自主命题,教师已经将手中的桨交给了学生,指引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但很显然,这样是不够的,毕竟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能力不应该拘泥于某一个点,而应该是可持续性发展的,即这种能力也不只是运用在阅读理解中,还可以运用在其他版块中,
如在《从欲望到需要》一文的阅读中,就有学生在读到“……行为和所说的的目的之间毫无实在的关联。巫术是这种行为最明显的例子。譬如驱鬼,实际上却是驱除了心理上的恐惧。鬼有没有是不紧要的,恐惧却得以驱除。”这段话的时候,就立刻设计了一道仿例造句的题目,参考答案是这样设置的:
行为和所说的的目的之间毫无实在的关联。巫术是这种行为最明显的例子。譬如拜神,实际上却是寄托了心理上的愿望。神有没有是不紧要的,愿望却得以寄托。
有了自主命题的意识,又掌握了一定的命题技巧后,学生在阅读时常常会变换自我角色,从一个学生转变成学者,融入了许多思考;从一个答题者转变成命题者,规避了很多答题短板。当学生手握船桨,胸有成竹,学习之船自然就可以驶向美好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