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教育理想课堂的“三境界”
从这“三重境界”的角度来看,更侧重于从教师的教学过程反思课堂。
第一重境界:
如何为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真正落实有效教学框架,
第一重境界的主要特点是:
讲效率、保底线。
我国学者也先后对有效教学框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如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把教学分成7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教授提出“启、读、练、知、结”的“自学辅导模式”。泰兴市洋思中学提出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三段六环节教学模式。在洋思中学的基础上,山东省杜郎口中学发展并总结出“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顾泠沅先生在上海青浦区进行的数学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的实验中也明确提出了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
新教育实验也不例外。在汲取前人智慧的基础上,我们基于新教育思想和理念,提出了由五个部分组成的理想课堂有效教学框架:
一、教材及学生的解读(这是教师的备课阶段,主要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对学生的了解)。
在《尝试》一课的教学中,在对课标和单元目标把握的基础上,还要反复的阅读《尝试》这篇文章,深入探得文章的语言特点和思想感情的三味。理清布鲁斯与蜘蛛之间的联系,把握布鲁斯的感情变化特点,找到本文最有特色的语言训练点:布鲁斯灰心一段的心理情境描写、布鲁斯为蜘蛛和自己叹气摇头的,具有上下联通的一段心理描写,布鲁斯取得胜利的一段排比描写。正因为深得三味,课堂上的引导才能如鱼得水、左右逢源、有情有趣。否则,只能用一个机械的模式去套。
在对学生的了解上,把握四年级学生近期的主要阅读训练点,把握学生朗读的水平,和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章的水平,把握学生生活中与文章可能联系的部分。能够充分的考虑学生的特点,才能把课堂的训练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做到有效有用有趣。
这条大概对应于六个纬度中的整合度。把很多的东西都整合到《尝试》这一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二、确定教学目标(A类:基础性、阶梯性目标,为核心目标搭梯的知识;B类:核心目标,即课堂教学重点要教学的内容;C类:附着性、拓展性目标,即思想、情感、价值等。另外,还有针对不同学生的个别化目标)
这是上一方面的具体化,因为对教材和学生有深度详细的了解,这里的具体教学目标就水到渠成,而不是去生硬的拼凑。《尝试》这一课的基础性阶级性目标就是识字写字能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核心目标就是要检测这一单元边读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思想感情,这个读书方法学生是否掌握到位。思想情感价值目标就是学生能够悟到,面对失败要勇于尝试才能成功的道理,能够广泛的联系自己的生活验证这个道理,并且能够形成运用这个道理去面对今后的失败的能力。
针对个别学生的能力,就是要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对他各个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补救。
三、有明确方向的预习作业(预习是学生独立学习的机会,不应只是为课堂教学做一些准备工作,而应尽可能地针对所有教学目标,是真正的自主学习);
把预习与正式课堂教学分开的方法,不是高效的。如采用导学案的方式,把预习与正式教学打通来做是高效的。实际上这里所强调的就是要纠正过去对预习的偏颇认识,预习就是真正的学习,而不是铺垫性的。更多的预习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在《尝试》一课的教学中,每一个环节都要求学生先自学,比如朗读课文,识字写字学习生词,圈画重点词句,有感情的朗读,谈谈自己的看法等都是自学在前,交流在后,最后再教。
当然编成导学案的预习,实质上已经不能叫预习了,他就是学习。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具体的学习方法的预习是无效的。
这条对应了六个纬度中的参与度,只有真正的自学才能保证学生的参与度。
四、严谨的教学板块(教学板块一方面要求课堂清晰地划分若干板块,注上每个板块要解决的目标及可能所需的时间,在讲究必要的节奏、方式灵活多样的基础上,让每一分钟都有所计划、富有成效;另一方面,对课堂上学生个体学习的预设与规定。教师列出学生个体学习清单,是为了真正确立“教为学服务,让学生的学习成为课堂的真正核心”的思想);
在《尝试》一课的教学中,很清晰的划为三大板块,每个大板块其中又有三个小板块。每个板块都有明确的时间、目标和方法,在进行学习的节奏上有快慢详略的不同。在每一个小板块中,不仅要考虑老师说什么话,提什么问题,板书什么?怎样讲的有艺术性?还要考虑学生在这个小板块中,他要干些什么?想些什么?他的感情和思想应该处于一种什么状态?在每个大板块中,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怎样的?在整堂课上,学生的思维情感过程是怎样的?这个清单虽然没有列出来,但是在心中已经有一个明确的学生学习的状态过程。这必须在备课前,就要考虑清晰。在磨这一课时,为了取得流畅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确实是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进行了事先考虑和感受,但是还有需要更加深入和细致做的地方。只有做到这一点,学生在课堂上才能呈现出流畅自如的一个学习动态过程。想明白了学生的学习状态,那么老师该说些什么话,做些什么动作,都是非常清晰的。
这一条可以对应于六个纬度中的练习度。课堂就是学生满满的流畅的练习的过程。
五、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老师的思考范围要非常广,不仅局限于这堂课的细节。那种把教学反思仅仅局限于课堂的具体情细节出不来的要求是完全没有道理的。老师要反思整个的备课上课等等一系列的各种环节,每个环节所牵涉到的广泛内容都是他可以反思的对象。当然他每次可能有一个反思的重点。要拿出各种教学理论来检查课堂中达到的效果。要把自己上的这节课,与以前上的课联系起来,要把自己上的课与名师上的课联系起来。我们在新教育下的教学反思,就少不了要把课堂中的各种细节与理想课堂的六个纬度三重境界对应起来,与新教育的核心理念对应起来,与晨诵午读联系起来,与写作联系起来,与海量阅读海量写作联系起来。与对教材的广泛把握和对学生生活的深入了解,联系起来。要广证博引,展望未来。如果仅仅囿于课堂的具体细节,不让谈其他的,何谈反思?
这个框架的基本流程仍然继承了传统的“目标——策略——评估”的教学基本过程,但在两个地方有所创新:一是在框架中特别强调了以精确目标为课堂教学统帅;二是在框架中,从备课开始,全程都确保、还原了学生个体的独立完整的学习过程。
这段话讲,备课上课,重点关注的应是学生的独立完整具体可感的学习过程。
理想课堂的第一重境界,已经讲的比较深了,不仅仅是一个机械的有效框架。在《尝试》一课的教学中,基本做到了做到这五个方面,从课堂效果上来看是有效的。
10:30了,时间晚了,该休息了,以后接着谈第二重境界和第三重境界。
理想课堂的第二重境界:
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
其主要特点:讲对话、重品质。
理想课堂的第三重境界:
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
其主要特点:讲个性,求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