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生命、生活的共鸣——理想课堂之六:从理想课堂的第三重境界来看《尝试》一课的教学
原创: 赵红强 赵老师XINJIAOYU知行合一 4天前
宜阳县董王庄乡中心小学
赵老师新教育知行合一069:
写随笔真正有益处,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有的时候可能写得很难看,乱七八糟,摸不着头脑,但这也是一种训练和积累。不仅仅是写作能力的积累和思维训练的积累,更重要的是一种对教育生活和日常生活认识的不断的拓宽。今天来写一写对理想课堂第三重境界的认识,当然这个认识,他是肤浅的,他是不到位的,但和以前相比,自己的认识总是前进了那么一小点,这一小点也是有一点点价值的。有生于无,多积于少。
教育理想课堂的第三重境界
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
无疑,理想的课堂不会停留于人与知识的对话这一维度。依据建构主义教育学的观点,我们可以把学习视为一个同时展开的三重对话:
人与知识(世界、文本)的对话;
人与他者(教师、学生、其他读者)的对话;
人与自己的对话(反思的,历史性的,生长性的)。
“与虚假主体性强调课堂上“说话(发言)”不同的是,理想课堂所追求的是“倾听”与“应对”,也就是实现真正的主体间的对话。如果说,以“说话(发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课堂旨在倡导学生的自我表现的话,那么对话的课堂(倾听与应对)旨在倡导相互间的理解,并通过对方的异议,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并在此过程中,产生共同体成员之间息息相关的共鸣。”
这里论述的实质上还是第二重境界的内容。但比上一次又有深入。对话不仅仅是发言,而且应该是倾听和应对。这确实是我课堂上的一个问题。认识到了课堂上学生发言对话的重要性,但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倾听和应对,这才是真正的实现了生与生之间的交流。这种状态在学生小组学习中可能表现的比较好。但在全班对话的时候,倾听和应对是比较微弱的。关键还是老师的引导,如果老师只满足于课堂上有几个学生起来发言,而忽视了学生后来的倾听和应对。那么这种在学习小组中表现的比较好的状态,在全班对话中就消失了。因为学生会聪明的感觉到老师没有这种愿望。倾听和应对才是课堂对话的一种正常状态,在教学《尝试》一课时,全班交流三个问题,认识布鲁斯的心理状态,让学生起来说以后,没有关注学生的这种倾听和应对,仅仅满足于有学生发言。当然,这是一个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课两课就能形成的,只要坚持,就能形成课堂中倾听和应对的理想状态。
“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师所组织的教学能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儿童发展的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独立学习能够达到的水平;另一种是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等手段,能够达到的水平。维果茨基把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叫做最近发展区。”
这里实际上还是对话的问题,讲师与生对话的重要性。而且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最近发展区等于教师引导下的学习减去学生独立学习。教师的引导,不仅体现在问题的设置上,还体现在学生对话中教师的参与。在教学《尝试》一课中,等学生起来交流三个问题时,我对这一环节重视不够。只满足于学生能正确的说出答案。正确情况下应该倾听和应对,发现学生回答的与众不同之处,加以引导。当然教师在课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学习。
“教师参与伟大事物之魅力重现的过程,还不能仅仅停留于“促进有效学习”这个角度来认识。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教师的教育生命本身也是目的,而不仅仅只是手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主体,不仅仅是学生,也理所当然地包括教师在内。对一个教师而言,其生命最宝贵的时光大都投注于学校教育中,而其中心,就是课堂教学。”
这里讲的实际上是一个老道理,但是又有新意。教师在培养出优秀学生的同时,自己的水平又上升到了一个更加优秀的水平。比如在教学《尝试》一课中,应该有三个收获,一个是加深了对教学理论的认识,对课标的理解,对六个纬度三重境界的理解,提高了教学水平。第二个是,因为在备课时深入的学习了《尝试》这篇课文。自己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也有提高。同时这一个中心,面对失败容易,坚持就能成功,这一道理, 让我想起了很多的事情。第三个是在课堂交流中,人是与学生交流,但同样的提高了我的交流水平。虽然这三天的进步都是一点点的。但他同样是一种进步。长期做语文老师,最后一定会有几种收获。一是对教学技能的运用熟练自如。二是运用语文的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如识字写字,听说读写能力。三是与人交流的能力达到了新的高度。如果一个语文老师干了多年,教学技能没有提高,语文技能平凡,对事物认识不见增长,这无疑是一种十分悲哀的事情。每一次课堂都是老师本身素质提高的过程。这个观点应该加以重视,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能力水平提高了,视野开阔了,生活就会左右逢源。
“人与他者的对话,更应该是学生之间的学习合作。佐藤学在讲到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学校的时候,特别强调了这一点。他提出,在课堂教学里,应该以实现活动性、合作性、表现性的学习为课题;在教师集体中,应该以彼此观摩教学、建构作为专家一起成长的“同事性”为课题;在学生父母方面,应该以协助教师、参与教学、实践“参与性学习”为课题。”
“至于人与自己的对话,也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所谓反思性教学,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莫兰曾经论述过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路径:“自我审察、自我分析、自我批评”,这其实就是人与自己的对话。因此,教师应该学会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而学生应该学会反思自己的学习历程。新教育实验主张的“师生共写随笔”,和教师的专业写作,也是努力推进这样的对话。”
其实人与自己的对话,反思很重要,重要的是学习。在课堂的学习中,学生与老师的对话,与知识的对话,与自己的对话,是同时穿插进行的,不可能分得很清楚,只有在理论认识的时候,才可以分得很清楚。但是各种对话,起码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学生在独立学习,另一个参与课堂对话。最为重要的是学生的独立学习。独立学习与课堂对话所占的时间比应该在7:3左右,只有自己经过有深度的学习,在交流的时候,才有东西可交流,才能听懂其他同学说了什么。
做到上述二点,就做到了知识与师生生命的共鸣。
“理想的课堂教学,在实现人与知识、人与他者、人与内在的灵魂深刻共鸣的同时,还需要实现最后一个维度:课堂与社会生活的息息相通,课堂与人类命运的息息相通。也惟有此,课堂上的师生关系,或者说学习共同体的关系,它已经超越了以亲密为依据,超越了以知识多寡为标准,共同体成员已经成为一群为人类、也为自己的存在追寻着真理的志同道合者。这就是新教育理想课堂的第三重境界: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
实质上这一点才是最为根本的东西,就是一个价值追求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决定一切学习行为和教学行为走向的根本问题。问题是,在急功近利的教育现场,这样一种理想有多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新教育人所要做的,就是在这样的教育现实中,去寻求空间,这需要勇气与智慧。按照前面的认知来说,书香校园,是新教育的核心内容,其他十大行动都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和生命出发,以书香校园为核心内容。现在从这个观点来看,这种认识无疑还是比较浅薄的。大量的活动,大量的读书写作,很显然,都要指向一个具体的内容。如果单单就语文学科来说,可以把思想道德情感,压缩的一个很低的程度,单单来提知识技能的训练。但是如果以学校的整个育人来说,而这一点恰恰是最为重要的。这一点也是第二重境界对话的基础,提到这一点,不能不回到,新教育的原旨口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尊重师生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失去了这一点,新教育的所有活动,包括书香校园活动,可能走向庸俗,走向碎片化,走向形式主义。
教育理想课堂的第三重境界,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这句话听起来很玄妙,觉得深不可及。实质上每天都在做,每课都在做,就是价值观的问题。觉得很玄妙难以理解的原因,就是说他没有进入到我们关注的重点中。这种现象包括在第一重境界和第二重境界中。第一重境界,让教学有效,直接与当前紧迫的应试有关,容易理解,也经常这样做。第二种境界关注师生的生命在场,这一点对于把关注的焦点聚集到考试分数上的教学状态来说,就难以理解了。
实质上我们在兼顾应试和考试分数的同时,把目光看的稍微长远一些,按照事物本来的面目去考虑问题。这三种境界,排队的顺序,首先应该是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也就是教育的目的。然后第二个才是发掘知识的魅力,注重各种形式的对话。第三才考虑怎样把这种对话和发掘进行了有效高效,也就是第一种境界。
“当然,如果从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来看,对于知识、生活、生命的侧重,本身也可以视为整个教育观念的三重境界。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相对重视知识传授的精致与效率;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相对重视的是生活,认为学校只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学习课业、养成习惯的地方;而以人本主义与后现代教育学为代表的当代教育学,则把知识、生活、生命的高度融合与深刻共鸣,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最高的境界。”
这三种观点的背后,实质上是人类社会在三种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人的素质要求的不同。当工业时代兴盛的时候,需要人掌握精确的知识。而随着工业时代弊端的出现,人不能异化为工厂的一个螺丝钉,还要有自己的生活。到了信息时代,对知识的偏重已经成为历史,对个体生命体验,对价值观的追求,则成了一个新的素质要求。
当然应试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教育,他出的卷子上同样可以考察更多的东西,包括生活体验,生命体验,以及价值观和精神状态,都是可以考察的。实质上高考试卷,这个指挥棒正在不断的朝这个方向转变。
理论讲起来是高大上的,要落实到对《尝试》这一课的教学中,第三种境界就是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这一课程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更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精神状态的表现,唤醒学生更多的生命体验。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体会布鲁斯的生命状态,认识社会生活的这种状态,明白这个道理,唤醒对自已未来生活的向往。这个时候很多人可能会站出来指出,这是一种偏差,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上成了思想教育课。但是深入的想想,这种观点是机械和片面的。这时候的体验唤醒向往认识,需要学生思考,而且是深度的思考,需要学生说出来写出来,进行对话交流和思维碰撞,这也是一种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也是语文能力综合性运用的训练。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块硬币不可分割的两面,没有一点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的语文课,恐怕又回到了工业社会时代那种仅仅需要精确知识的状态了。
与理论对话,虽然不会理解到朱永新教授的那种理解程度,但最重要的价值是,借理论的话语与自己对话,在对话中反思了自己的教学,反思了自己的教学历史,找到了教学的生长点,即使被后来的实战证明这种想法有一点偏差,但他肯定还有最少一半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