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那么现在的问题在于,庆父第一次作乱(前662)的背后,齐国的态度究竟如何?
……冬十月……公子庆父如齐……(春秋.庄公三十二年)
就是说,庄公去世后的这年冬天,庆父在刚刚实施完派刺客杀害刚刚即位的鲁侯般后不久,立刻前往齐国沟通后续新立鲁侯的安排。这之后才有所谓“齐人立闵公”的事情。
还记得后来公子遂的“杀嫡立庶”(前609)吗? 这一幕又何其相似!共同点在于,弑君事件之后,对齐国更有利的国君人选得以即位。就公子遂与齐惠公的交易而言,即位的宣公虽然非齐出,但是其立刻娶了齐惠公的女儿穆姜,成为了齐惠公的女婿。庆父派人杀害子般之后,就为叔姜所生的闵公即位扫清了障碍,而叔姜正是齐桓公的女儿,因此很难讲齐国在这次事件中的立场是清白的。而庆父与其说是主动弑君,倒不如说是巧妙地利用了齐桓公对于鲁庄公要立“非齐出”的子般为继承人 有所不满的顺势而为。
如果上述动机成立,庆父与齐国之间在这一次变乱之后是有一段短暂蜜月期的。当然齐国君臣也非常明白庆父的复杂想法,因此仍然有“取鲁”的心思。那么这个矛盾又是如何再次爆发的呢?
按照哀姜与鲁庄公结婚的时间点(前670)年,结合当时的婚配制度,哀姜在庄公二十四年出嫁时候的年龄应该是刚刚满十三周岁。当然鲁庄公由于之前曾与孟任有过“割臂之盟”,早已过了十五岁初婚的年龄,因此婚姻对当时的女性而言则要求更加苛刻。而当庄公于大婚八年之后(前662)去世时,哀姜也不过才二十一岁,是一位对生活充满失望和怨恨的年轻寡妇。其在庄公生前没能生下一儿半女,只能以自己妹妹叔姜所生之公子启方为己子,并在父亲齐桓公的授意下安排立其为君。不过在深入接触到当时大约四十三、四岁的庆父之后,立即为其英武、成熟、干练的大叔气质(即其所谓“材”)所折服,并迅速坠入了爱河:
……闵公,哀姜之娣叔姜之子也,故齐人立之。共仲通于哀姜,哀姜欲立之……(左传.闵公二年)
哀姜之“通于共仲”当在鲁庄公去世不久就发生了,持续到闵公二年,到了“欲立之”的程度。因为闵公并非哀姜亲生,所以对其也没什么骨肉亲情。当然这次弑君庆父仍然没有亲自出手,而是故伎重施,再次怂恿闵公的仇人出面:
……初,公傅夺卜齮田,公不禁。秋八月辛丑,共仲使卜齮贼公于武闱……(左传.闵公二年)
不过如果说共仲想通过杀死闵公就能即位也未免有些简单了,因为庄公还有好几位其它子嗣。庶出的有公子申,可能为诸姜所生的有公子遂、公子买等,因此庆父还得做很多工作,至少将这些子嗣全部杀死才有机会,那样难度就太大了。所以庆父可能意识到问题的本质在于,要想篡位必须将形成阻力的各家卿大夫逐去才行。而透过弑君引发一场鲁国的内乱,才有可能引入齐国的进一步干涉,并且迫使拥立其他诸公子的卿大夫流亡。到那时候,庆父要么继续拥立一个齐出的年幼公子,要么借机会自己上位。
庆父的想法过于严密,但是至少又有两方面的失算:
首先,齐桓公的愿望在于要求尽量保证鲁国的国君为“齐出”并且年纪较轻以便未来加以控制,而庆父当然不满足这个标准。哀姜被迟来的爱情冲昏了头脑之后,误以为自己如果能够与庆父在一起,其父齐桓公也是会将庆父视同己出的,这就未免太幼稚了。在中国古代的氏族社会里,女性主要是作为联姻、配姓和生育的工具,而跟权利和财富的传承关系不大。庆父这时候已经四十五周岁左右了,除了哀姜之外还拥有诸多女性和后代,譬如我们所知道的后来继承孟氏的公孙敖已经出生,因此庆父与哀姜的结合绝不意味着他们其潜在的儿子未来就能够继承鲁国。老练的齐桓公对此自然是洞若观火,因此当闵公被弑之后,果断出兵干涉,终结这一场闹剧。
另一方面则来自于鲁国整个卿大夫阶层坚决、一致的反对态度。从事件线上来看,秋八月辛丑这一天发生了弑君事件,而三个星期后哀姜与庆父就纷纷出逃到邾、莒等国:
……秋八月辛酉,公薨……九月,夫人姜氏孙于邾。公子庆父出奔莒……(春秋.闵公二年)
局势如此快速的变化,恐怕就不能单纯用齐国的武力干涉来解释了,因为齐国从动员、集结再到赶路需要更长的时间,所以导致哀姜、庆父逃亡的主要原因当来自于鲁国内部各个公族的武力反抗。
首先来看“桓族”,除了庆父及其同母弟公子鱼出走莒国以外;季友害怕受到同族的庆父牵连,因此带着公子申出走临近的邾国;而叔牙已死,其子公孙兹年幼估计也随同季友出走。
再来看“庄族”,年长的子般之前已经被杀,公子申随季友出走,而诸姜所生除闵公之外的嫡子又比较年幼,估计都困守在国内等待齐国干涉。
最后是更早的“孝”、“惠”之族,可能包括御孙所属的御氏,臧文仲所在的臧氏以及展氏、郈氏、厚氏等,其在鲁国根基较深,也最容易成为庆父执政后的受害者,因此最可能率先以其兵甲攻击阴谋败露的庆父。庆父失去“桓”、“庄”之族的支持后迅速兵败逃走。
齐桓公的干涉大致在孝、惠之族取胜之后才得以进入鲁国,领兵者为“天子二守臣”之一的高傒,并且在与鲁国就未来国君的确立问题上达成一致后与鲁国公族结盟:
……冬,齐高子来盟……(春秋.闵公二年)
当然按照传世文献的说法,似乎是齐桓公出面解决了鲁国国君的继承问题,并且“存鲁”,这当然是无稽之谈:
……鲁有夫人、庆父之乱,二君弑死,国绝无嗣。桓公闻之,使高子存之……(国语.齐语.桓公霸诸侯)
事实上,这是《国语》文中对齐桓公的溢美之词。鲁国按照宗法继承制度完全可以自行解决这个继承人问题,远远没到“国绝无嗣”的地步。现成的选项就是在季友保护下已经成人的公子申,即便是“孝”、“惠”之族也没有什么理由反对。如果非要说齐桓公对鲁国有什么贡献,就是其并没有继续坚持要立“齐出”的诸姜所生的年幼公子,所以僖公即位的结果看起来是齐桓公并不十分满意的结果。为了能够在齐、鲁之间取得谅解,鲁国可能在土地、财富和邦际义务方面向齐国作出了某些重大让步,基于此和议才存在鲁大夫与高徯“盟”的问题。
当然齐国满足于与鲁结盟这一折衷结果,主要还是因为几乎在同时,太行东麓的赤狄部落大举入侵并几乎在顷刻之间灭亡了卫国,此也极大地从西侧威胁到了齐国的安全,因此齐国的战略重心从此转向联合诸侯抵御戎狄入侵,也就不再纠缠于鲁国国君人选的问题了,而是匆匆以处死哀姜,逼死庆父,并从鲁国取得盟约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