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到樊登老师在《常识工作法》中讲了一个故事,记忆深刻,一个人看见两个俄罗斯人在山上干活,一个人在前面挖坑,哼哧哼哧的挖,另外一个人则一边填坑,两人热火朝天的干着,这个人就非常好奇过去问他们,为什么一个人挖坑,一个人在填坑?这两个人同时说,他们在种树,可是这人还不明白,问:那种的树在哪儿?两人又回答,种树的请假了,没来。
听起来是不是很傻的一件事,也非常可笑,可是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工作中有非常常见,为KPI考核工作,流程是这么制定的,规则就是这样的,只能这么做,就像我有一天去食堂打饭,去的晚想吃的都已经收摊了,只有一家卖炸鸡的店,我问老板有没有没有经过油炸的鸡块,老板告诉我都是油炸的,我看他们配的素菜也挺不错,就问,如果我不要鸡块,只要些素菜和米饭行不行,老板爽快的回答;可以,我在问那价格是否会便宜呢,老板有些不耐烦,说价格是一样的。我心想,不要炸鸡,只加些素菜,哪怕便宜个几块钱,也让客户心理也好受一些,最后我无奈的说,那行吧,炸鸡我也要,单独放一个盒子里我带走。估计这也是我最后一次光顾这家店了。
这类事情我想每个人都遇到过,尤其是几年前去有关部门办事,让人哭笑不得,好在现在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甚至几个人的小型团队,都在去KPI化,去流程化,努力跳出规则,用常识去工作,也就是回归问题的本质,回到人的身上,回到顾客身上,真正站到顾客这边,带着同理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