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是在陈小兰老师区教研课的教学设计和课件,以下为我根据个人教学风格在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上的一些思考。教无定法,学生情况亦有所不同,感谢陈老师的教学设计。
科学新课标中将科学的性质定义为:科学是人类在研究自然现象发现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知识系统以及获得这些知识系统的认识过程和在此过程中所利用的方法。
科学新课标中将科学课程的性质定义为:体现科学本质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具有实践性。
1.剖析真实情境,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设置的情境丢失铅笔,失物招领处如下图,陈老师原本的设计是让学生上来找,用计时器计时,让学生意识到很难找,需要分类。因为我上的时候是常态课,没有准备这个失物招领处的车,索性就取消了这个环节,很多学生看到图片就都能说出失物招领处很混乱,不好找。
因此我给学生提出了另一个问题:现在学校大队部在招募小朋友来管理失物招领处,你们可以给他出出主意吗?
让学生从需要找物品转向管理物品,聚焦分类的作用——为了让物品更加整齐,方便查找
2.讨论分类准则,习得科学方法
(1)分类依据
很多学生都能说出来:“要分类”,学生在以往的生活经验中,其实是对分类有一定的了解的。只是学生对分类这种方法只是停留在经验层面,存在一定的随机性,但是学生的回答依然能较好的回应最开始的分类的作用——为了让物品更加整齐,方便查找。这个时候老师应给予表扬,因为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
但是学生的分类依然存在问题:不能有依据的进行分类,教师需要进行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能对于简单的少数物品分类都能弄清楚,但是当物品多,甚至需要用不同的标准分类时,会存在困难。
因此,这节课需要转向引导学生明晰分类这一方法,提问学生:什么叫分类?你们能给我讲一讲吗?学生说同一类别的放在一起,同样特点的放在一起。引导学生说出,是要根据物体的特征来进行分类。
(2)分类标准确定:为避免混乱,只能选一种特征作为分类标准
经过几个班教学,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分类仅停留在感性的认识的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没有选定一个分类标准,这个时候可以给学生出示案例:一堆是红色,一堆是大的,询问学生这样是否可以,学生会发现,红色的校服既属于红色,也属于大的,学生自发提出,两堆用一个标准,不能又有颜色,又有大小,这样才不会乱。
(3)分类准则1——恰当的类数:分几堆?全部堆成一堆可以吗?10个物体分成10堆可以吗?
为了达到分类的作用---让物品更整齐,方便查找,一堆和10堆都不是很适合。
(4)分类准则2——不重复,不遗漏
分类的时候还应该注意什么?有序,依次进行。
3.观看实验微课,规范合作细则。
相信你们都已经掌握了分类的方法和准则,今天老师带来了几种物品,大家可以尝试用刚刚的方法给他分类吗?
为了提高大家的小组合作能力和分类时的严谨性,我们一起来看看微视频学习一下。
4.记录分类结果,感受排序作用。
当我们分少的物品时,可能直接分成几堆结果就一目了然,那如果是成百上千个物品呢?分类的结果还能不能直接这样摆出来?
生预设:可以对物品进行编号,形成名单。
教师:比如说,在我们生活中就有这样的例子。
5.分享分类结果,感受排序作用。
展示选择了四种不同分类标准的记录单,顺势引导学生认识到“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可能不同”。
学生发现有的分类标准结果是相同的,但有的分类标准,如大小,会出现不同的答案,引导学生深化对大小特征的认识,大小的判断可能会由个人主观的判断。根据分类的时候的实际需求来决定。
6.拓展认识科学家的分类
科学的本质之一是对客观信息的有效整合。
科学家在进行物质的研究时,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物体,有的是可以挪动的,有的甚至只是一种信息。很多科学家只是比普通人多走了一步:处理好这些信息,找出蕴含在其中的科学规律,科学家们常常会给物体进行分类,并给他们取了不同的名字。
如
希望你们也多多观察生活中的物质,尝试给他们分分类吧!多想一步,你就可以成为科学家!
感悟:
方法指导与最初解决的实际问题一致,不要给学生造成割裂感,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教师不要硬给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