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儿童已经掌握、积累起来的知识似乎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使他越来越吃力?原因就在于掌握知识与智力发展之间常常脱节,教师往往把掌握一定数量的知识当做教学目的,没有把教学视为培养发达的智力的手段,而只有具备了这种发达的智力,才会使学习随着新知识的掌握变得越来越容易。”在儿童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止步于掌握知识,那教学就犯了一个错误,这也是让儿童越学越吃力的原因。
要避免出现这个问题,需要教师深入去研究每个孩子的能力、才能、天资和爱好,确定他力所能及的学习难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每个学生都在学习上做他能做的事”,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让孩子的智力得到发展,防止成绩不良现象的产生。这件事说起来容易,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深入到儿童生活的不同时期、多个领域,抓住他们能够触摸到的每一处细节,去了解孩子。可以说,真正了解儿童,是实施教育的第一步。
在帕弗雷什中学,通过上思维课来引导孩子们考察和思考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思维课的场所可能是农田、果园、菜地,也可能是森林、旷野、池塘、湖泊,还有可能是工厂、电站……儿童边观察边思考,他们会发现和提出无数的问题,他们的思想在千百次地发生瞬间转换,思维也按照各自独特的方式发展。如果教师能使每个学生的学习都不低于他的才能,就会发现学生心智的火花被慢慢点燃,这是他们走向自主学习的原动力。
课外兴趣小组、读书活动、智力游戏和竞赛、科学实验等等,这些丰富的活动不仅能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还能给儿童带来愉快的精神体验,让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学生的智力深入到某一科学领域,就会促使他在这门学科方面所知道的较之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的多许多。”教学中一旦唤醒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就如同入海的鱼儿,可以自在地游曳、畅快地探索。教师最需要做的,就是依据学情不断丰富学生的智力生活背景,以智力发展为目标构建起学生发展的平台。譬如习作的学习,决不能依靠闭门造车,而要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入手,思考生活中那些值得人们关注的人和事,通过思考转化成自己的认知、体验和感悟,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来。掌握知识只是过程而不是目标,教师这样去想、去做,才能把孩子真正解放出来。
“为什么同一片天空时而呈现蔚蓝色,时而变成鲜红色?为什么太阳当顶时是金色,而在地平线上时呈深红色?”在孩子的眼中,一切都是那么神奇、有趣,这里面蕴藏着巨大的力量,能够让儿童的思维如种子破土般发芽生长。教育从来不是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孩子,而是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探索、发现未知的世界,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智力的发展、精神的成长。我想,那些有幸陪伴孩子一起成长的人,该是最幸福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