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一年级的课程,主要观察了现在一年级的课堂要求和学习深入度,赵老师执教的《雨点儿》教态自然大方,课堂中有对难点生字的学、写、练(穿插坐姿要求)也有对课文的自学、自读,找出句子并演一演。最后也发挥学生想象力,给定学生造句模板,想象小雨点儿还会到( ),( )更( ),同时想象如果变成雨点儿,最想去哪?干什么?总结时升华每个孩子都要像雨点儿一样散发自己的善良和温暖。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赵老师的作业布置:喜欢唱歌的孩子,唱一唱《大雨小雨》;喜欢画画的孩子可以画一幅《雨点儿》的画。她以送给“雨点儿”一份礼物为主题布置作业,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让作业更有趣味。
高老师带来了《我要的是葫芦》一课,课堂伊始,她画了一个葫芦架,课中,她利用板贴,甚至带来了一包葫芦籽,让学生通过朗读好文中句子从而参与到、感受到种葫芦、葫芦长藤、开花、花谢、长葫芦的过程。为了让学生读好“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这句,理解“长满”的数量之多,高老师会依次奖励读得好的同学几张绿叶板贴,让他们纷纷贴在葫芦藤上,学生不仅读好了文句,也参与到了课堂当中。
值得我学习的是,两位老师安排的课堂容量都不少,环环相扣,任务紧密相连,认、读、写、想象都包含进去了,这样的课学生才被充分调动起来,而非满堂灌的知识。
纳百家之长以厚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