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作的定义。并非所有的劳动均可被视作工作,仅以换取薪水为目的、可参与市场交易的劳动活动称之为工作。具体而言,工作通常指的是个体在工厂或生产岗位上,接受管理并从事重复性劳动,以此换取生活资料。
人们的工作意愿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在工业化进程之前,人们多以农民或工匠的身份进行劳动。那时,人们的需求相对固定,并未表现出对更多物质的渴望。他们深知,世界上存在诸多有趣且体面的事情,无法通过金钱衡量,若过于追求金钱,则可能错失这些宝贵的人生体验。(在当时似乎是一种阻碍现代化的惰性)
究竟是何种动力驱使人们去工作呢?其根本原因在于工业化的到来。工厂为提高生产效率,需要大量劳动力,并期望他们全身心投入工作。为有效引导人们进入工作领域,工作伦理应运而生。这是一种类似于宗教般的理念与规范,它强调劳动的崇高与光荣。即便无法立即获得回报,个体仍应坚持工作。工作即正义,不工作则被视作一种罪恶。工厂和政府开始积极倡导这一理念,旨在培养更多的生产者。
工作伦理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开始接受并遵循这一理念,勤奋工作被赋予了崇高的意义,被视为一种精神层面的提升,只有通过全心全意为社会福祉服务,个体才能实现其价值。然而,这也导致个体在某种程度上沦为复杂社会机械中阴暗爬行的“小齿轮”,其个人兴趣和追求似乎变得无关紧要。当这种观念在社会中普及并被广泛接受时,那些没有工作或不愿工作的人便成为众人指责的对象,进而形成了一种无形的社会压力,迫使所有人投身于劳动之中,无论他们是否真的需要工作。这种道德谴责不仅针对那些不工作的人,也让那些难以找到工作的人陷入自我怀疑和焦虑之中。通过这种机制,社会成功地促成了个体的自发工作行为,从而推动了资本的不断增长。
对于传统社会而言,工作不仅是人们获取生活所需的方式,也是决定社会地位和自我评价的关键因素。工作被视为生活的主要支柱,其他生活追求往往都围绕其进行规划和安排。工作已成为个体生活、生存能力和社会秩序的核心要素。个体的社会定位往往与其所从事的工作类型及所在职位紧密相关。职业身份往往决定了其未来的生活水平、家庭结构以及业余生活等。简而言之,工作已成为衡量个体身份及生活规划的主要基准。若个体选择不工作,则可能面临身份认同的困惑,以及未来生活方向的迷茫。此外,当人们将更多时间投入到工作中时,社会也因此而保持稳定。这种稳定性不仅源于经济层面的贡献,也在于工作对于个体和社会心理层面的影响。
在过去,人们能够自主设定工作目标,通过自身的努力赋予工作以意义并获取动力。然而,工作就是一个巨大的S,每个人都得为此完成数不清的任务。往往只能被动地接受并完成由他人设定和控制的任务,这使得工作对个人而言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和意义,人们的自我意识和兴趣追求被埋没。特别是在大型企业中,员工往往被视为可随时替换的“螺丝钉”,个体不可替代性被削弱。因此,在选择员工时,不少企业更侧重于性价比的比较,而非能力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