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对第二单元第三课进行了教学,教学环节总体安排有序,但过程中有一些波折,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在一开始,我用两个一样的自封袋,里面装进同样多的水和空气,请同学们在手上掂一掂,捏一捏,然后让学生猜测空气和水的相同和不同。几乎全班都想到了水比较重,空气比较轻,两者受到挤压后都能变形,松手后又能恢复原状。这时我顺势抛出问题:挤压也叫压缩,空气和水在压缩的过程中分别有哪些变化呢?
接下来就是按照教材的安排教学了。主要有以下不足:
1、本课实验最终的结果,原则上应该是用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装有水的那支活塞位置没有变化,装有空气的那支会发生明显变化。但我进行预实验的时候,装有水的那支注射器活塞不能往下压,但可以往上拉,一连试了几次都是这样。当时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后来问了我的同事,她告诉我她实验的结果也是这样,并告诉了我原因。后面给学生演示的时候,针对学生们的质疑,我是这样解释的:原则上来说,装有水的注射器活塞应该是拉不动也推不动的,但因为这个注射器是塑料的,气密性不是很好,往里面抽水的时候,总会或多或少地抽进一些空气,因此可以拉动,如果将这部分空气彻底排干净,活塞就拉不动了。
2、本节课最难的部分是活动手册的记录。因为要记录两方面内容,一个是刻度,一个是注射器内的物质,即微粒。刻度基本上全班都会记录,但微粒很多学生都不会。第一个班上的时候,我只是跟学生强调,微粒前后数量不变,大小不变,分布要均匀。结果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特别是空气那部分,第三个图有的学生没有做到微粒分布均匀,第二个图空气微粒挤在一堆,到第三个图的时候微粒还是挤在一堆,全部堆在上面,下面空出一大片。还有更奇葩的,我跟学生说微粒数量自己定,结果有的学生就直接画了很大一个“0”,简直让我哭笑不得。
改进措施:针对上一个问题,我下来问了我的同事,找到了原因和改进的方法,同时我意识到自己有一个地方弄错了:因为水比较重,所以同样多的水和空气,微粒数量上水要比空气多一些,这一点我没注意到,学生自然也不知道。在第一个班第二次课上,我再次讲了记录的要求,并在黑板上示范了错误的记录方式,同时补充讲解了我忽略的这一点,让学生们重新修改了自己的记录。后面两个班上的时候,我在学生记录之前就把该强调的,该示范的先弄好,后两个班的学生呈现的结果就好多了,基本上全部正确。
这一课上下来,我深深意识到备课要吃透教材教参的重要性,有不懂的地方要及时请教其他老师,注意细节问题,避免在课上出现知识性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