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秦升在2000年9月30日的这天上午第一次跟着柿子梁自乐班到附近的五里营村去演出。因为第二天要唱戏,前一天晚上安秦升一夜都没有睡好觉。他心里老是想着第二天能不能唱好戏,万一唱砸了怎么办。和他睡在一起的马啸前也没有睡好,他想的是自己怎么一下子就成了安秦升的铁杆兄弟 。两个人都觉得眼前的事情发展太快,让人有些不相信。相信不相信的,反正安秦升现在已经坐在五里营村长家门口的方桌旁边,嘴里吃的是村长家办喜事用面炸的又香又甜的“油轮”,喝的是加了蜂蜜的沙果叶子茶。(这茶可是高班主专门为安秦升要来的)马啸前起床后送走了安秦升,他怀着一颗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勇敢的心回了自己的家。
五里营的陈村长也算是个有头脸的人物。他明天出嫁闺女,今天家里来亲戚算是给女儿“洗头”。一般人家嫁闺女“洗头”都不大办,更不请自乐班唱戏。陈村长之所以办得这样铺张,主要是他没有儿子,就两个女儿。大女儿招了上门女婿,已经有了孩子。按当地的习俗,明天小女儿结了婚就再也不是这个家里的人了。陈村长和老伴想到小女儿为这个家做出的贡献可不算少,怎么能悄不声地离开呢?再说,为女儿“洗头”请客,谁来了还能空手不成!于是才定了高翠萍的自乐班。
高翠萍的自乐班里演员年龄偏大,唱须生的老石近七十岁了,唱还是能唱,但是不能唱的时间太长。 唱小生的刘月彩是一个五十岁上下的大妈,她也就只能唱一两折戏,再多了就不行了。高翠萍四十出头,唱旦角,小旦花旦正旦一肩挑,也是有些力不从心了。今天确定的戏目都是喜庆戏:《火焰驹》里“表花”一折,是她和安秦升的对唱;《龙凤呈祥》里“甘露寺”老石是主角;《三滴血》里“念书一折”以往都是高翠萍唱,今天她让安秦升上,为的是锻炼锻炼这个小孩子。 安秦升虽说没有正式亮相演出,但是每次排练他的演唱都受到大家的肯定,高翠萍对安秦升打响第一炮很有信心。
秦腔的开场锣鼓是最有气势的,这也是让安秦升最为振奋的音乐。小家伙一听开场锣鼓响了,立马在原地跳了两跳准备开始演出。这时候高翠萍又提着她那个专门装面汤的磁茶壶走到安秦升跟前,给他倒了一碗稀稀的面汤。自从安秦升拜了高翠萍做师父,这瓷茶壶就成了他的伙伴。高翠萍从她的师父那里继承过来的养嗓秘方,就是上场前喝碗稀面汤。她也是听了老石的话:
“这孩子唱得的确不错,但是他年龄小还没有变声,一定要保护好嗓子,可不能用尽了!”
安秦升喝过面汤,开场锣鼓停止,陈村长站在场子中间冲围在四周的老乡们一拱手:
“乡亲们好,今天我家二姑娘‘洗头’,我特意请了柿子梁的自乐班来助兴,为的是让大家热闹热闹!再说,明天就是国庆节,咱也算提前过节了!我听说他们自乐班新近招了一个小演员,唱功十分了得,今天的演唱是他的首秀,知道什么是首秀吗?,就是第一次。也就是咱常说的‘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听戏的男女老少少说也有个百八十号人,听村长说有新演员唱戏,一个个乐得直拍巴掌:
“好啊!快开场吧!”
这场面安秦升过去也见过,那是冲着冬瓜叔叔和敬义爷爷的,今天这场面可是冲着自己来的。所以,安秦升站在那里,胸中的小心脏不安分地扑通扑通跳个不停。偏偏这时候,高翠萍又把他拉到了桌子前面直接介绍给观众:
“乡亲们,陈村长说的新演员就是他,” 高翠萍双手扶着安秦升的肩头再把他往前推了一步,“他只有13岁。还有,他不是唱生角的,他唱的是旦角!”
最后这一句话像是给烧热的油锅里倒了一碗凉水“哧啦”一声引爆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好啊!”
说起秦腔这个剧种,它可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剧种之一。到底它的历史有多么悠久?有说形成于先秦,有说形成于唐代,还有说形成于明代。我们先不管它形成于哪个朝代,关键是秦腔在陕甘宁青这三省一区里的传播之广泛,人心之深入,敢说没有任何一个剧种可以和它比肩。就连京剧,豫剧,评剧,越剧等等这些著名剧目也只能排在它的后面望其项背。 尤其是在广大农村,秦腔的锣鼓点就是集合号,板胡的领奏就是合唱队的前奏。只要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演奏起来,瞬间形成偌大的声阵,那尖锐激越又饱含深情的一声怒吼简直是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苏武牧羊》里有一段苏武和李陵的对唱,每次演唱,只要台上的苏武唱出第一句:“弟兄们相会在荒郊外……”台下马上会有几十个李陵随声附和:“我含羞带愧跪尘埃……”这时候,即使一个根本不懂秦腔的人,看到那直抵人心的场面也不能不为之感叹。
当然,秦腔也有委婉温柔,安秦升和高翠萍今天演唱的《火焰驹》里“表花”一段就是秦腔里最典型的委婉唱段。一个秋高气爽的清晨,居住在苏州的富家小姐黄桂英和丫鬟云香到自家花园游玩赏花。以往这段戏都是高翠萍饰演小姐黄桂英,别人搭演丫鬟云香。安秦升进了自乐班以后,高翠萍让他先学云香后学黄桂英。两个人物的不同唱词安秦升都牢记在心,尤其可贵的是,安秦升的角色转换很到位,演丫鬟,伶俐可人,演小姐温文尔雅。他的声音基础实在是好,再加上高翠萍的悉心指导,唱功日臻完美。虽说没有扮装,安秦升仅用他的声音和表情就抓住了观众的心,每次排练,柿子梁自乐班里的前辈们对他总是夸奖不断。
今天在陈村长家里的演出,高翠萍让安秦升挑大梁唱黄桂英,自己给他搭演云香。板胡的前奏一过,安秦升稳扎稳打,“整点”亮嗓:
清风徐来增凉爽,为遣情思赏秋霜。
花园里边眼界广,胜似那整日守闺房——
这四句唱词一出口,立即迎来一片热烈的欢呼:
“好——”
因为喊“好”声过大,以至于高翠萍没有听清楚间奏,慢了半拍接唱,行家管这叫“吃梆子”。这要放在平时,高翠萍一定很沮丧,但是今天没有,因为她是给徒弟搭戏。她抿嘴笑了一笑赶紧接上:
满园花儿齐开放,绿树阴浓细草长。
你看那红似胭脂白如雪霜——相辉映,
处处争艳簇簇堆锦——暗生香。
接下来这师徒俩边走边看,边看边唱,把个花园里的各种花儿齐齐地夸了一遍。
。这一旁碧玉生寒仙人掌,那一旁娇容带醉秋海棠。
木槿花儿并蒂放,白兰花一朵一朵开得赛琳琅。
这丛花儿无俗状,它可与雪中寒梅雨后晚菊比容光……
剧中的黄桂英游园兴致正高,她要再考一下丫鬟云香;剧外的安秦升心情也很愉快,他要把黄桂英的愉悦心情全部展现出来:
啥花白啥花黄,啥花开得满园香?
玉簪白,金赞黄,丹桂花开满园香。
什么花开火红样,什么花开在池塘?
石榴花开火红样,碧莲花开在池塘。
什么花开在架上,什么花开靠粉墙?
紫藤开花在架上,牵牛开花靠粉墙。
凌霄开花高千丈,紫薇开花泛霞光。
好一个黄桂英,丫鬟已经把园里花儿一一表了一遍,她还不满足,她还要丫鬟再用花儿打一打比方。安秦升盯着高翠萍的脸一字一句地唱:
你虽把那样样花儿都对上,只可惜样样花儿少比方。
高翠萍也不含糊,略带调侃地拍了一下安秦升的肩头:
叫姑娘,你莫忙,听我把各样花儿说比方。
海棠姐,紫薇郎,牡丹帐子芭蕉床。
绣球枕头荷叶被,窈窕淑女梦才郎……
虽说秦腔在西北地区很流行,但是,男旦不多;虽说也有男旦,但是,十三四岁的男旦很少。安秦升一折《表花》在五里营引起了轰动,以至于他们后边的戏都没有办法唱。观众不依不饶,非要那个“碎娃”再唱一段不可。没办法,高翠萍让安秦升加唱了一段《三滴血》里“兄弟窗前把书念”才算放过他,后边的戏码才能开唱。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