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第7至12节——“高原现象”、“思维定势”、“归因偏差现象”、“沉锚效应”、“连锁塑造”、“詹森效应”后,结合日常教学,我对其中“归因偏差现象”颇有感触。
归因偏差现象主要体现在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主观原因,如能力高等等,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客观原因,如环境不适宜和题目超纲等等。归因偏差现象还体现在他人对自己的反应中,如果自己遇到困难别人不能及时提供帮助,就归因于别人主观上的不愿意,而不是客观原因的限制。
在学校中,我们老师也存在两种归因偏差,第一种归因偏差是教师容易把学生出现的问题归结于学生自身的因素,而不是教师方面的因素。第二种归因偏差是教师对优秀生和差生的归因不一样。
在入职教师行业的第一个学期,我带的班级数学平均分段考和期末考试稳居本年级8个班的倒数第一和第二。我曾经无数次把原因归咎于客观原因——学生上课没有认真听课,考试没有认真看题目和认真检查。这样的归因偏差影响了我的个人在教学方面的成长,也影响了学生后续的学习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开始进行主观原因的搜寻,发现的确有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如对例题讲解不够到位,练习单一,阻碍了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发展。再如对课本和教育局配套练习的题型研究不够深入,没有帮助学生真正去理解相关的练习并定位到对应的知识。从此,我对自己的要求有所提高了,如备课前先研究他人的教学案例,学习他人的教案,并结合本班的学情进行教案和课件设计。在课中少说多听,重视学生思维的启发,在练习中巩固基本的知识点。只要发现课后练习超过10个学生做错同一题目,我就会自觉反思,认真讲解,再让学生理解和练习强化,把困难逐渐缩小。
我也犯过对优秀生和差生的归因不一样的教学错误。比如同桌同时考试分数一样,我会简单地归因为差生可能偷看了优秀学生的试卷,优秀学生是自己认真检查获得的成绩。有时候当众质问差生是不是抄人家的,的确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和对老师的信任。今后应该避免对学生不平等的归因,关注学生的努力,肯定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的进步。
简而言之,要尽量避免归因偏差现象,在日常教学中理性看待事情背后的主客观因素,不偏不倚,实现自身和学生的双赢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