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暴力生活的一个关键是:感激生活的赐予,而不贪心。
2、认识自身暴力的重要性。(记录这句话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往往忽略自己的语言对他人造成的“暴力”---所谓的“隐蔽的暴力”)
3、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4、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①观察;②感受;③需要;④请求。
5、非暴力沟通过程:①什么是我的观察;②我的感受如何;③哪些需要(或价值、愿望等)导致那样的感受;④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
6、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它鼓励倾听、培育尊重与爱,使我们情意相通,乐于互助。
7、对他人的评价实际上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
8、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
9、如果真的想过上悲惨生活,就去与他人做比较。
10、比较也是一种评判。
11、我们可以用负责任的语言代替回避责任的语言。
12、用静态的语言捕捉变动不居的现实,会造成许多困扰。
13、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14、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它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
15、成熟的人十分敏锐,就像听交响乐的不同乐章,不论是热情奔放,还是柔和舒缓,他都能体察到细微的起伏。
16、体会和表达感受并不容易。
17、非暴力沟通的第二要素是感受。通过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表达感受,从而使沟通更为顺畅。
18、在表达感受时,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
19、别人的行为可能会刺激我们,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根源。
20、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21、听到不中听的话的四种选择:①责备自己;②指责他人;③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④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22、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
23、一旦人们开始谈论需要,而不指责对方,他们就有可能找到办法来满足双方的需要。
24、非暴力沟通把需要看做是有助于声明健康成长的要素,而不是某种具体的行为。一种要素是否被当做需要,关键在于它能否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
25、如果我们不看重自己的需要,别人可能也不会。实际上,如果直接说出需要,获得积极回应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26、“生活的主人”----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完全的责任。
27、真诚待人比委屈求全更为可贵。如果别人感到不安,我们可以认真倾听,但无须责备自己。
28、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
29、如果我只是提醒自己要避免什么,而不清楚自己可以做什么,会有怎样的结果。
30、我们提出的请求越具体越好。如果我们的意思含糊不清,别人就难以了解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31、请求他人采取具体的行动将揭示我们的动机。
32、抽象的语言无助于深化自我认识。
33、感到沮丧或灰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不清楚自己对他人究竟有什么样的期待。
34、如果一个人提出了明确的请求,却没有提及感受和需要,也有可能导致交流的困难。
35、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刻,表达越清楚,我们就越可能得到称心的回应。
36、在发言时,我们将自己想要的回应讲得越清楚,就越有可能得到理想的回应。
37、非暴力沟通重视每个人的需要,它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
38、为了倾听他人,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地体会对方。
39、尽管有种种相似之处,生活的每时每刻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张新的面孔,我们从未见过,也不可能再次见到。我们无法停留在过去,也无法预见我们的反应。我们需要不带成见地感受变化,我们需要全身心去倾听。(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
40、遭遇他人的痛苦时,我们常常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可是,倾听意味着全心全意地体会他人的信息---这为他人充分表达痛苦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