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母亲|我和母亲的“菜地之战”

郑重声明:文章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薇泩铃单月征文」第八期【母亲】

我和母亲之间,多年来为她的菜地发生了无数次争执,但无论是对我的好言相劝还是严厉呵责,母亲都只是表面唯唯诺诺,实际却阳奉阴违,百折不屈地捍卫着她的领地。

我之所以总和母亲的菜园过不去,是因为母亲的腰腿病。

自我能记事起,母亲就有严重的腰腿病,许多次母亲拖着疲惫的身躯从生产队歇工回家,立刻会请一个堂婶来给她放血。

母亲站在门口,一手扶墙,一手将卷起的裤脚高高提着,裸露出的那条腿上青筋暴起,堂婶捏着一把锃亮锋利的小针刀,刀尖往青筋中轻轻一点,“扑”地一声,一股紫黑的鲜血喷射而出,直溅落在一、二尺地外。

我们兄妹自小怕打针,几乎不敢睁眼去看,但母亲却谈笑自若,一针又一针,仿佛不是扎在她的腿上,不但不痛苦,还似很享受,扎完一只腿,换一只手扶在墙上,换一只手将另一条腿卷起的裤脚高高提起,继续扎。

母亲每次扎完,要擦好多张草纸,地上都有两大滩血。

渐渐习惯了的我们,害怕换成了担忧,一见母亲腰腿酸胀难受请堂婶来针刺放血,便去给母亲拿草纸,等扎好后去灶膛下铲来草木灰,盖住地上的血,等吸干后再清扫掉。

放血疗法对母亲的腰腿痛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每次扎完后,母亲又能照常洗衣做饭喂猪,又能和父亲一样起早摸黑参加生产队劳动挣工分。

农田承包到户后,父母不用像生产队时天天到地里瞎忙,平日的农活父亲一人即能搞定,只在抢收抢种的农忙季节,才要母亲和我们兄妹帮忙,但母亲在村麻织厂织麻布,先手工后机械,农闲时也不得轻松,而且工作以坐着为主,更伤腰,因此母亲一直受着腰腿病的折磨。

随着经济和医疗条件的好转,与以往相比,母亲不再经常请堂婶来扎针放血,而代之以吃药打针。

父亲是六十年代初的精减下放职工,每月有生活补助,他还在家里开了个酒水饮料代销点,我再按月给一些,父母的生活根本不成问题。父亲在七十多岁时自感力不从心,终于听从我们的劝告将责任田转包给了他人经营,母亲也因麻织厂搬到镇上而不再去上班。

我以为两老从此可安享晚年了,然而那些年邻市闻名于世的小商品市场生意特好,老板们争先恐后、源源不断地将手工活送上门来,做中国结,贴标牌图案,分装打包饰品……这些手工活工价不高,但不需什么技能,且可利用闲散时间在家做,很自由,村里的老人无一例外地沦为了这些老板的廉价劳动力,我闲下来的父母也无法幸免。

我回乡下时,禁不住数落了父母一阵,他们像做错事却不肯认错的小孩,迫不及待地向我辩解:人总不能吃饱等死吧,有点事做做充实,好打发无聊时光,而且想做就做,不高兴就不做,没人逼。

可我知道父母的脾性,这也是周围所有老人的脾性:只要一干上手工活,他们就钻进了钱眼里,一刻也不肯把时间耽误到别的事上,恨不得连吃饭睡觉也省略了,他们会不由自主相互攀比,谁都不甘落后。

回城时,我无可奈何地给了父母比以往更多的钱,嘱他们劳逸结合,虽知他们未必真的会听我的话。

种菜加上没日没夜的手工活,母亲的腰腿疼自然更频繁地发作了,也不得不更频繁上医院去。听人说哪个医院治疗疼痛好,哪个郎中能药到病除,她都会去一试。

但即使进城来看病,母亲也从不告诉我,偶尔因她很迟未回去,担心她出意外的父亲打电话来我才知道,有时我赶到医院时她还在等检查结果没找医生复诊开药,有时她已在回去的公交车上了。

就这样,母亲的生活陷入一种“劳作——腰腿痛——求医问药——继续劳作”的恶性循环之中。在这个循环中,母亲劳作所得的钱或折算成钱,远不够其求医问药花的钱多,做的完全是得不偿失的亏本生意;在这个循环中,母亲的腰腿病日益严重,身体越来越差;在这个循环中,我对母亲说得越来越多,她却始终不加辩驳,同时一如既往地将我的话当作耳边风。

十多年前的一个初春下午,母亲在门前路下的菜地种马铃薯,等她忙完活想站起回家时,却因腰椎病发作怎么也不能如愿,最后只得叫父亲将她搀扶上来。

当时去医院作了检查,医生建议手术,但母亲觉得自己能走,只不过暂时一腿乏力,歇几天吃些药就会好,坚持要保守治疗。

可一段时间后,母亲的病情虽有所好转,一腿仍时感力不从心,留下了间歇性跛行的后遗症。

我借机告诫母亲要听医生的,不要久站久坐少弯腰,菜地少种些,够她和父亲吃就好了,再不注意身体,腰腿病会越来越严重,到最后瘫痪都有可能。

但母亲对我说的毫不为意,最后我急了跟她吵了起来,她才勉强答应,可等我下次回家,她该种豆就种豆,该种瓜种瓜,时节一刻也没耽误,菜地一厘也没闲置。

其实之前我家种菜的一直都是父亲。早年生产队给各家一二分自留地种菜,但父亲觉得不够,于是就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见缝插针种南瓜葫芦,在水塘边捞泥种丝瓜豆角,在山脚路边开荒种上其他应季蔬菜。

因要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父亲总是在早晨出工前和傍晚歇工后去打理菜地,而对于母亲来说,每天早晚这点空闲时光,够她在家洗衣做饭喂猪和照料年幼的我们兄妹仨就不错了。

儿时我也常跟父亲去种菜,有时帮父亲拿点工具或种子,有时将父亲采摘好的蔬菜先送回家给母亲烧,有时则纯粹跟父亲去玩。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村里办起了麻织厂,妇女们织麻布,朝五晚九,挣的工资远比大男人们多,她们的家庭地位一下提高了,理直气壮地将所有家务全甩给了男人,洗衣做饭喂猪成了那时我村男人的本职工作。我父亲也不例外,他虽和母亲同在厂中上班,但他做的是管理工作按日计酬,母亲织麻布按件计酬,吃饭都像抢的一样狼吞虎咽,哪有时间做家务活,遑论原本属父亲职责的种菜。

后农田承包到户,父亲再不用愁菜地太小,父亲在原先的自留地上,在责任田蜿蜒绵长的田塍上,在前山桔地后山枣林中,种满了蔬菜瓜果,多的自家根本吃不完,即使分送亲朋好友还常剩下很多,幸好当时家里还养着鸡和猪,不致暴殄天物。

再后我进了城,过几年又买了车,虽说离乡下老家只二十来公里,但觉得父母还康健,除了逢年过节和农忙时,我一般也就每月回去一次。

每次回乡下,我都会满载而归,后备箱里装满了父母亲手种的时令蔬菜和瓜果。除了我们回去时自带,父母有时会亲自送进城来,有时会托人带给我们,父母会选择最好的、最新鲜的蔬菜瓜果,以最佳的品质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父亲将责任田转包给他人耕种后,仍在前山的桔地和后山的枣林中按季套种豆麦粟红薯等杂粮,在自留地种瓜果蔬菜。这还不够,父亲还将家门前的小半亩因村批地基多余的空地包了下来,围上篱笆,做了菜园,为了方便,要经常采摘的蔬菜瓜果就种在了家门口。

不再去麻织厂上班的母亲,也开始参与种菜。父亲大母亲八岁,后来又因车祸等原因患上了帕金森、阿尔茨海默症,父亲的代销点和菜园逐渐由母亲接手,最后完全由母亲打理。而我也是从一月一次到两周一次,最后每周末回去。

虽然这时期,母亲偶尔还会做些手工,但她腰腿病的主要敌人已是菜地。

说不动母亲,我幻想能减少母亲的菜地,但我苦思冥想了好久,却无计可施。

幸好,此时美丽乡村建设进入了高潮,我建议和支持村干部去申报旱地改造项目,我家前山后山的果林都收了回去整改,一改二年,而且改后原先肥沃的耕作层都丢失了,再不适合种菜,母亲知难而退,不得不放弃了旱地。

后母亲因腿脚越来越不便,主动将坐落在村后两里外一山谷中的自留地给了一个堂叔,她的菜地只留下了门前的一块。

尽管母亲的菜地越来越少了,但由于她的精耕细作,间播套种,每次我回城时,仍然能满载品类齐全的蔬菜瓜果而归。

我觉得要控制母亲的病情不至于发展太快,最有效的办法是让母亲离开农村,这样她才能彻底离开菜地。为此我花了九十多万元,在老城区买了套二室一厅,那里周边配套设施齐全,一百米内吃穿住行生活用品都能买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在咫尺,大医院也不过几百米,如父母进城来住,生活和就医都极方便,而且我也不用每周往乡下跑,还能天天过去看看他们。

但父母怎么也不肯进城,说乡下空气好,村里人人熟悉,打门前过坐坐聊聊就一天过去了,而城里人生地不熟的,整天关在家中要闷死,出去又怕找不回家,再说他们从来没离开过家……

听了父母之言,想到人老了都盼落叶归根,我又怎忍心让老父母背井离乡,尤其是对父亲这样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换到陌生环境,会令他局促不安,对他的病情不利。

万般无奈,我只好打消了让父母进城的想法,但退而求其次,无论如何我要让母亲放弃种菜。

我和母亲重复着之前说过不知多少次的话:只重求医,不重保养,病是看不好的。不种菜自然身体不受累,腰腿病就会少发作,用省下的买药钱来买菜,必绰绰有余。就算照样吃药,省不下钱来,我们家也不差买菜的钱,不再种菜,至少会让生活更轻松,身体更舒服。

但母亲却固执己见,认为种菜可活动关节,舒筋活血,有益健康。其实母亲的观点没错,问题是母亲不知道劳逸结合,她细心沉稳,习惯忍耐,干活慢条斯理,一丝不苟,父亲十来分钟能干完的活,母亲往往要半小时,为此她常常在菜地一呆就是半天。不容置疑,只要菜地在,母亲的身体甭想好。

如我所愿的是,不久天赐良机,政府号召并拨款改造整治村庄环境,起先村干部看在我的面子上,不敢动我家门前的菜地,我知情后主动去电表示不需要特殊照顾,让他们一视同仁将这块菜地规划成了车位和花坛。母亲心里虽有不舍,但以为这是村里的决定,也无话可说。

母亲无地可种,自然能免许多劳累,我安慰母亲我以后回家会多带点新鲜菜,而且村里很多年前就开始几乎天天有小贩来兜售蔬菜瓜果、猪肉、豆腐、甜品糕点等,想吃什么买什么,而且种了我家自留地的堂叔,还有左邻右舍,都时常会将自己种的菜分给父母。母亲不种菜,也根本不用愁没菜吃。

孰料我隔周回去,发现母亲又在后屋后的荒地上忙碌了。母亲像许多习惯于自给自足的老农们一样,只要地上能长的,她更愿意付出汗水求大地恩赐。

我家屋后的三间房子,是从志洪家调换过来的,他家因批了新房,需要拆除旧房,我就同他商议,找补他一些钱,将我家在村中间的几间摇摇欲坠的老屋与其对调,以方便父母堆放农具和杂物。

志洪家屋后的那种块空地,原是他家用来圈养鸡鸭的,有上下两阶,还挖有口小水塘,种着一株枇杷和几棵水杉。因有门前的菜地,父母除了初夏去摘枇杷吃,一直没搭理这块空地,这一荒便是好几年,杂草丛生,遍地瓦砾。

母亲叫大妹夫砍去了水杉,用清理出来的杂草和瓦砾填没了小水塘,费了许多工夫,将荒地改造得可以种菜了。

我心里极是不安,自己机关算尽,结果却适得其反,不但没能让母亲放弃种菜,反而害她遭了更多的罪。

过了个把月的一个周末,我要回城时,母亲早早地将从屋后菜地采摘的头茬蔬菜瓜果,分装在一个个塑料袋里,等着放到我的车上。

我怪母亲不听话,赌气不肯带。之前我妻子就曾说,只要我不带母亲种的菜,母亲就不会种了。

母亲见状忙哀求我:“自己种的环保,不打药,就是打了,我也会算准了药效过后再采摘。城里卖的菜只是卖相好,都打了激素农药的。”

我知道母亲之所以不顾惜身体,要坚持种菜让我们带,就是为了能让我们吃上绿色环保的放心蔬菜。

“你一定要我带也可以,你可以帮我向邻居或村民买,不一定要你糟蹋自己的身体去种啊!”

“哪有农村人手脚能动不自己种菜的?”母亲笑道,“我以后会注意身体的,你听话带走,你不带,我心里不舒服的。”

父亲站在门口,用和母亲同样的企求眼神看着我,我忙钻进车,偷偷地抹去眼角的热泪,长按住后备箱开启键。

此后我只能劝母亲少种点,干活不要太久,可以歇一会干一会。母亲口口声声地答应着,但我知她肯定做不到。

二0二0年七月,饱受腰腿病折磨的母亲,在长期吃药打针理疗仍不断加重的情况下,终于答应住院手术。但在手术前的检查中,又查出她有冠脉重度狭窄,医生要求母亲先放支架,过一年后再来动腰椎手术。但母亲一直来并无冠心病的症状,经向心内科专家咨询,专家建议可先服药控制,加上骨科医生说,母亲腰椎手术早已失去最佳时机,效果不会很理想,且风险较大,经反复权衡,最终母亲和我们决定继续保守治疗。

我很后悔自己当初没选择读卫校,初中毕业时我考上中专,当时师范和卫校招生最多,上卫校还是上师范,全凭我个人的意愿。但我自小脾胃差,容易犯恶心,偶尔去医院,闻到消毒药水就想吐,听说上卫校还要解剖尸体干嘛的,想也没想就选择了师范。

如果我读了卫校当了医生,就算不能治母亲的病,也会有更多更好的医疗信息和资源,就不会延误母亲治疗的最佳时机,能获得更佳的医疗方案,也会因医生的身份让母亲更听我的话。

二0二一年,父亲的病情加速恶化,生活不能自理,而有时帕金森晚期的小妹也会来家让母亲照顾。母亲跛着足,有时自己都站立不稳,却要照顾两人。

母亲从未在我们面前说累,但我知道她早已疲于奔命,便旧事重提让她不要再种菜了,但又被母亲婉拒。

每个周末回去,给父母买些水果糕点,再给他们做一顿饭菜,这貌似是我回去尽孝,实则让母亲更加劳累。每当我要回去的日子,她总会早早起来,采摘好蔬菜,拿回家整理,有些还给我们洗干净了。吃了午饭,她则就打发我回城休息。

这年十月父亲病故,次年五月小妹又不幸走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失去了两位至亲,我母亲自然哀痛不已,我再不提让她放弃菜地的事,回去时有空就帮她做一下农活,种菜对于母亲而言,是最好不过的排解孤寂和忧伤的办法。

菜地之上大路的里面原有条从附近的景山水库蜿蜒而来的干渠,干渠有个涵洞,能引水而下灌溉我家门前的大片良田,这些良田被批了地基后再无须用水灌溉,为怕雨天发大水,有人就把涵洞堵死了,母亲屋后的菜地只得抽自家的井水去浇。冬春还好,盛夏晴多雨少,为防蔬菜被晒死,母亲几乎天天傍晚都去浇水。

母亲用几根软管连接起来,才够得上菜地,因没专门的灌溉龙头,母亲采用指头压住水管的部分出口,来增加水压和控制方向。有时指头压住水管口太多水压过大,致几根软管的连接处突地断开,她只好跛着回去重新接上。每天下午,母亲拄着拐杖要在菜地浇个把小时的水,对腰的伤害有多大,可想而知。

去年上半年,我见无法阻止母亲,就叫了做水电的朋友,直接将自来水管一直埋到菜地中,安上了两个水龙头,再在水龙头上接上软管和喷头,这样母亲就方便省力多了。

今年春节后,母亲左腿偶尔会出现如机器停电似地不能动弹,敲打一阵后才能恢复如初。我怀疑母亲是中风或得了帕金森综合症,经医生检查仍是腰椎病加重所致。

听说我家后排七十多岁的邻居光明夫妇今年不再去工地了,我向母亲提出等她种的菜收了后就将菜地给他们种,光明夫妇也向母亲表示,母亲吃的菜他们会无偿供应,如果母亲身体还好,他们种的菜,母亲可以当自己种的菜一样,随时去采摘。

这回母亲勉强同意了,但坚持要留下二垄较平坦的自己种,后来母亲在这二垄地上播撒了苋菜籽。一月前母亲的左腿突发僵硬的情况日趋频繁,在我的劝说下,母亲终于同意将屋后全部菜地给邻居光明家种。

上周末回去,见后屋南墙与路间那个二平方不到的小三角,母亲种上了一些葱,小沟的边垠,栽着几棵丝瓜秧,我瞬间泪崩了。

为了母亲的菜地,我和母亲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我知道岁月无情,最终的胜利者必定是我,但这没以我想要的时间和方式赢得的胜利真正来临时,我只感到无限的惆怅:其实我是多么希望这一天能够来得迟一点,再迟一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6,165评论 5 4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2,503评论 2 37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3,295评论 0 32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589评论 1 26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439评论 5 35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342评论 1 27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749评论 3 38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397评论 0 255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700评论 1 29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740评论 2 31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523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364评论 3 31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755评论 3 30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02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97评论 1 25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721评论 2 34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918评论 2 336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家》 ...
    Jeff随笔阅读 438评论 0 0
  • 文章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文/水湄青萍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我爱上了逛老家屋后的那片菜地。每次回去,放下行李,第一件事...
    水湄青萍阅读 815评论 17 34
  • 母亲这一辈子最为自豪的就是生养且拉扯大了四个板头儿子和两个闺女。许是孩子生多了且月子未做好,从我们记事时起,母亲就...
    浮舟笑沧海阅读 2,096评论 37 67
  • 一 七十年代初,那年,司君刚好二十岁,作为新兵来常州飞机场部队服役已半年。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他在这里如鱼得水,和...
    山居中人阅读 167评论 2 2
  • 远嫁的人儿,最享受的便是待在爸爸妈妈身边的日子,可以轻轻松松地做个跟屁虫,陪着爸爸妈妈逛逛菜园子,玩玩“双扣”游戏...
    凌波微语阅读 2,172评论 38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