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两条腿交错地向前迈进的这一枯燥动作,并不是那么富有情调、那么有文艺气息、那么有偶像效应的。
毛姆曾写道:“任何一把剃刀都自有其哲学。”大约是说,无论何等微不足道的举动,只要日日坚持,从中总会产生出某些类似观念的东西来。
我是在去年十一月份底开始坚持跑步,坚持了差不多3个月,跑了差不多300里。
健康的身体源于高度自律的生活习惯
去年四月份的时候,被检查出来肺结核病。吃了近一年的药,对身体的伤害;前几个月和朋友家人隔离……其中的苦楚只有自己明白。这是对我自己前几年公司刚成立时身体透支的一种惩罚!尽管不是什么大病,尽管我心里不愿意接受,但终究是要面对。平时听多了什么“要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诸如此类的话,只是你如果没有经历过失去什么你永远也不能明白。
没有真正爱过,不可能明白爱情的弥足珍贵?自己不到生病,根本就不知道健康的价值。这可能也是现在大部分小年青挥霍自己身体真正的原因吧。
我说这不只是讲跑步是为了身体保健,这可能也只是最低的层次;如果我跟村上春树或是其它跑步者说这个问题,就好比我跟《妞妞》的作者周国平说养孩子是为了防老一样肤浅。
我只是认为好的身体代表着自律、健康的生活方式。自然当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一定是自己的生活方式出现了问题。我想通过跑步这样的方式来促使自己养成自律、专注、严格和节制的生活习惯。
没有时间锻炼,你就有时间生病;
管不好体重,你就管理不了人生。
跑步使人快乐
去年我看过耐克创始人的自传书《鞋狗》,这本书是优客工场的创始人毛大庆翻译的,他曾任万科集团担任执行副总裁。这本书出版的时候,在一次演讲中他谈了对创业和跑步的一些看法。
他是在四十多岁时开始跑步,跑步治好了他的抑郁症,从此,他便把跑步当成了自己的爱好,从体育非常差到能完整地跑下马拉松全程。他认为,人生就是一次长跑,他在跑步中不断学习和反省。
跑步是一种独特的体验,跑步可以排解生理和心理的毒素。跑步会分泌很多快乐素,跑得越长,分泌的快乐素就越多。他曾经有轻度抑郁症,睡眠不好、拒绝与人交流、排他、自闭,跑步让他摆脱了这种状态。
我去年因生病身体不好、市场不景气,公司业绩不稳定、家庭关系紧张……导致睡不好,脾气暴躁,情绪不稳定;我坚持跑了一周左右,个人精神状态日渐好转……跑步成为我日常生活的一根支柱。那段时间只要跑步,我便感到快乐。这种快乐只是跑过的人才能体会。
比如马拉松的快乐,只有身处其中才能感受得到,你不需要别人的理解。他自己通过跑步发现,跑步真不是需要坚持的事情,如果你用坚持来形容自己跑步的状态,那是你没有真的爱上这个运动。
当然跑步不会创造奇迹,但可以帮助你在某一段时间内,专注于内在,反省并学习如何料理自己的人生。到跑步中去领悟人生是一次长跑,不一定要超越别人的评判标准,而在于你可以坚持到最后。
跑步是一种修行
我跑了一段时间之后找来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来看,对跑步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梁文道曾将村上春树的跑步说成是“跑步修行”,喜欢跑步并不是因为跑步很爽,跑步其实是一件很苦逼的事。跑一回两回好玩,天天跑,这玩意就是苦修行。说到修行,人往往想到孤独。
大部分写作的人都善于独处,喜欢独处。表达得准确一点,就有那种不太以独处为苦的性情。就像跑步这种行为,不需要竞技对手,完全是一个人的事情,是向内向心的事情,也是自然而活力的事情。
“当受到某人无缘无故的非难时,或是觉得能得到某人的接受却事与愿违时,我总是比平日跑得更远一些。跑长于平日的距离,让肉体更多地消耗一些,好重新认识自己是个能力有限的软弱人类——从最深处物理性地认识这一点”。
这是一种对自我克制,内省,作息规律,体会痛苦,享受独处的修行。这种修行是一种对自己软弱的认识,认识到我们会犯错会失败,我们有软肋,身体有极限;我认识到痛楚是无法避免的,但磨难是可以选择的。
跑步与写作
写作和长跑互为比喻,可以互相借鉴。比如他写长篇小说和长跑,都需要专注,都需要忍耐,都需要心无杂念。这两种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活动,其实是很相关的。
跑步是恰合他性格的一个表达,是他个人心性、情致的体现,跑步和他的写作,有了很多共通之处,可以融合在一起,可以共处。
他写到一次跑完马拉松后的情景:“我终于坐在了地面上,用毛巾擦汗,尽兴地喝水。解开跑鞋的鞋带,在周遭一片苍忙暮色中,精心地做脚腕舒展运动……这是一个人的喜悦。体内那仿佛牢固的结扣的东西,正在一点点解开。”那种喜悦和类似于成就感的内心情致,也如同写完长篇,搁笔,轻吐一口气……
读完了《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这本书,跑完几百公里后,作为一个爱好写作爱好跑步的我来说,我深深体会到那种用体力带动笔力跟脑力激战的困境,也同样渴望着那种安静空白的片刻。
写作,一字一字;写作,就是跑步。
跑步,一步一步;跑步,亦同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