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上午,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与评估院周宝荣教授为我们一线教师带来了《一节好课:提升教学中的科研含量》的专题讲座。
人物介绍:周宝荣,博士,编审,研究员,教授,现任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与评估院副院长。系教育部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培训中心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抽检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全国教育调研联盟河南首席专家、河南省“双减”工程首席专家。担任河南省名校长导师、教育家书院导师和中原名师流动工作站导师。
以上众多头衔中,我选中“教授”作为唯一称呼或许过于片面,但用在实实在在做研究的周宝荣前辈身上却恰如其分。
周教授首先提出,课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精神故乡,弄不好就成了教师wu人子弟的an发现场。
作为河南省“双减”工程首席专家,他告诉我们,双减减到痛处是“双评”(教质和育质),减到深处是“双提”(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师专业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以下几点: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
《教师专业标准》从以上六方面提出了25项有关教师专业能力的基本要求,其中教学能力是核心。
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1.教师对教学目标的预设是低层次的(知识点),拓展型的目标预设是中层次的(习题),挑战性的教学目标建设是高层的(意义建构)。
概念:当孩子的学习与生命、成长相关联时,这便是意义建构。
2.教师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目标前后不一致,学习目标未落实;
3.目标预设过于刚性,影响课堂生成。举例:伟大的发明都在预料之外。
对于上述现状,要做出以下调整:
1.处理好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2.基于最近发展区的引导性教学;
3.给学生搭建学习支架。
问题(任务)、活动(学程)、评价三大支架回应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
探究的过程体验:注重差异化教学和个别指导,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和情境化的发展。
不要打磨孩子的棱角,催生孩子个性化的理解。
周教授对于当下各种教学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有模式但不唯模式
对于新手教师来说,模式犹如支架,是用来遵循的;对于骨干教师来说,模式是用来变通的,与教学策略相结合;对于名师来说,模式是承载其教学思想的工具,到一定阶段要打破模式并实行迭代升级。
对于如何引导学生由学习走向成长,实现意义建构,周教授如是说:
将知识点多点关联形成知识体系。我们习得的知识就像是花盆里的花,认知增加后,就像花长大了需要换盆,也就是拓展知识框架,优化知识结构,培养核心思维方式,通过合作探究加工知识点,展示时,基础薄弱的学生先发言,组长最后发言,进行评价改革,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体验成长快乐,促进精神成长。
我们首先要做到以下四点:
教师的基本素质: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
其次要做到两个转变:
从知识传授转向智慧生成,由此实现教育价值取向;
从解题到解决问题(核心素养),从而实现教学设计的变革方向。
具体操作就是从“关注知识点”转向“在什么情境下运用什么知识解决什么问题、完成什么任务,获得什么体验,实现拔节成长。”
在新课标下怎么操作?将新课标的理念用智慧的课堂操作外化出来。
以上解读让我联想到张彤教授所说的迁移,将新课标的理念、方法运用于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样才真正体现了教师的“教”。于学生而言,是将在课内学到的方法迁移到课外,至此才完成了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形成了教育完整的闭环。
“做了几十年的教师,我悟出学校工作最艰难的是上课。课要教到学生身上,心中,成为他素质的一部分。”——余漪
用专家的话与诸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