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这核心学是知行合一,良知良能。在事上练习,吾性自足,坚守自己致良知,在事上磨练参考,学习书本要切入体察,学以润身,反求诸己 。读书不能知行合一,就是玩物丧志,“传不习乎”的意思就是,老师传授的内容有没有时常温习、练习呢?
广泛的涉猎 还是很需要的 然后在时光中取舍 发现自己最最珍爱的物 那才是真正的目的。学习的目标是减少决策的时间,当面对那些选择的时候,不需要决择,不需要纠结,就有自己的选择。不要关心别人的对错,对错又如何呢,还是要回顾自身,学以润身,学习的目的是改善自我,完成自己的理想。横看成岭侧成峰。所以一件事情如果让你想不通,一定要多个角度去省察,才不会转牛角尖。不能简单的把圣人的话不加思考和辨别就直接拿来用,就像吃药要对症。圣人的话就像是一幅药,对症的吃下去可以治病,不对症的吃下去反而是毒药了。
心即理也,你自己心里都明白。有一种说法叫“太忙的人不能成功”,非常有道理!人为什么会那么忙呢?就因为不知止处,不知至善之地,所以就到处把捉,什么机会都不愿错过。其实只要志有定向,清楚自己的使命,就能有所为,有所不为,日积月累,自然水到渠成。 “心就是理。天下还有心外之物、心外之理吗?”其实,有什么事是你自己心里不明明白白的呢?只是因为有了私心,就心不正,意不诚,从而自欺欺人地找借口、装糊涂罢了。
王阳明能提出“知行合一”的学说,跟他和弟子们都是在职官员的身份有关系。正因为不是专业搞学问的,所以对那些义理都能一条条地实践过来。让自己的心精纯无瑕,达到天理之极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的开端,行是知的结果。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学习第一是要立志;第二是要敬畏老师,不要去评判老师的对错;第三,学习是一种行动反射,而不是要得到标准答案。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我们也要笃行。这就是我们的“学习学”。学习,就要先懂“学习学”。 在学习上也有一个类似的道理:对答案孜孜以求,往往是因为没找对问题;一旦你找对了问题,就会发现,满世界都在向你提供答案!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就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恰到好处,一点毛病都没有;庸,是永恒不变的定理。所以说,中庸,不是差不多就行,而是分毫不差!所以孔子才说“中庸不可能也”,中庸只能无限接近,不可能完全达到,它是我们的最高追求。
“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的人做的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的人做的事;夭寿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的人做的事。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操守,无论长寿还是夭折,都不改变,一以贯之修身进德,等待天命。人活一世,说到底,什么是幸福?我觉得幸福不必是大喜大乐,而是内心的平和安定。既如此,想要追求幸福,那就把事情做到让自己觉得心安,心安心宽,方是幸福的生活。
临终前弟子问他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夭寿不二,就是叫人一心一意,不要因为处境的顺逆,寿命的长短,就改变自己的志向、心意、计划和功课,而要时刻修养自身,以待天命。只要理解了处境顺逆、寿命长短都是命中注定,我也就能不为此动心了。”
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是的。身的主宰就是心;心所发出来的就是意;意的本体就是知;意所作用的对象就是物。格物致知,是在心上去格做一件事的是非、对错、善恶,一切都在自己心里,没有心之外的道理,也没有心之外的事物。”
读书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求道,所以读书的专一功夫,应该是专注于求道。有弟子问过王阳明,说我读书总是记不住怎么办?王阳明说:“哪个要你记得?你若记得,未必晓得。你若晓得,不必记得。”
因为志有定向,所以才能知止,行为才有边界,才能勇往直前。他不是因为“专注坚持才能成功”而专注坚持,而是因为他的志向就在那个方向,所以他目不斜视。未来不可知,我们也无法对未来万事都有预备。能预备的,只是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而智慧和能力,来自多读书。多读书,多读历史。王阳明就说:你不要去管未来怎么样,只要致良知,让自己心如明镜,那事情来了,你自然就会。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你不是老师,怎么知道老师讲的是什么?读书也是一样,读一本书,你只能读懂自己已经晓得,或接近晓得的东西。你自己不懂的,或价值观不一致的,读着那文字,也是视而不见。所以重要的书,要经常反复读,每一年都要重读一遍,读上二十年,也没有止境。知行合一,行无止境,所以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不要满足于当下的知,要不断时时进步,不断的学习。
《大学》里怎么讲静和定,次序是“止定静安虑得”——“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定在静的前面,先有定,然后才有静。如果静的时候能定,有事便不能定,那就不叫定,也不叫静。学问不要高,只要踏实能做事;进步不怕慢,只要日日不断。要能凡事彻底,不是成天想着去做不平凡的事,而是把平凡的事做到不平凡。我们孜孜以求答案,往往都是因为找错了问题。当我们找对了问题,问题即答案,就不用问了。王阳明接着说:“这就好比种树,栽培灌溉就是‘下学’,树木日夜生长,枝繁叶茂,就是‘上达’,那树木怎么长,人如何能干预呢?只有在栽培灌溉上干预。
立了志,就成为了生命中重要的事情,很多闲事就是要为其让路的。一天二十四小时这是固定的,如果还是把心思用在别处,说明,志没立起来。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学习最关键的一个点就是会问问题,找对了问题,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王阳明回答说:“惟一是惟精的目的,惟精是惟一的手段,是为了惟一下的功夫,这是一件事,不是两件事,不是在惟精之外,还有一个惟一。功名利禄,甚至济世安民,都是外物,我活在自己的世界,居仁行义,与天地同乐,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齐家治国平天下,快乐还在春三月。无论是动还是静,都要存天理、去人欲。情绪是魔鬼,对外伤人坏事,对己伤肝伤身。喜怒哀乐之未发,无所偏倚,这叫中。遭遇什么首先都能接受,然后能积极处理,发出来,能恰到好处,情之正也,无所乖戾,这叫和。对外与人和,对己身体和。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拒绝四大坏毛病:一是主观臆断;二是期必,期待着事情一定会怎样;三是固执己见;四是我执,太自我。学习最大的毛病是学得太多,碎片化地到处去学枝叶花果,搞成了狩猎采集,所以没有根。学习最重要的不是学,而是不学!借用孔子的话:“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是有用就学,而是可学可不学的都不学,不看,不听,不说,不动,才能修养自己的本原,才能集中大块时间学习自己真正要学的。这就是“学习学”。要学习,先学“学习学”。王阳明都教你不要死读书。先从死读书再到不要死读书。我也很喜欢儒家思想,律已利他,向善,一切求诸已,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读书必须有敬心,要信那书,信则灵,不信则不灵。信则能读懂,不信则不仅不懂,还不知道自己不懂,以为自己懂了。信了,懂了,都在自己心体上了然分明,通透了,你才能活出自己。读书,只能读懂你将要懂的东西,水平不到,读了也白搭。所以说要在恰当的时候遇见对的人,读书也是如此。那么其实我们是必须时时读书的,否则你没有积累,以后遇到好的东西,你不觉其好也就错过了。
孟子说过一句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所以我们要先确定自己的“本体书”,就是你准备照着一条条去践行的那本书。就我个人而言,道德经,王阳明心学,价值,就是我的本体书。本体书系确立了,是要一条条践行的。其他的书也可以读,但那只是浏览参考,属于“书海旅游观光”。不过,以我的经验,如果你把自己的本体书系列出来了,你真的很难有时间读其他书。
儒家方法论,是时时刻刻都在复盘。如果没有之前几十年的朱熹式格物致知,又如何能得到龙场悟道的王阳明式知行合一呢?王阳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也强调要诚意,要立志,要事上磨炼。我们说“止定静安虑得”,志有定向,就能知止,有做事的知止,也有学习的知止。你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范围,在这个范围里,就要用一生去追求穷尽。真正的穷尽当然是不可能的,但这是方向。就像孔子说中庸不可能也,只能无限趋近,不可能达到。正因为不可能达到,永无止境,才是我们一生的事业。在边界上知止,在方向上永不停止。
最高的效率是什么?不是做事快,而是不返工。最快的进步是什么?是不退步。最赚钱的投资是什么?第一条是不损失本金,第二条是不损失本金,第三条是不损失本金。减少犯错,要高效率进步,就要舍得花时间复盘。
朱熹注解说,集义,就像积善,就是要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合乎道义,一旦做了一件不义之事,自己心里就知道,心里有亏欠了,气就不足了。
《大学》是“四书之首”,是“初学入德之门”,是入门书。然后第二门是《论语》,第三门是《孟子》,最后是《中庸》,这是一个逐渐加深的过程。《大学》是入门,《中庸》是最高境界。
凡事开头错了,往后你怎么也对不了。所以呀,”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理不直,则气不壮,不可收拾。君子之名,一定是光明正大,说得明白的。不仅说得明白,理直气壮,而且一定做得成事。君子对于自己以什么名、说什么话,是绝对不会马虎苟且的!
如果自己一有错就自责,那就太累了。如果首先接受自己,然后时时自省,不一定“有错必改”,也允许自己犯一定范围的“错”,这样修养自身就比较自在。自省是中正平和,自责是心理疾患。化育天地,就要先化育自己。
乾卦初九:潜龙勿用(龙在深渊里藏着,事物刚开始,积蓄能量,别着急);
九二:见龙在田(龙出现在田野,事物开始崭露头角,或遇到贵人,得到机会);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事物小成,不要骄傲,要小心、谨慎、谦虚);
九四:或跃在渊(进入更高层次,新旧更替,故迷惑在渊中);
九五:飞龙在天(如日中天,大功告成);
上九:亢龙有悔(龙飞过高,事物终极,物极必反,慎之慎之)。
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而不是为了胜过别人。王嘉秀,是王阳明的学生,据说他喜欢谈论佛、道。佛家以超脱生死轮回来诱导人信佛,道家以长生不老来诱导人信道。我们看别人的学问,只是学习他对我有教益的,不是要去和他比个高下,决个胜负。
行事儿要有自己的定论,自己的主张,认定的事情,觉得必须做的事情就去做,而不是靠着所谓的占卦来决定做与不做,认定的事情就要做。这就是心学,我要和你为战,最起码的是要自己的内心不恐惧,这样才能诚,才能胜。敌人不宜,则我宜。
王阳明说:“精神、道德、说话、行动,大多以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天、地、人,乃至万物,都是如此。”收敛,就是惟精惟一,减少事务,减少思虑,聚焦起来。
学者不能光搞学问,而是首先要能自食其力,有一技之长,能自己养活自己。如果经济上不能独立,那对学问也有干扰。
学者当务为急。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恰到好处,坦然中道,这是儒家在日用常行,应事接物待人上,时时刻刻的修行。
王阳明说:“克制自己的私欲,必须彻底扫除干净,一丝一毫都不能存留。”修养“无私”,是从修“无我”入手。修“无我”,主要有两手:一是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心里多装着别人,这样,自己的私心自然就会少些;二是修“子绝四:意必固我”,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要主观臆断;不要期必,认为结果一定会怎样;不要固执己见;不要执著于自我,放不下自己。
能做到始终服务于终极目的,下一个要诀就是随时回到原点思考。因为在你思考判断的过程中,难免有错误,有偏差,在第一个偏差基础上继续推进思考,就必然有第二个偏差,以后每一步都是偏差的叠加。
“我在那无事时,只是一个无知无能的人。而一旦到那有事时,我便是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人。”
你自己自信,就没有人会笑话你。每天都是新的一天,每一天都是存养心性,要关注自己,而不是关注别人,先把自己做好。不要看别人,就像,苏轼和佛印的佛和牛粪故事,心中有佛,世人皆佛,心中有粪,世人皆粪。自己先做个好人,这个世界上就有了一个好人,用发现美的心观察世界,会发现好人太多了。
君子不器那是孔子讲的,老子在《道德经》中讲:大器免成(不是大器晚成),意思差不多,就是你成了什么就不能成为其他东西了,你被限制了,你应该是一堆原料,可以选择成为任何东西,道家思想有个概念就是永远有选择的余地。
学问如此,物质财富也是如此,家有斗金不如日进分文,所谓“财务自由”,不是我钱足够多了,这辈子都够用了,而是我自信自己有持续赚钱的能力,甚至我有自信,这家业三十年后、五十年后能传给儿子孙子,那才是真正的财务自由。拿钱生钱或者让自己值钱才是王道。自信,是从内而来,人人都要学会从内给自己自信,如果从外面来,那不是自信,那叫虚荣心。
“日三省吾身”,圣人不是到了晚上再复盘总结这一天,而是时时刻刻知道自己在想啥,在干啥。
要没有私心,还要没有杂念,除了放下,还有一个方法就是转移、替代。闲思杂虑,第一个字是闲。不闲,就没有闲思杂虑。不闲,不是找事情给自己忙,关键还在于志向。所以说为学第一在立志,有了志向,要学要做的东西太多,全部精力投进去都不够,就没有工夫闲思杂虑了。
要始终相信:除了我们自己的思想外,没有一件事情可以完全由我们做主。所以,我们对自身以外的事情尽了全力之后,凡是没有办到的,就是绝对办不到的事。凡是得不到的东西就不要盼望将来把它弄到手,这样就安分守己,心满意足了。以前以为得不到的东西才是最珍贵的。现在才觉得,属于自己的东西,容易得到的才是最珍贵。智慧的人都懂得,学会掌控自己的欲望和情绪,是人生第一要务。
心、志、气、神。求之于心、坚定其志、充盈其气、如有神助!
知不足,路才会走得更长
在别人看不到,也听不到的地方,也就是在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保持戒慎恐惧,保持紧张状态,不要放松,不要放纵,不要犯错,这就是慎独功夫。
必须把平日里好色、好名、好利等事一一扫除干净,丝毫不留,而心里纯然都是天理,才可以称之为喜怒哀乐未发之中,这才是天地之间中道的根本。”
把自己的本心修炼好,不要到处去学习,不要追各种风口,而是要做好自己手头的事儿。第二,君子不辨,说了就可以了,不要拼命的去强调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观点说完了就是说完了,明明白白,不听就算了。
王阳明说:“只要修‘存心之功’,存养本心,心如明镜,就是学问。那些过去未来的事,想那么多干啥?不过是迷失自己的本心罢了。”学问之道,也没什么,就是把你放失的心收回来,不要成天仓仓皇皇到处“学习”,做好你自己手上的事,认真在事上琢磨,在心上存养,那学问自己就会来。
王阳明回答说:“心就是理,没有私心,就是合乎天理。不合乎天理,就是有私心。如果把心和理分开来说,恐怕不太好。”王阳明回答说:“佛家的不要情欲,跟世俗之人的要情欲是一回事,都是成就自己的私心而已。”理学和心学,本质没有区别,只是角度的不同世上只有一个真正的学问,就是尊德性。只要心如明镜一般,自然万理皆备。人自出生起,便有一颗主宰的心,从不随波逐流,可大千世界有各色人等,但那个主宰却是大一统的,只不过蒙上了灰尘,而想要明心见性,就像神秀所言“时时勤拂拭”,集义而生,才可见心中莲花展开,但能做到的寥寥无几,无不被脑中那点荷尔蒙或是周遭所牵连,破山贼容易,破心贼难啊
要想不忙乱,一是心定,不为外物所移;二是志定,不受机会牵引。
第一省:给人办事,尽心尽力了吗?不可以推诿说我尽力了,但是没办成,一定要问有没有尽心,真正尽心尽力才是忠。第二省:和朋友交往有没有守信用。第三省:跟老师学的东西,有没有自己再复习。
这一以贯之,是儒家的一贯思想。贯,有三层含义:一是贯穿、贯通,一个思想贯穿所有的思想,融会贯通,所有的道理都是一个道理。二是贯彻,把一个东西贯彻到底,不要东想西想。贯,还有第三层含义,一以贯之,就是一贯如此,专注坚持。
忠,是忠心,忠于谁呢?首先是忠于自己,忠自己的心。恕,是如心,别人的心,就如同我的心。忠恕之道,简单说就是将心比心,以对待自己的态度来对待别人。不迁怒,不贰过。最高的效率,是不返工;最快的进步,是不退步。颜回是按道理来处理人和事,不因自己的情绪而变,该怎样就怎样。学习不难,难在一以贯之。因为真正学到、学通不容易;学到了还能做到,照那样去贯彻,不容易;做到了,还能坚持不变,不受外部环境诱惑影响,那更不容易。
学习的精髓是先学会立志后坚定自己的志向,在这里面投入大量的时间,然后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坚定志向,而不是在乎于成不成,而是在乎于自己有没有大量的投入学习收获。学习之道,是成才的关键。我们往往关注学识多寡,不关注学习之深浅,学习之大忌也,惟精惟一,是学习之士该深思的问题!学习的首要原则,还是《孙子兵法》说的,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要集中的“兵力”就是时间。必须把时间集中起来,整块地、大块地使用,集中投入到学习中去。
王阳明说:“专注于涵养的,每天都会发现自己德性上的不足。专注于识见的,每天都会发现自己识见更多。每天发现自己德性不足的,德性便会日益富余起来。每天自满于识见富余的,识见也会越来越少。好多问题,根本就没有答案,学习要向内求,也要向外不断地寻找启发。内外结合,涵养与识见,在不同阶段自有不同体会。
未发之中,是性情之德,是最高的品德。首先,是情绪管理,不乱发脾气;其次,是始终保持不偏不倚,凡事能作出正确判断,无论是善恶的判断,还是对错的判断,只有自己处于未发之中,无所偏倚,才能清醒认识。所以,未发之中,是为人之大本,也是天下之达道。
慎独是儒家重要的价值观。简单地说,就是人前人后一个样。慎独的意义在于,不仅仅是人前人后一个样的道德要求,更在于遏人欲于将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就是把自己的恶念恶行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让自己有那些坏习惯。诚于中,形于外,心中有诚意,外表自然表现出来。诚意是装不出来的,装出来无非是“见君子而后厌然”,所以君子一定要慎独。
这里讲德行的三个境界:闻过则喜、闻善则拜、与人为善。与人为善,不是对人好,不是善良,是别人有好的观点,我拿过来就用。舍己从人,随时可以放弃自己的观点,跟着别人走。大舜,从耕种做农民,到做陶工、做渔民、做帝王,都是跟别人学习,把大家好的观点方法都学过来,这就是与人为善,君子最大的优点,就是能舍己从人,与人为善。
学问,光是学和问没有用,一定要马上行动,知行合一。要养成学了马上就做的习惯。当时徐爱在场。徐爱说:“这才是真知,真知就是行动!”张载说:‘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说话有教益,举动有章法,白天能有所作为,晚上能有所心得,时时刻刻都有所存养,这心中清醒明白,天理没有片刻间断,才算是知道天!这就是与天相通的德性,就是通达昼夜之道才能领悟的知,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生和死的道理?”
所以率性而为是圣人的至高要求。为什么人们把率性而为理解为自己潇洒,不循规蹈矩呢?因为人们读书,都很容易朝自己舒服的方向理解。率性而为是无拘无束的,但这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无拘无束,守规矩,却不觉得规矩让自己不舒服的无拘无束。
成功,是成就自己;成功以后,就要成就他人;领导力,就是让团队所有人都各得其所,得到最大的发挥。大家都尽性!
跟什么人在一起,你就会变成什么人,这是人的本能,所以,要非常谨慎地选择自己接近的人,选择自己玩乐的圈子。远小人,是最重要的修身原则,也是最重要的管理原则。清理害群之马,比找出千里马还重要。因为千里马其实不用你找,环境好了,他自己会冒出来。取人以身,不是靠猎头公司,而是靠你自身的修为。但是有害群之马,这组织好不了,你也好不了。
当你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你不妨试试,如果是你最崇拜的那个人是他遇到同样的问题,他会怎么做,你就怎么做。学习王阳明的学说,不可把它只当一个“学说”,要结合他的人生经历去看。他是一个极专注、极执著、极刻苦努力的人,年轻时立志做圣贤,还试图做神仙,儒家、佛家、兵法、诗文、修道修仙,他都下过苦功,却始终不得要领。此外,还有人生的艰难困苦,常人不可想象的惊涛骇浪伴随着他。最后,在人生的谷底,在被世界遗忘的角落——贵州龙场,悟出了他的致良知之说。只有了解他的故事,理解他的人生,再结合自己的人生,把自己遇到的困难、困惑,和他遇到的作比照;把他的人生态度和治学精神运用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觉得自己遇到的困苦简直都不算事儿,都不好意思说,这样,你才能体会到知行合一,体会到我心光明,才能获取他的能量。王阳明心学不是书斋里做出来的学问,是参天地之化育的巨大人生能量,是几千年圣人传下来的那一点真骨血。圣人之学,立意高吗?可以说都极浅近。下功夫便捷吗?孔子说,出门就是大道,没有比这更便捷的了。总之,读书要代入自己,把自己代入书中的事演练。如果是我,我怎么处理?而学习圣人呢,就把圣人代入你的日用常行,如果圣人是我,他会怎么处理我的事?
人生际遇,无非死生祸福。超越祸福是一种境界,看透生死,那又是一番境界。阳明说过“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似乎知和行有先后之别,实际上,知行合一是指知和行的对立统一,一体两面,在矛盾运动中曲折前进,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王阳明老师也说过,不要在字面上咬文嚼字,有些人知道了不去做,有些人只做而不思考,重要的是知道了要去做,而且要用良知去做。这才是知行合一。人必然要有想要前行的心,才会去找路,想要前行的心就是意念,就是行动的开端。至于道路好不好走,要走了才晓得,岂有没有走过,就知道路好不好走的?所以王阳明的逻辑是知和行是一致的,当人开始致良知,那么行自然就会向光明。而不是我们常说的,要先知道是非,再做到光明磊落。就像很多学霸,不是人们理解的多么刻苦自律,而是他们的心乐在其中,所谓的发奋努力对他们而言是很自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