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每个老师的心目中,什么样的课才能称得上一节“漂亮”的课呢?无论他人还是自己的公开课,所谓“漂亮”的课,一定要经过几轮打磨,反复修改教学设计和学习任务单,充分的预设,学生在课堂上积极的反馈,还有完全在预设范围内的生成,甚至包括刚刚卡在小结后的下课铃声,等等。一切都要显得非常完美,一切也都在老师的掌控之中。由此看来,今天这节课,在这样的标准下,无疑是“失败”和“难看”的。
但是,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漂亮的课?!
我选择的课题是物质的间的相互转化,是九年级化学学习当中第一个综合性专题。本专题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的化学反应方程为基础,通过物质之间的相互一步转化,帮助学生以九(上)教材当中的三种重要的气体——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为中心,建构基于以上三种气体的知识体系。同时也是学生形成化学观念,培养科学思维的第一步。
本专题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推断分析能力要求很高,我在刚上课后第一个默写化学方程式环节就出了“问题”,随机抽到的一位展示的同学,恰恰是班里基础最为薄弱的几个学生之一,能写得出的内容几乎不到一半。
我当时便重新挑人,换了一位成绩中游的同学,果然答案略有瑕疵,几乎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
如果我一开始就选择“抢权”展示,这一定会是一个“漂亮”的环节,敢去抢权的孩子,自然有十足的把握,给出一个无懈可击的答案。
课后王博士问我:“如果换成抢权,这真的就是漂亮吗?”没错,这些“漂亮”都是建立在对课堂的每一个环节的绝对掌控,甚至为了呈现“完美”的效果,而选择性忽略一些课堂生成的基础之上。这一切无疑是教师在统领全局,而本应该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又回到了被动的位置。抢到答题权的学生,就是这堂课上真正需要我们更多关注的学生吗?答案是否定的,答错甚至答不上的才是我们需要帮助和引导的对象。一堂“漂亮”的课,毫无疑问地为所有人营造一种“老师教的懂,学生都学会”的虚假繁荣。
同样的,还有每逢公开课必定会出现的“小组合作”。“小组合作”的初衷在于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当中来,那么在合作后的结论或成果是如何产生的呢?是组员切切实实的互相讨论合作?还是组内某个学生独立完成后,单方面向组员输出?这往往也是我们在教学中无法观测的一点。经过王博士和李主任的指导,我觉得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细化小组合作的分工和内容,从缩小小组规模开始,设计评价量规,借助数据,将小组合作落到实处。而麻吉星的使用恰好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平台和数据支撑。
经过一段时间的麻吉星的使用,我和学生都离不开反馈器。作为理科教师,麻吉星带来的便利不言而喻,但是今天经过王博士的点评,让我觉得以前对于动态数据的处理,有时还是有所欠缺的。比如今天课上的强化练习第2题,初次投票后正确率仅为
25%。
少于30%的学生能够正确作答,说明题目设置偏难,在没有查看小组内选择的情况下开展小组讨论,无疑会导致讨论效率的低下,二次选择正确率提升很低,而错误选项C的选择率反倒大幅提升。
经过各选项挑人提问,再经过三次选择,方才使正确率提升到68%。很显然,二次选择之前的讨论效率低下,甚至通过C选项的数据变化可以看出,讨论的方向已经出现了偏差。
那么两次选择后的行为比较,很显然挑人讲解的效果要远远优于小组讨论,这就是在提醒我们,选择课堂互动模式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做好生成的预判,作出选择之前仔细的想清楚,我们的目的是什么?会带来怎样的结果?是否辐射到每一个学生?是否有益于学生的学习?
挑人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其中一个同学的作答历程从选择正确答案到经过讨论后变成了不会,再到自己讲解后又回到正确选项。
原来这位同学二次选择的时候,听取了同组其他同学的观点后,对于自己的观点出现了动摇和怀疑,这也是基础知识不牢的一种体现。再经过自己和其他同学讲解后,方才有了一个清晰的判断。通过三次选择的数据变化可以看出,不仅这一位同学在讨论后从会变成了不会,为什么会有这种思维历程?这一组动态数据所反映出的深层原因,可以做为一项优质的课题,深入研究。而这些动态的生成是以往教学模式和很多技术平台当中无法体现的。这些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对于我们诊断学情,调整教学策略,有着指导意义,将会使我们的教学更精准更高效。
感谢王博士的点评和指导,让我透过数据看板之外看到了本质,也让我摆脱了“演”课的支配,正是这节“不漂亮”的课,让我更加清晰如何把以生为本落到实处。也正是这节没讲完的课,为我打开了数据分析的新思路。然而,正如王博士所说:“教学总是要回归到人, 数据、科技其实会帮助你更接近‘人’;当你只用表象时, 你会离人越来越远。”麻吉星给我们带来的变革不仅仅是手段上,更是观念的变革。在数据的指导下,将精心的预设和动态的生成有机的相结合,才是打造高效课堂,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