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心典》里有在小青龙汤方里有这么一段描述:“服小青龙汤已,设其人下实不虚,则邪解而病除。若虚则麻黄、细辛辛甘温散之品虽能发越外邪,亦易动人冲气。冲气、冲脉之气也。冲脉起于下焦,挟肾脉上行至喉咙,多唾口燥,气冲胸咽,面热如醉,皆冲气上入之候也。
寸沉尺微,手足厥而痹者,厥气上行而阳气不治也。下流阴股,小便难, 时复冒者,冲气不归,而仍上逆也。茯苓、桂枝,能抑冲气使之下行,然逆气非敛不降,故以五味之酸敛其气,土浓则阴火自伏,故以甘草之甘补其中也。”
“服小青龙汤已,设其人下实不虚,则邪解而病除。”我们可以想一想,患小青龙汤的人,怎么可能下实不虚呢?如果下实不虚的人,是不会得小青龙汤证的。于是,这个下实不虚是相对而言的。
我们在临床上看看小青龙汤的病人往往是阳气偏虚的,阳气偏虚的人,不可能下实不虚的。于是,我们基本上认为是小青龙汤动了下焦的冲气了。
“理”是说得很好,但实际在临床上,我们试着去,实验去,整个这一系列的变方,临床上用起来效果不见得有多好。只要离开了小青龙汤这个条条框框,说我们否定了小青龙汤的疗效了,这时候,再用后面苓桂剂的这一类方子疗效真的不好。
于是,我们就猜想,医学,真的需要再出现一批的类似于我们现在使用的小青龙汤,半夏泻心汤,理中汤这一类高效的方剂,那么我们的临床又能向前的大踏步的走一步。中医学的发展,实际上更多是伴随着方证的发展,或者,方证的发展,引领的就是医学的发展。
小青龙汤证多发生于素体阳虚之人。或者说,小青龙汤证的形成多与阳气不足有关。阳气足的人,不容易出现寒饮长期滞留体内,并且,小青龙汤证以体弱之小儿和老人更为多见。哮喘的小孩和老人都是体弱的多,即使有胖小孩,但是,他的素体也是虚的。也就是说,真正“下实不虚”者使用小青龙汤的机会不是很多。
这就提醒临证者在使用小青龙汤时当时时注意正气。不是说,我们要等到正气实的时候才用,我们在正气虚的人的身上使用小青龙汤的时候,要时时注意正气。正虚明显时,或调整方内剂量,或加用扶正之品,或先扶正后祛邪,这些方式都是可取的,而不可以说,我们无视正虚的存在,直接把他的肾根拔起来,也把他的冲气吨起来。一但拔起来,吨起来,可能我们再支收拾的时候就有点困难了。
单从文字记录来看,上案中屡屡更方, 患者的病情似乎不减反增,医者的治疗似乎不见得高明。但,临床上,服小青龙汤覆杯即愈者彼彼皆是,变证纷出者也并非不见。有时候并不是小青龙汤之过,也不是方药的误用,而是病情的自身演变。
临床有这种情况,有部分老年患者,确实碰到难治,我们只会用这个方子,可能都会出现问题,有一部分是我们用方的问题,有一部分是病情的问题。无论如何,需要我们临床上去考虑得多一点,照顾得周全一点。
有时候,对于老年人来说,有很多时候,我们明明的辨证是小青龙汤证,但是,要注意,经常是不能用小青龙汤的。而经常需要我们用真武汤加细辛,五味子。就是说,如果我们觉得小青龙汤和真武汤加细辛,五味子,是不是都可以用于这个老人的时候,我们首选是真武汤加细辛,五味子。这样,我们就不容易出现这一系列的变证。
如果真的出现了这一系列的变证,有可能不是苓桂剂能解决的问题,我们经常会这样思考,有可能,我们需要变方,有可能就真武汤类,也有可能是我们后世所说的补肾类的方子。比如说叶天士经常用的肾气丸之类的方子。这时候,已经不化饮的问题了,不是说,单化饮就能把这个病的变证解决了。而有可能我们需要从下焦来治疗。
叶天士善于用的办法就是,早上服小青龙汤,晚上服肾气丸,他就是早晚用这两个方子交替着用。有可能这种用法,要比我们《金匮要略》里面记录的这种变方要更结合临床实际一些。
上述医案中,医者对每次变证的处方是否合适、是否高明暂且不论,单从医者面对变证时的冷静、沉着,每处一方、每用一药都有凭有据,就足可为后世医者之榜样。这是从另一个角度去认识《金匮要略》里小青龙汤的那一段描述。
医生在治疗的过程当中,没有乱,即便他的能力不足以把这个病证治好,但是,他每出一方都是有根有据,不管这个“理”和“据”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他一定要给自己找依据,这是需要我们现在的临床医生去学的地方。我们经常在开药的时候,开着开着就忘了理由了。反回来自己问自己的问题,经常是回答不上来。这种习惯很不好,需要我们养成一种习惯,无论我们的疗效如何,我们的理由,我们的依据,一定是明显的,充足的,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一步一步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