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什么会成瘾?为什么过多的快乐反而带来了痛苦?
我想很多人都有过对某物或某种行为成瘾的经历。
比如,有的人总是控制不住地买东西,即使这些东西用不上几次也要买,因为从点击下单到等待收货的过程让他觉得很满足。
还有的人是对食物上瘾,不饿也要吃,只要嘴巴停下来就不舒服。
一般来说,我们会认为成瘾问题大多与精神疾病、社会动荡、贫穷挂钩,但现在似乎表明无论拥有怎样的生活,成瘾都可能会找上门来。
对于现代人来说,成瘾最大的风险之一就是成瘾物质太容易获取了,当某种东西很容易获得的时候,我们也就更有可能使用这种东西,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就可能会上瘾。
比如,1999年到2012年,美国阿片类处方药物的数量相比之前翻了两番,这导致阿片类药物的成瘾率与相关的死亡率不断攀升。
除了真正的药物,还有“数字药物”,像社交媒体、电子游戏、网上购物,这些平台的影响力和便携性呈指数般地增长,不断地吞噬着我们的精神和钱包。
人们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最终获得了想要的满足和愉悦吗?
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的,但是这种满足和愉悦转瞬即逝,就像借酒消愁,愁更愁。
我们在追求快乐,远离痛苦的努力中,似乎让自己变得更加痛苦了。
这里的痛苦说的不仅仅是撕心裂肺的痛,无聊、焦虑、失落、迷茫等让人们感到不舒服的情绪情感都包含在内。
我想在快乐唾手可得的时代,这的确是值得我们去反思的问题。
很多时候人们倾向于将快乐和痛苦割裂开,分别去看待。
看到快乐就看不到痛苦,看到痛苦就看不到快乐。
不过近些年神经科学家们发现,大脑中处理快乐的区域与处理痛苦的区域是重叠的,也就是说快乐和痛苦是并存的,处理快乐的脑区也处理着痛苦,反之亦然。
有一个直观的例子,就是很多人喜欢吃辣,觉得很过瘾,越辣越想吃。
我们知道辣不是味觉,而是痛觉,当人们吃辣的时候,辣椒素会激活口腔和咽喉部位的痛觉受体,通过神经传递将信号送入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产生痛感。
而产生痛感的同时,辣椒还能够刺激人体分泌内啡肽和多巴胺,从而产生愉悦感。
因此,你可以把快乐和痛苦想象成是一架天平或者跷跷板的两端。
当我们什么都不做的时候,此时大脑中的天平处于平衡状态,但是当我们吃巧克力、刷社交软件、玩游戏、购物,做这些容易让人上瘾的事情。
大脑的奖赏回路就开始释放多巴胺,于是天平向快乐的一端倾斜,并且倾斜的幅度越大、速度越快我们就会感到越快乐,越想要获得下一次的满足。
然而,这架天平有一个原则,就是它会想方设法地保持平衡。
这类似于分子生物学中的一个概念,叫“内稳态”,它是机体能够生存的基本条件,整个机体的生命活动就是在稳态不断受到破坏,而又得到恢复的过程中得以维持和进行的。
所以,每当天平朝着快乐的方向倾斜时,人体的自我调节机制就开始发挥作用,自我调节系统就像一个个小精灵,它们会从快乐的一端跳到痛苦的一端,企图抵消快乐的重量,让天平回归平衡。
然而,天平恢复平衡后,不是就停在那里不动了,而是会继续向痛苦的一侧倾斜相同的幅度。
心理学中有一个关于颜色知觉的理论,叫作“对立过程理论”,它认为视觉系统把成对的颜色看成对立的。
比如当你长时间注视绿色的图像后,将视线转移到空白的墙上并快速眨眼,此时你看到的不是红色,而是绿色的余像。
放在情感上,对立过程理论依然存在,当某种情感消失的时候,不是回到中间状态,而是产生与之前相反的情感。
所谓乐极生悲、期待越大失望越大、爱得越深恨也越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人们为什么会成瘾?
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放纵自己,迫不及待地想要吃下一口食物,想要点开下一个视频?
人们无非是想重新获得美好的感觉,尽量不让它消失,因为一旦脱离这种行为,就会感到痛苦。
所以,很多时候导致我们对某种物质或行为产生“想要”的渴望,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快感,更是渴望减轻戒断时所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
有时候不仅仅是实实在在的物质让你上瘾,就像巴甫洛夫的狗,接触成瘾物质的线索,或者说是对成瘾物质的期待,也会触动快乐和痛苦的天平,典型的例子就是赌博。
一个人沉迷赌博可能不是因为实际能获得多少收益,而是被能否获得奖励的不可预测性,也就是期待能够赢钱的感觉所吸引。
2010年,有研究人员测量了赌博成瘾者和健康对照组在赢钱和输钱时多巴胺的分泌水平。
结果发现,当两组人赢钱的时候,多巴胺的分泌几乎没有什么差别,而在输钱的时候赌博组多巴胺水平明显提高。
而当输赢的概率各占50%时,不确定性达到最高点,期待值拉满,奖赏回路中多巴胺分泌量也达到了顶峰。
所以,很多人在赌博的时候,他们不是希望一直赢钱,而是希望暂时输点钱,开始输得越多,继续赌博的冲动就越强烈,再赢钱后的快感也就越高,这种现象叫做“追逐损失”。
这也很好理解,有时候输是为了更好地赢,毕竟无敌是多么的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