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需要重点关注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通过昼夜交替模拟实验,知道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的解释可以有多种。
2.科学思维:运用比较的方法,能区别昼夜交替现象的不同成因假设中地球和太阳的相对运动关系。
3.探究实践:能根据已有知识,用口述、画图等方式对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提出有依据的假设。能基于假设,制订可行的探究方案,并通过模拟实验对假设进行验证。
4.态度责任:对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感兴趣,愿意和同学合作,能与同学分享观点,保持探究昼夜交替现象真正成因的热情。
针对教学目标,这节课的重点其实不在于探究“昼夜交替现象成因是地球自转”这个科学知识,而在于根据昼夜现象成因提出更多的假设,并对假设进行模拟验证。在我了解学情时,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他们早就知道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一问到就说是自转。因此,“转变学生的关注点,让他们知道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解释可以有很多种,去关注这个成因的假设与探索过程,而不是直接的结论”,这是我面临的难题。
备课时,我增加一个引导环节:
老师:那昼夜交替现象是怎么形成的?
学生:自转!
先把学生的这个想法画下来,在黑板上表示出太阳与地球的运动关系,注明假设1
老师:古时候的人们一开始并不知道地球自转,他们每天看着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对于太阳和地球的运动提出了很多的假设。今天我们要学习古人的探索精神,对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提出更多的假设。
老师:小组讨论交流,提出更多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设,并按照黑板上的示范,利用线条和箭头画出太阳和地球的运动关系。
这时候学生就把关注点转到了提出假设的过程上,不执着于仅仅一个自转的答案上。
因此,我发现引导学生探索的语言很重要,这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连接点,否则学生就只关注结果,而这些结果通常是他们直接从书上和网络上看到的答案。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寻找解释依据,进行思考更重要。
今天听了杨珊珊老师执教的一年级第二单元第一课《我们的身体》,我首先感受到教材简单的内容却是最不好把握的。
1. 学情分析难把握
2. 教学目标难把握
3. 课堂管理难把握
一定要依据学情确定好教学目标,有了教学目标才可以掌握教学的度,这些都会影响到教学时间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