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我们许多东北人的祖辈,都是早些年从山东的黄泛区逃荒过来的。所以,从小时候起,我就对山东人有一种亲切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或是怜惜的感觉。
读书后,我知道了孔子,知道了儒家文化,知道了他们对中华文化、对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重要贡献和深远影响,于是对山东人心生敬仰。
第一次接触正了八经的山东人,是小时候家里盖新房。那时候我们村还没有正经的瓦匠,都需要找有门路的人邀请山东来的师傅盖房子。
我那时才上小学二年级,但到现在,对他们的印象还是很深刻的。我记得每天很早,早到我还没有去上学,他们就来家里吃早饭了。而从他们我听得不太懂的方言中,隐约听得出,他们已经干了至少两个小时的活了。
中午我们放学回家吃饭,他们中体格最小的师傅也在做饭。多数是见他们烧一锅热水,放入葱、姜、蒜、大料粒后,倒入切好的寸八长的白菜片,继续烧开。最后放上一勺子大油和一小把盐,就可以当菜吃了。
我和姐弟们看过了那让人食欲全无的“菜”后,私下里笑话他们不会做饭做菜。爸妈却批评我们不懂事,说他们是能吃苦的好把式。
我也突然就明白了,他们在如此繁重的体力劳动下,却如此刻薄自己的良苦用心,那是对自己劳动的珍惜,是对家人一份深沉的爱和牵挂。于是,山东人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贫穷,但吃苦耐劳。
2000年我和先生第一次去泰山。当时从青岛去泰安,坐了近七个小时的大巴车。早上晨雾沉重时,我们就上了车。一路上随着破旧的大巴车在狭窄的公路上上窜下跳,我被颠簸得浑身酸痛。
中午时,大巴车拉着一车的乘客驶进了一个大院。然后马上就有人从屋子里跑出来,“咣当”一声锁上了院子的大门。司机把火一熄,吆喝我们下车吃饭,而且说不吃饭的也得下车。
车上的人有的迅速走下了车,有的磨磨蹭蹭。司机非常不高兴地嚷嚷说只给半个小时,让我们快点儿下车。我和先生相视一笑,悄悄做着口形:“抢劫!”
我因为晕车,一点儿食欲都没有,先生看我的状态,也没了吃饭的心思。下了车,先生陪我在一处树荫下坐着乘凉,我们发现并没有人强迫乘客们非吃饭不可。
我看到院子里有十来条长餐桌,餐桌周围挤坐着许多的吃客。每人面前一碗羊下水汤,人手一个大大的白面馒头,大家都吃得不亦乐乎。
休整过后,大家上了车继续前行。有几个也没吃饭的人,打听其他人刚才饭菜的价钱。一个吃得心满意足的乘客,咧着嘴笑着说:“按人头收钱,一个人只十元钱,汤是一大碗,干货不少呢,汤水可以添,而且大馒头管够,真的是非常地实惠!”
而回想大巴车一开进院子,就有人迅速地锁上大门、司机师傅又操着浓重地口音要求我们下车的架势,笑得我和先生肚子都疼了,我们还以为是一场鸿门宴呢!
下午四点,车才到了泰安。我一路上感慨万端:齐鲁大地,真的是浩渺苍茫、广袤无垠呀。估计山东人粗犷、不拘小节的性格,就是因这广袤而厚重的土地形成的吧。
今年4月中旬,因行业协会组织学习,我再次去了山东。这次去的是德州管辖的一个叫庆云的县城。
我坐的动车到达了德州西站。一出动车站就看到广场中间的路岛上有个名头是德州交通集团的大牌子,牌子边上有个小亭子。我想那就是大巴车售票处吧。
果然,售票员师傅见我走过去,主动招呼我买票,还告诉我在旁边等等,一会儿会有车来接。一同在等车的还有三个人。我观察着,不清楚为什么只有这么少的人等车。
这时,有两个体格健硕的司机模样的人大大咧咧地问我们去哪儿。由于单身一人,我没敢搭茬,因为听说过许多运输公司抢客人的说法。有个山东口音的人回应说去庆云,那两个师傅都说再等等,车一会儿就能来。
一会儿,来了一辆小轿车,让我们四个人上车出发。我蒙了,四个人用一台轿车送去庆云?据说有150多公里,才收我们每个人41元钱,这也太便宜了!
坐在车上,我的好奇心让我不停地向司机师傅问这儿问那儿。最后我终于弄明白了,这个师傅是德州到庆云的大巴车的老板雇的,他只负责把我们送到高速公路口,我们会在那儿坐上去庆云的大巴。
原来,离德州西站只有十分钟左右车程的高速公路口,是从德州西站到庆云的大巴车的必经之路。而德州西站到德州客运站至少需要四五十分钟的车程。如果我们自己坐车到德州客运站去坐这趟车,会浪费近两个小时的时间。
他们的一个细心的安排,无形中为我们缩短了近两个小时的疲惫旅程!使我们甚至可以赶得上下午两点半从德州客运站发的车,而下午两点半时,我们还在高铁上没有下车。
我走过中国不下二十八九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这样的服务方式我还从来没有见过,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细致地为乘客着想的“运输集团”。
我又想起在德州西站时那些司机模样的人,他们的车上也有宁津等地的牌子,估计他们也为就近上高速公路的乘客都提供了这样的优待。
我不禁对山东人另眼相看了!印象中实在、憨厚得有些过了头的山东人,却突然变成了现在细致体贴的模样。我为这个发现感到非常地兴奋,或许,这才是诞生孔子思想的山东!
接下来的培训课,有一部分是由庆云县汇海小贷公司的王洪海董事长做的。王董事长是1971年生人,20岁去北京打拼。如今已事业有成,拥有几个不同行业的产业。因为想回馈家乡,就于四年前回到老家庆云县,和几个朋友注册了这家小贷公司。
王总的小贷公司注册资本金虽然只有5000万元,但他们不忘初心,立足本地,以服务“三农”为根本,在确保资本低风险运作的前提下,以一己之力,先后扶持了600多个“三农”项目,可以说是做得风生水起。
小贷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这个行业是由各省级金融办批准设立和监管的非公众性金融机构。
但正因为小贷行业有这个准金融的身份,近年来各类投资公司、基金公司甚至是地下钱庄都打着小贷公司的旗号,做了许多抹黑这个行业的事。大家一直困惑的是如何在当地打开局面,让民众对这个行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而王总的公司在当地却有响当当的口碑。学习启动仪式上,当地县长第一个致欢迎词,表扬王总和他的小贷公司为行业树立了积极正面的形象、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于是在听取经验介绍时,好多人请教王总,他是如何让百姓知道并且信任汇海小贷的。王总说,由于许多老百姓不了解小贷公司的性质,所以一般情况下,他公司有活动都会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来参加。而由于新闻媒体是要报道领导的动态的,所以他们相当于是在免费为我们行业做宣传的。
王总不说话时,看起来非常精明、干练。但是一张开嘴说话,纯正的山东腔,再配上他黝黑的面孔,又让人觉得特别地实在、诚恳。所以当王总大瞪着眼睛,一脸诚恳地说出如此精明的话时,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身边的同仁笑着对我说:“你发现没有,山东人无论多有文化,听起口音都像农民,但是无论他们多精明,听着口音也都诚实得象农民!”我不得不承认,他说的,真的很是那么回事呢。
会议结束后,我独自一人乘坐大巴赶往东营,去见家住东营、有着共同的文学爱好的微信好友广娥。
我与广娥从未见过面,她和我是一个微信写作群中以姐妹相称的笔友。因为知道我这次到山东,我们就相约见个面。
我坐的大巴车,如一片偏舟,在浩如大海的齐鲁大地行驰。我突然发现山东省的路修得是真的好,虽然不是高速公路,但平坦开阔的柏油路比比皆是。这与十几年前真的是今非昔比了。
但运气不太好,所乘坐的大巴车空调坏了。室外30度的高温,车速快又无法大开车窗,车内的温度可想而知。初夏燥热的空气中,隐隐地夹杂着牲畜的粪便味儿,使我晕车的感受更加难以控制,大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
能让我坚持住的信念,是从上车开始,每隔半个小时左右来自己广娥的信息。她一直在询问我的情况,生怕接不到我。当我如广娥提示的,从接站的人群中看到那抹藕粉色的身影时,我立马放松了紧绷的神经,胃里也不那么难受了。
那比照片中更加清秀的模样,比语音聊天中更加温婉可人的声音,那体贴地帮我牵拉行李的动作,都让我觉得是见了一位老友,而绝不是此生第一次相遇。
上了车,广娥马上把水果递给我,说是怕我太热了坐车不舒服。这真的是太贴心了。吃着甘甜爽口的丑橘,听着轻软的基本上没有山东口音的介绍,我对山东人的印象,好到了爆棚。
接下来一天多的时间里,广娥和她的小妹,热情地陪伴我、招待我。初次见面的我们,就如同多年来不曾断了联系的老友一样,彼此没有生殊,相当地默契和舒服。
那一晚,我们在玉珑轩聊到很晚。我们气定神闲地欣赏着一件件宝石,听着小妹娓娓道来地讲解着她对各种宝石的认识、理解和感受。
离开玉珑轩时,我如沐春风,又如醍醐灌顶,放下潜意识里对宝石奢华的喜爱,取而代之的,是对宝石本身的跨越亿万元的经历的由衷感叹与欣赏。
而山东人的勤劳、热情和真诚,在广娥身上再一次体现出来。她早上五点就起来给我做了香喷喷的肉夹馍,然后驱车80公里陪我去看黄河入海口。
在黄河口湿地公园里,我们遇到了一对来自山西的自驾游夫妇。广娥耐心地给他们讲解东营的一些情况,在分手时,还热情地把车上的水果都送给了他们。
看着那个忙碌的身影,我的心头热乎乎的。山东人的质朴、热情、真诚,那么完美地被广娥展示了出来,使我对自己鲁莽的东营之行感到非常地满意。
由此我想到,不仅我们行业,近几年来,其他行业也总有人到山东来学习。而且,山东省在全国的经济排名已经越来越靠前了,山东正在以全新而美好的形象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
山东人民用勤劳、善良、真诚,换来了全国人民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他们已经完完全全地摘下了贫穷、落后的帽子,而且越走越快了!
车站,广娥和小妹来为我送行。我眼含热泪地深深地拥抱她们。 我由衷地感谢她们。她们的善良、知性,她们温润如玉又热情似火的待人之道,让我不虚山东之行,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孔子故乡的温暖,让我对山东有了更好的印象,有了更美好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