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这本书共有七大章,那第一章谈到了班主任工作的六种角色,第二章讲了班主任影响学生的十种手段,第三章,把班主任分了九种类型,第四章理清了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编辑,第567章分别又阐明了班主任工作的三大块儿内容和工作方法及班风建设、班级日常管理和问题生诊断。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本书的主要内容,我认为王老师是要告诉我们,班主任一定要实现思想和工作方式的转变,从只会用管和哄的方式转变到采用帮的方法上来。
王老师在书中讲到,我们不要把班主任工作当做一个苦差使,不要认为他会限制自己的专业发展,从事班主任工作能让自己的教育人生更加完整,更加丰富,能从另一个角度来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王老师说,我们要拒绝做一个批评爱好者,其实我觉得这也是我们很多班主任的通病。当学生出现问题啦,犯错啦,惹事了,我们难免会生气,会愤怒,情绪失控,语气也就急起来,对着学生就是一顿批评教育,结果呢,学生往往就是口服而心不服,这是无效的教育啊,像有些偶发事件。看是大事,其实不然,只要提醒一下就可以了。有些事,也不需要大费口舌去批评,只要点到为止即可。如果学生犯了错,他自己已经知道自己错了,那批评时就不用再强调你错了,王老师说,那是在做无用功。
反思如下:
第一,重新定位班主任角色。王老师在书中提到,班主任要扮演一些角色教育型的管理者,学习指导者、学习者、平等对话者,心理工作者,家庭教育的指导者,反思自己平时的班主任工作,我扮演的最多的是管理者家庭教育联系者的角色,而其他角色则扮演的较少。今后在充当管理者的同时,我们要更多的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做一个更加专业的班主任。平时和学生要平等对话,洞悉学生的心理,理解学生的情绪,成为学生最信赖、最亲近的人。班主任的定位一定要准确,定位准确以后和孩子们拉近了距离,那么管理起这个班级相对就轻松了许多。
第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王老师在书中谈到了有关班主任影响孩子的手段,定规矩、评比、批评、惩罚、说服、表扬、榜样、集体舆论,示爱微信让我感触颇多,结合具体的事例,我看到了富有智慧的老师做出了智慧的选择。同时,王老师很理性的分析了这些手段的用处,也指出了万能钥匙是没有的,每一种工具,只有用的恰当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学生在这种方法的影响下才会有所进步。结合自己的工作,通过对照反思,我发现自己还有许多地方确实做的不好,遇到问题有时会单纯的选择批评。相反,表扬称赞用的少了一点,导致最终效果不甚理想。另外,自己定的规矩,说过的话有时也会疏忽,让学生有了坏的意识。老师没有制止,没有惩罚,我下次还可以再犯。
第三,勤照镜子,从班官型向科学家型转变。提起问题学生,没有老师不头疼的问题,耗费了班主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收效却甚微,成为班级的顽疾问题。生何以成为问题?什么样的学生才是问题生?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问题生?王老师给我们做了具体说明,让我们对问题生有了新的认识。在我们的惯性思维中,只要学习差的学生就是问题学生,这样一个班级可能会出现许许多多这样的学生。
我们人为地扩大了问题生的范围,今天抓这个,明天找那个,整天累死累活的班级管理没有任何的起色。我觉得这主要是我们的专业知识欠缺的原因所致。在问题生问题上,我们要么高压,要么一棒子打死,要么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要么强迫转学,眼不见心不烦。殊不知,很多问题生就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是我们人为的把他们推向了问题,生的行列。面对问题学生,不分析,不思考,不管什么样的问题,习惯按自己惯有的思维处理。
事实上,面对问题学生,我们多了一份而冷静的思考。问题上的出现,对班主任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挑战,同时呢,这又是一种难得的一次机遇,每成功转化一个问题学生,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又提升了一大步。这会促进我们班主任的快速成长,在我们班问题学生也比较多,有些非常的调皮,有时也经常的发生一些打架,或者说其他一些给班级惹是生非,其实遇到这样的问题,就需要我们班主任发挥自己的智慧。
今后,我会告别往昔那些缺少思考的日子,以此次读书交流活动为契机,努力阅读专业书籍,不断充实自己的大脑,使自己在班主任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