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心理防御机制之一的反向形成。反向形成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人行为和内心的情感和想法相反。这么解释看上去有点奇怪,来看一个案例:
小刚是小学6年纪的学生,正是男孩最顽皮的年纪;平时喜欢玩游戏,偶尔还和隔壁班级的同学打架。他这个年纪早就开始对异性有好感了。同班的小美就是他的喜欢对象,小美成绩一直排全班前五名,长长的睫毛,白皙的皮肤;平时说话声音轻柔,能激起男生的保护欲。
可小刚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只要一接近小美,心就跳的厉害脸也开始发红,嘴巴不知道说什么好。为此大多时间他更喜欢远远的看看小美。
一天课间,小美和朋友在操场聊天。小刚正好上厕所回来。从身后看见小美,正好停下脚步欣赏一下背影。这时突然有人拍了一下小刚的肩膀,:“喂,你在发呆吗?” 小刚回过头,原来是同桌的小王,对方顺着自己的目光看向了小美。“哦,莫非,你喜欢。。。”小王笑着说。
小刚的脸刷的一下红了,连忙两步走到小美后面,扯了一下她的头发。“哎呀,你干嘛?”,小美叫了一声。小刚冲着小美说:“丑八怪。”然后头也不回的走开了。
这就是反向形成,人为了掩饰内心的想法,而采用相反的行为。这是一种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可惜在成人生活中也经常出现。
有对夫妻,也许是已经过了7年止痒,慢慢的丈夫对妻子变的冷淡了。很久没有一起去打羽毛球,参加聚会,各种节日也只是在家吃顿饭就打发了。可最近老公无缘无故对妻子好了起来,突然提出对方平时出行不方便,有时间去买一辆新车吧。
妻子有点纳闷,为什么突然他向换了一个人似的,给自己买这买那。过了几个月,她突然在对方手机里看到其他女生的留言,大脑停顿了几秒钟。原来对方已经有外遇了,为了弥补心里内疚的情感,而拼命对妻子进行补偿。
可以看出,反向形成并不是一个积极正向的心理防御机制。虽然它确实可以缓解人内心的焦虑和痛苦,但却更像是在压抑自我,饮鸩止渴。而接纳自我,敢于表达内心的情感,才是维护人际关系的正道。祝你在未来的人生中美满、和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