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与法 1989年,屹立了28年的柏林墙被拆除,东西两德重归于好。两年后,守墙士兵因格亨里奇因在柏林墙倒塌前射杀了越墙的青年克里斯格夫洛伊而收到...
良知与法 1989年,屹立了28年的柏林墙被拆除,东西两德重归于好。两年后,守墙士兵因格亨里奇因在柏林墙倒塌前射杀了越墙的青年克里斯格夫洛伊而收到...
给朱老先生的一封信 敬爱的朱老先生: 您好! 您在《谈美》一书说您希望我把自己所想到的写一封回信给您,于是我便将读过这本书后的感悟与收获,整理成了这封...
给朱老先生的回信
尊敬的朱老先生:
您好!
我拜读了您的大作《谈美》,想就《谈美》和您谈谈我对美学方面粗浅的认识和对某些问题的理解。
一、人要有出世的精神的理解
您在开场话中写道“中国社会闹得如此之糟,不完全是制度的问题,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坏。”人心太坏指的应该就是不但没有跳出现世这个密密无缝的利害网,反而一个劲的往里钻。人人都把自己放在首位,于是各种罪恶由此扎根发芽。为了社会的安定,在做入世的事业之前,“怡情养性”,培养出世的精神成为必不可少的一步。因为艺术的欣赏与创造独立于现世,是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心理活动。另一方面,无所为而为。不是为了追官求禄而研究政治,而是将自己的事业看作一件艺术品,以不计较得失的心态全身心的专注到事业上去。
二、美和现世的距离的理解
为了欣赏美,需要脱离利害关系,因为利害相关的事物存在使人无法专注于事物本身的可能性。那么,对自己已熟知的事物难免心里对它有了实用的或是科学的态度,包含了思考与联想,难以做到将事物孤立绝缘起来,也就没有办法产生单一的意象从而产生美的感受。因此,看柳和柳的倒影就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柳是我们日常所见的很容易联想到实用价值的事物。相反,柳在水中的倒影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和现世的利害网毫不沾边,于是就产生了距离,可以使人全神贯注在它的线条颜色上面,从而产生美的感受。这种距离就是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的距离。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欣赏孤立绝缘的意象才能获得这个事物的美的感受的大前提上。
三、审美和阅读写作中的移情的理解
在将意象孤立绝缘起来并且全神贯注地欣赏时,实际上就是一种物我同一的状态。这棵古松之所以有着清风亮节,是因为我若隐若无地产生了“清风亮节所常伴着的情感”并将这种情感转移到古松身上。反过来古松身上的这种性格也影响我,就好像我是先前的古松一样。物我同一依我看就体现在这里。
在阅读当中,特别是小说当中的环境描写,在看过前文之后尤其容易产生移情,自然而然的将某种情感融入到环境之中。阅读这段描写的情感体验也会丰富得多。在诗歌的写作当中,某个意象的选择也和作者对这个意象的感受有着密切的联系。
四、美感与快感的理解
美感和快感是两种不同的心理体验。他们最显著的区别在于是否有着实用性。例如穿衣吃饭等产生的满足感多半都是快感,因为它和身体需求密切相关,有着很强的实用性。相反,欣赏一幅书画或是一本书籍并不能填饱肚子或是保持温暖,没那么强的实用性,产生的满足感就多半是美感了。我们所期望的是美的感受,而不是快感,然而美的感受往往更不易得到,更需要静下心来。因此,追求美感的过程本身就是对人心智的一种磨炼。
四、丰子恺先生的赤子之心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丰子恺先生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散发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易的文字和纯仁的画风。他的作品在早期多取自现实题材,带有“温情的讽刺”,展现了他作为“大人的一面”,后期则主要是儿童题材,展现了儿童的天真烂漫和他自己的稚子之心。在经历了多年的现实中丰子恺先生仍保有孩子般专注的玩味事物的能力,又用千锤百炼的艺术手法将自己感受到的美传达出来,成为了一代大家。他的赤子之心,换句话说也就是他的那种欣赏事物提炼意象的能力——能够和小孩一样一心一意地欣赏,将自己暂时地置于长久所处的利害关系之外。能够从利害的泥淖中挣脱出来,并保有一颗赤子之心绝非易事,或许这就是丰子恺先生和一般人之间那层光亮的迷雾吧。
五、人生的艺术化
说到人生的艺术化,首先要表达的应该是艺术的人生和不艺术的人生这两个概念。我想,不艺术的人生应该和利害分不开。一个人整天只和蝇头小利,市井琐事作伴而没空欣赏花盆里新生的幼芽。这样的人的人生对我来说就是不艺术的,没有情趣的。那么,可以赏花的时候愿意赏花,可以赏月的时候愿意赏月,这样一类的人生对我来说
就是艺术的,但它仍然免不了柴米油盐的烦恼,毕竟人不是仙。所以,人生的艺术化是在一定程度上的,以达到心对美的需求为目的的行为。人想要将自己的人生艺术化,就应该让心靠近美。为达到这一点,审美能力必不可少。审美能力的养成则取决于后天和先天。因此,我们应该在后天的艺术熏陶和不断欣赏上下功夫。这样一来,人生当中就有了亮色的部分,才不会变成不会欣赏的“俗人”。
我不会忘记您的嘱托“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耀和那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
此致
敬礼
您的读者:何柯洁
2019年2月14日
给朱老的一封信
朱光潜老先生:
您好!
《寻梦环游记》中说:“一个人的死亡,其实有三次。 第一次是断气的时候,生物学上的死亡。 第二次是下葬的时候,人们参加死者的葬礼,怀念死者的一生,在社会中的死亡,因为社会上不会再有死者的位置。 第三次是最后一个记得死者的人,把死者忘记的时候,那时候才叫真正的死亡。”
基于此,先生,我相信您还活着。所以,请允许我完成这封寄给您的信。
您作为一位美学家,一位在烽火硝烟中点亮安谧祥和的烛光的伟大的教育家,您将“美”这个最玄妙的简单理念化作了星星之火,又使得它以燎原之势代代相传,我们应该发自内心地感谢您。一个人,精神上要丰富一定是要会欣赏美的。而您,在那个人心惶惶的时代里思考美的真谛,将最朴素而最真实的智慧以文字诉诸于我们,让平凡的每个人都清晰地去欣赏美、创造美,这无疑是具有开创性而令人敬仰的。每个人生来就有感受美的权利和能力,简单或华丽,只要在主观上达到了物我交感就产生了美。这样“不可言传、难以言喻”的概念就被您简洁地描述出来了。
如您所言,没有一位艺术家可以做到所有人都欣赏,因为每个人都只能在他或她外射的意境中去寻找共鸣的频率,去用美感经验感受美,所以,我们也可以认为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对不对?
最起码,把人生艺术化。诚哉斯言——慢慢走,欣赏啊。
婴儿诞生时的第一声啼哭,乌溜溜、像是会说话的大眼睛,稚嫩的小手颤颤地握住父母的手指;含苞的骨朵儿悄无声息地绽放,破茧的蝶舒展开了翅膀,一滴露珠划过叶脉、落下、脆声化作晶莹的水莲花;川流不息、灯火通明的城市,荒芜的废墟,钢筋水泥的建筑基地,甚至,只是落笔时勾勒的圆。
静下来,慢下来,一切美得不可思议。
沧海成尘,所有的金戈铁马、盛世繁华终化黄土,只有美,雅俗共赏,历久弥新。就如醉人的酒,越久越醇。因为美是事物最有价值的一面啊,因为最后所有的所有,都化作别人眼中的美了啊。这是最基础的伟大,最广泛的奇迹。
感谢您为我们洗净了一双欣赏美的眼睛,去发现一颗颗赤子之心。
最佩服莫过于您的“三此主义”了——三此主义的内容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
这是您不尚空谈,着眼当代,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做学问,水平有高低,成就有大小,然而,除去大小、高低,三此主义是做学问唯一可靠的途径。三此主义,是行动是至上者,没有行动至上就不配是一个知识分子,就不配称为民族和时代的良心。
我又想起美国前总统里根的话:“假如我们不做,谁来做?假如现在不做,什么时候做?”
关于如何做学问,古今中外,多数人皆以为,做学问皆不可能停在口头上。而这正是我最应该向您学习的地方了。
我认为,不仅是您所谈为美,所为为美,您本身就是美。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想您致敬。
您的读者
给朱老的一封信
朱光潜老先生:
您好!
虽然您已不在这世间,但您在美学的上的成就让世人铭记。我最近拜读您的大作《谈美》后,深受启发,情不自禁想分享我的粗浅感想。
一、怎样才能有出世的精神?
老先生说过: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情。想要有出世的精神就要摆脱现世中的利害关系,但这其实是非常困难的。想要超脱现世的具体方法:
1.宗教信仰。在中国,大多数人是没有宗教信仰的(并不是说没有信仰),一般人很难理解类似藏传佛教信徒以五体投地的姿态一步一拜去到他们神往的圣地——布达拉宫的,我想他们虔诚的态度是需要出世的的精神的。但此法只适用于少数人。
2.艺术。艺术的活动是“无所为而为”的,做入世的事情只有抱有这样的精神,把其看作艺术品,只求满足理想与情趣,不斤斤计较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成就。我们不一定要去当艺术家,但得追求“无所为而为”的这种精神。
3.保留一点孩子气。丰子恺先生把孩提时期看作是人生的“黄金时期”,追求孩子的简单、纯粹,拥有一颗赤子之心。你会发现,人越大,这些我们曾经拥有的珍贵品质也在逐渐褪去。保留一点孩子气,真好!
出世,就是尊重生命、尊重客观规律、既要全力以赴,又要顺其自然,以平和的心态对人,以不苛求完美的心态对事。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对有些东西看得淡一些。这样才能排除私心杂念,以这种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业,才会事半功倍。
二、我看艺术创作中的灵感
灵感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灵感的获得也至关重要。有人总结了三点:艺术创作灵感来源于不断思索和感悟,艺术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积累,艺术创作灵感还来源于采风。这个角度我很认同,但其实就是一点:下功夫。
灵感虽然突如其来,突然而去,不由自主,但也不是凭空产生的。灵感是艺术创作者在艰苦而长期的思索中、探求中、实践中所形成的潜在意识,一定是思维达到一定程度后在意识中出现的结果。生活积累与采风其实就是这个探求与实践的过程。总而言之,灵感产生的过程是不易的,任何人都要下功夫。
这里的任何人不排除我们所认为的天才。就拿我们学生写作文来说,写作文也应该算是艺术创作吧,但我经常绞尽脑汁也憋不出一句,所以我以没有灵感为挡箭牌,称只有那些高手才会有灵感,而那些高手就指代天才。所以,我作文分数比他们低,我也认为理所当然。于是,天才成为了像我这样不愿意下苦功夫的懒人的借口。而这个借口显然没有了道理。
三、如何实现人生的艺术化?
朱老说过:人生本来就是一种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就是他自己的作品。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
1、人生的艺术化兼容真、善、美。在什么地位,是怎样的人,感到怎样的情趣,便显出怎样的言行风采,叫人一见就觉其谐和完整,这就是本色的生活,也是艺术的生活。真、善其实也就是一种美。
2、人生的艺术化意味着人生的情趣化。艺术的生活也是情趣丰富的生活。想要有情趣,感觉到趣味,就要懂得欣赏,像欣赏艺术一样欣赏世界和人生,自然朱老就有了“慢慢走,欣赏啊”的建议。
3、人生的艺术化主张同时并有人生的严肃与豁达之胜。这里的严肃并不是指行为呆板,也并不与情趣丰富相矛盾,它是指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珍惜时间,珍惜生命。豁达则是于应放手处适当放手,能够摆脱。所以我们追求不但能认真,而且能摆脱。在认真时见到严肃,在摆脱时见到豁达。
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这是朱老您作《谈美》的初衷。我拜读后受益匪浅,感觉到了“美”的魅力,也认识到自己的人生有待美化,深表感谢!
此致
敬礼
您的读者:吴鑫卓
2019.2.15
给朱老的一封信
尊敬的朱光潜老先生:
您好!
我近日拜读了您的作品《谈美》一书,内容通俗易懂,如饮清茗一盏。我非常钦佩您在美学上的研究,想和您谈一谈我在美学上的一些理解。
在读了这本书以后,我学习到的最重要的一个感受就是如何以独立绝缘的意美,以直觉去体味。如果把这种美学经验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我认为这就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而这也是作者本书向我们传递的思想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永远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坎坷,特别是我们这些刚涉世的“学生娃”,无论是生活或是事业,都是刚起步的时候,总免不了碰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困顿,总会感觉到为什么幸运之神为何总是远离你,你的前途,你的生活,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雾,让你不知何为,不只为何,迷茫、困顿、沮丧、郁闷时常伴随着你我,但如果此时你能以一种美学的态度去观察这个世界,这种生活,这种状态,恰如一剂清凉剂,你就会发现一种全新的角度,全新的境界,你把你自己从你的生活中孤立出去,以第三人的角度去看你的生活,去欣赏,因为只有如此,你才能不受实际的切身的利害的牵绊,就能安闲自在的玩味于另一人的生活,并从中的得到美感。
美学的唯一与脱俗,明代的哲人阳明先生王守仁曾经说过: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外物因你的关注而有了意趣,这本是你与它在这大千世界的缘分。而它的形象,在你的眼里与在旁人眼里必定有所不同。对此,朱光潜提出,物事的形象乃一半天生,一半人为。那一半的人为里,透射着你的性格和情趣。
便是这一物,你在不同的时空来看,也呈现不同风姿。你眼里的物象随你的阅历、心境而变。对物如此,论事亦然。难怪张潮感慨"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观万千物事,美感来自何方?开悟者们说,撇开现实关系的牵绊,只让那意象孤立绝缘,用直觉去感悟其形象之美,创造一种独属于你的意境。老歌里唱道,借我一双慧眼吧。用慧眼发现美,说是直觉,其实也是要修炼的。
柴米油盐的日子里,诗酒花易隐身。这些代表美的物事缺乏实用价值,不能够为现实生计增添斤两。然而只忙现实利益的人生,终究有所欠缺,缺了叫做"情趣"的物事。这样的人生,我们被俗事缠身。不过脱俗却也不难,比如去欣赏诗歌、绘画和自然风景,稍稍与现实人生拉开距离,美感便有了。
陈博驹
2019.2.15
尊敬的朱老:
您好,
我是你的读者。
读了《谈美》,我的内心受了涤荡。清新简洁的文风如同山谷中的一条溪流,在温暖的阳光沐浴下涓涓向前。
美是一种崇高而有特殊的情感体验,是一刹那的一种触动。美“既不在物,又不在人”,是主客体相与为一时的触动,是天人为一时的震撼。
我们都崇尚“自然美”,但是有深知自然不一定是美的,不自然也不一定不美。没有雕饰的青山绿水是美的杰作,精心打磨过的文章富于格律不自然也未尝不美。特定的格律能创造独特的美,仪式感也是一种美。
如何将这些“自然”与“刻意”统一起来,什么才是真正的美?美感的体验到底是什么?以前的我认为是快感,罗素说过,“你能在一件事情上获得快乐,那就不是浪费时间”,我把浅层次的快乐理解为了快感,吃饭玩乐能在大脑特定位置激起的特定感觉,这些能用现代技术观察红外照片感觉到大脑的活动。这些就是快感吧,但是快感时时有,美感不常来。快感往往更实用,但是美感对人精神的影响却是恒久的,也许在未来某个瞬间,心中仍然会有触动。
一件事让我们悲伤难过,毫无快感,难道就能说不美吗?美是一种直觉,但是也许我们在某一刹那并不能发现我们正在书写美,也许要从浩繁星空俯瞰,才能发现人类的轨迹像件艺术品一样美。
您说过,生活在喜剧中的人不能产生美感。对于这句话,我深表赞同。就喜剧而言,我们获得了快感,因为事情终像我们希望的那样发展,好像一条路,延伸到繁华城镇,穿过市井和喧闹,我们一眼就能看到结尾。这是不是美的呢?因人而异吧,但是我更赞同悲剧是美的。世之不如意十之八九,在艰难中才逐渐奠基了伟大,贝多芬的生活早已让他萌发了自杀的念头,他说若不是有音乐的创作,他早已死多年。生活美满甜蜜未尝不可,但是这样世上只有一位优秀的音乐家,再无扼住命运咽喉的贝多芬。所以说贝多芬的一生是美感的但是并没有太多的快感,所有的快感也皆是音乐的洗礼,也许他自己也不能发现这美感,因为在这份美感中他成了客体。所以我认为美是有主客体是关系,但二者又要相互作用,在那个刹那,美感才会像一直直觉一样产生。我从您打破一元论的瓶颈中感受到了灵魂的共鸣,这也行也是刹那的美感吧。
所以我觉得遗憾未尝不美,就像您说的与我们现实世界产生了距离。距离产生美,像一层白色的薄雾轻纱,我们能静静观望,但是彼此相离。水里的树的倒影对我们来说只能激发灵感产生美觉,但是除了精神上的作用就没有什么实用的作用。只能采取欣赏的态度。
泰戈尔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鱼和飞鸟的距离,一个在天,一个深浅海底。而我觉得最远的距离是心的距离,时空的距离在心的距离面前都不是特别遥远,彼此不能相见,却在心默默怀念思忆。这种地理遥远心里接近的距离就刚刚好,产生美感。
这是读您的文章产生的一些小小想法。如遇知音,甚是幸福。
您的读者 贾国爱
给朱老先生的一封信
尊敬的朱老先生:
您好!
拜读完您所著的《谈美》之后,我对“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什么是美?这是一个很基本的问题,但毫无意外地,我们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它的确切答案。其实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美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每个人对于美都有不同的定义。于是您用理性而深刻的语言对“美”这个原本抽象的概念作了形象的剖析,令我原本狭窄的思维有了更开阔的空间。在此,我想与您谈谈想象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众所周知,艺术与想象是难舍难分的。正如您所提到的“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一般,由绿罗裙联想到芳草,以旧经验诠释新经验,脑海中不经意间浮现出《陌上桑》中美丽的女子,艺术上的美感便油然而生。联想是偶然的、杂乱的、无序的,而美感的东西是一定的、有序的、有结构的、抽离出来的、有形式相伴的和谐状态的东西。美感体验可以使我们产生对事物的联想,而单纯的联想不能算做美感体验。您说美感是一种直觉,一瞬间的感受。可见联想漫无飘渺,浮想联翩,带给人无限的想象和美感体验。真是金玉良言!
如您所述,想象就是在心里唤起意象。它有再现的,也有创造的(大半是再现的),但只有再现的想象却不可能创造艺术。您在《谈美》中提及了美学中关于想象与艺术创造的关系,由此可知文艺创造不光是用审美的眼光去发现艺术,更是在发现的过程中添加自己的想象。很多时候我们所读的文章,都会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正是这种想象的空间,才使得这些作品有了生命的活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想象与传统中国画的留白有异曲同工之妙,让我们能在欣赏的同时有了更多的思考,从而达到艺术上的效果。
艺术和游戏都是臆造空中楼阁来慰情谴兴,比如王昌龄作《长信怨》时,他必定使用了想象,才使这首诗体现出其艺术的美感。艺术需要创造的想象才会有活力。您提出创造的想象又可分为两种心理作用:分想作用和联想作用。有分想作用而后有选择,只是选择有时就已经是创造。而联想可又分接近联想和类似联想,类似联想又有“拟人”和“托物”两种结果,“拟人”和“托物”都属于“象征”。象征是若隐若现的,不可以言传的,全靠我们读者的体会。于是艺术与想象应该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再在想象的基础上,我们才会有艺术的美感,二者密不可分。
以上便是我在读完您的《谈美》之后对艺术与想象的拙见,还望您不吝赐教。
敬祝安好!
您的读者:董霁萱
2019年2月15日
给朱老先生的回信
尊敬的朱光潜老先生:
您好!
有幸在这个寒假拜读您的《谈美》,感悟很深。不仅是关于美学的内容,还有您说理的透彻、有条有理,以及您本身高贵的品质,都令我肃然起敬。
研究美学,我想其终极目的应是让我们的生活富有美,让我们的生活艺术化。
您在书中提到人生的艺术化就是本色的生活和情趣丰富的生活,但这种生活几乎是不存在的,理想化的。最可能拥有这种生活的应该是小孩。游戏是艺术的雏形,那玩游戏的小孩不相当于艺术家的雏形吗?所以要想有艺术化的人生,一颗天真烂漫的初心是必不可少的。
但本性难移、人心难改,想重新获得一颗初心谈何容易?其实“重新获得”这说法本来就有误。我们不要忘了人生的艺术化包括本色的生活,若本性被强制改变,谈何“本色”?且“初心”不是故意获得,而是原本就有的。随着年龄增长它也许是沉睡了,或者说是被纳入“潜意识”中去了。需要在特定时候它才会突然出现,这个时候就是在产生欣赏之时,也是美感产生之时。
产生美感,说易也易,说难也难。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这“直觉”经常被主观代替。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被蛇咬后,你还能像第一次看见井绳一样看待如今的井绳吗?人的主观意识是十分强烈的,这就是为何有人终其一生都无法获得一次灵感。
“谨慎”这种品质对现实生活来说应是好的。所谓“三思而后行”“不敢暴虎,不敢冯河”这种品质确实难能可贵。但若要有本色的生活,“谨慎”应当考虑在何时出现了。若面对一座高山,你还在小心思考会不会突然掉一块石头下,那可真是多余了。而“虚伪”,您在书中提到过,它站在本色的对立面,最好是少出现。
人人有初心,但小孩的生活最艺术化,难道我们都要“返老还童”吗?不。首先,我们需要的是更艺术化的生活,而不是完全自由自在,不带脑的生活。其次,“本色”就是说在什么地位做什么事。若“返老还童”岂不违背这一点?
所以,到底怎样才能既本色,又情趣丰富?
首先,我们要知道这里的“初心”指人从一开始就会有的“心”,比如:好奇心。好奇是兴趣的源头,兴趣是欣赏的动力,有了欣赏,便有了情趣。
我认为初心的出现其实很容易,但缺乏一种让它停留的环境。这种环境不是外在的,因为外在环境处处精彩,只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种环境应是内在的,心情或是心态。放松的心态和缓慢的节奏有利于初心停留。考完试的晚饭时间,对于有些人来说是非常浮躁的,因为它们总在想关于试卷的事,而对有些人来说是艺术化的,因为它们不去考虑有关试卷的一切内容,而是卸下紧张,只留轻松,再加上有自由充裕的时间,慢慢吃完饭再回教室,一切都很美好。事后回想起这段悠闲的时光,兴许会勾起一丝笑意。
“深呼吸”是唤出放松的有效手段。“慢慢走”是调节节奏的有效方法。适当的慢,其实是在给大脑留出足够的空间,让疲惫不堪的眼睛发现美的存在,给心灵一丝慰藉,让生活多一份情趣。凡事都往好的方面想,心中便放开了,情趣便更有机会进入这一方心灵天地。内心若总是被消极的情绪所占领,封闭自我,情趣哪能有机会进的来呢?
正如朱老您最后送给大家的六个字:“慢慢走,欣赏啊!”其实就是随心生活和有趣生活。
您的读者:刘星雨
2019年2月15日
给朱老的一封信
尊敬的朱老先生:
您好!
最近拜读了您的大作《谈美》,我感觉自己的思维又接受了一次新的洗礼,又多了一种看待和剖析事物的方式,生命的维度又拓宽了许多。您的语言极为亲切,即使是艰难的费解的美学问题,也都是以极其晓畅的笔调和我们读者谈心,因此,我收获了很多,也对美有了自己的看法,对此,我也想谈谈我的理解。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这句话虽然出自开场话,但却是对于如何产生美的关键的一句话。“出世的精神”的核心便是“无所为而为”了,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当我们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之中,如果没有全身心地投入理想,只是花了大功夫去想这一步会有什么利害得失,那一步又会有什么利害得失,对每一步斤斤计较,生怕吃了一点亏,那么有极大的可能性我们会与成功隔着难以跨越的鸿沟,最终在生命的尽头才来后悔着自己碌碌一生只得了个俗不可耐的结局,这便是“有所为而为”的人了。因此我们会倡导超然物外的精神,把自己置身事外的方式,只去满足理想与情趣,带来的是最高级别的快乐。让我们仔细想一想,我们去追求利害得失,我们去追求温饱,追求金钱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去追求温饱是为了活着,可我们光活者什么也不干,就相当于一个纯粹的动物,人的崇高性在这类人的身上就毫无体现,只是消耗世界的资源罢了。去追求金钱又是为了什么呢,我相信很多人追求金钱的初衷并非只是喜欢钱,喜欢一个数字,但在追求金钱的过程中似乎迷失了初心,变成了以上两种情况。那我们来谈谈追求金钱初衷是些什么呢,是希望自己生活更有品味,比如有情调的装修,比如去各地旅游,领略风土人情,这种品味就离不开艺术了;是追求自己和家人身体健康,活的更加长久,有更多的机会来领略世界的风光……也就是说追求金钱的本质实际上是追求美。
那么我们何不直接略过这些繁琐的程序,直接进入欣赏美这个环节呢?有人说没有钱怎么去领略那么多的风光!就只有自己禁锢在自己所在的方寸之地了。
这就是朱老您的观点了——艺术与实际人生是有距离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像
种田人常羡慕读书人,读书人也常羡慕种田人。竹篱瓜架旁的黄粱浊酒和朱门大厦中的山珍海鲜,在旁观者所看出来的滋味都比当局者亲口尝出来的好。其实对于外人来讲,我们个人所处的环境也是值得去细细品味和考究的,只是我们已经习以为常,把这些美丽都当做了实用的工具了。但如果我们尝试跳出这件事或者把事物推远一点看,那么我们又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了。
确实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远方的事物比近处的事物更值得,而对于能全身心投入欣赏近处事物的美好,才对于我们个体,对于社会更加有实际意义。“无所为而为”确乎是种难以利达的境界,把自己置身以外,又发现是另一种思路。
到这里我们会有产生一种疑惑,为什么我极力去尝试置身以外也不能体味到这种美?
这样我们又得用到您所提出的内容了。即联想与分想,此二者,缺一不可。先说联想,我们就可以看到很多个意象而不是混沌一片了,但这个作用就好比我们过滤掉了粗盐中的大渣滓,我们还需要利用分想作用,把纯净的盐给提取出来,把这个事物单独来看,单独融入自己的情感,这样就能领略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风味了。知道了联想与分想的重要性,我们就要谈谈如何来联想与如何来分想了。关于联想,大家都知道,小孩子的想象力是最丰富的,而越长大,受了各种规矩礼仪的束缚,好像思维被禁锢了,唯艺术家能不丧失其本心(这里的艺术家是指广义的艺术家),要不丧失这种能力,我们就需要在有想象与灵感时,把它们记录下来,不要让它们转瞬即逝,这种联想可以不表现出来,但是一定要在自己的心里沉淀,这样才能保障我们拥有自我。关于分想,即使在多个意象中把一个意象单独提取出来,这就需要我们长期的学习了。就像您说普通人在逛菜市场时并不能偶然发现一个伟大的数学结论,只有长期数学经验的积累作为铺垫才有可能做到,同样的道理我们也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如孔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又如荀子所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唯有长期的学习、沉淀过程,我们的潜意识才会给我们出乎意料的惊喜。
读了您的文章,我实在是收获颇丰,以上是一些拙见,我还会继续拜读你的作品,还望在您的著作中领略到更多的东西。在身后的那片茫茫的漆黑的天空中,我们一定会努力散布几点星光照耀未来!
此致
敬礼
您的读者 邓佳茹
2019年2月16日
给朱老的一封信
尊敬的朱老:
您好!
近日拜读了您的大作《谈美》。语言通俗易懂,明白晓畅,举例自然深刻,二月的天气,仍是寒风凛冽,但您的文字,却让我如沐春风,置身于三月暖阳之下。
“美”在生活中常被提及,但却苦于无法系统而全面深刻的认识美、感知美。如您所言,“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因为有您有《谈美》给我们指出一条简洁,不绕弯的道路,让我们走,想上前去不至于彷徨在大野里,也不至于彷徨在牛角尖里。
其中最令我感同身受的便是“距离产生美”了。生长在峨眉果然如您所说的,除了以居近名胜自豪以外,心里往往觉得实在不过如此,有时甚至惊异于旅人的感叹。习见的环境往往都被我们用实用的态度去对待,好比一叶障目,美感便被我们抛之脑后了。时间越长,对美的感知越淡。我们内心往往对新奇事物充满好奇之感,充满向往,因为陌生,所以便插上想象的翅膀,加上距离的加工,便在内心艺术化,见出事物的美。于是乎,东方人向往西方,西方人向往东方;平原地区的人们感叹于山峰的高拔,山林地区的人们憧憬平原的广袤辽阔;沿海地区的人们惊讶于沙漠的苍凉雄浑,沙漠地区的人们向往海洋的波澜壮阔。诗仙李白刚出蜀时,不就被平原的开阔之景震撼,方挥笔写道“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其次便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辨析。我们对于自然美并不陌生,殊不知我们在生活中所理解的“自然美”从美学观点来看却大不相同。自然界中只有常态与变态的分别,所谓自然美,不过是指事物的常态,自然丑则相反。写实主义则认为人工不敌自然,我们思考人工是否不敌自然?当然不是。自然本身就无美丑,何来标准去比较呢?因此,有时“自然美”中的“美”已经被赋予另外一种意义,便是“艺术美”。人工必然是已经经过艺术加工的,如此一来,二者便有比较的前提,“巧夺天工”一词说的不正是人工胜过自然吗?4万自然美可以化为艺术丑,自然丑也可以化为艺术美。文学史上的卡西莫多便是其中经典一例。他容貌畸形,行为诡异,如单从常态变态来看,他一定是属于众人厌恶的自然丑,但是通过作者雨果的刻意塑造,他的忠诚善良,知恩图报,以及他对爱斯梅拉达无私的、温柔的爱,却让他成为艺术美中一个典范。也更能证明艺术的美丑和自然的美丑是两回事,艺术的美不是从刻意模仿自然得来的。就像勃洛克所说的“诗人从混沌中创造了和谐。”,美也需要我们自己去创造。
您曾说“科学的态度纯粹是客观的理论的”“需要把自己的成见和情感完全丢开”,而美却是人所异于其他动物的更高尚的企求,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如果说,科学而冰冷的实证主义现实认知好比沿着无尽阶梯上升,那么艺术认知好比无边的星球体系,各星球之间可能互补,也可能冲突,但无论如何,它们都不可能替代彼此相反,它们彼此丰富,相濡以沫,形成一个特别的,包罗万象的星系,向着无限发展,点亮我们的星空。
在如今这个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里奔波,或是埋头苦思奋笔疾书,或是为柴米油盐生计所困,但正如您所说“美食事物中最有价值的一面。”,我也不会忘了“慢慢走,欣赏啊。”,更不会忘记“珍重这几点星光,并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耀和那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希望远在天国的您能听见我在信中对您的倾诉。
此致,
敬礼!
您的读者:汪家鑫
2019.2.15
亲爱的朱先生:
您好!
作为一个对美学一窍不通的白痴青年,很幸运,也很高兴在此寒假拜读了您的《谈美》一书,让小生灵魂得到了升华,情趣与情商都提高了不少,小生不胜感激,再在此信中向您讨教讨教。
美,何为美?起于形象的直觉,孤立于实际人生,是人的情趣与物的姿态交感共鸣,是不带任何意志欲念,不带抽象思考的,且美感绝不是快感也不是固定存在的!
老师,您把美分为了欣赏美与创造美,《谈美》一书中已写得分外明了。要欣赏美,需用直觉,不带任何思考欲望。欣赏美,还要分清美与实际生活的距离,独立于外界而达到物我同一。欣赏美,还需要结合联想,考据和批评;联想,考据和批评都不是美,但美的欣赏却离不开联想,批评和考据。经您的诉说论证,我也明白了自然的美丑与艺术的美丑并无联系,美起于欣赏者的心。
谈到创造,你首先帮我们区分了艺术与游戏,道处了艺术与游戏的相似处和差异。接着继续从想象,情感,模仿,格律,灵感五个方面记叙论证创造的特点。艺术创造不能脱离想象,也不能没有情感,不能拘泥于格律和模仿,也不能没有格律和模仿。所以说,艺术家一半是诗人,另一半则是匠人。首先要模仿精品,勤学苦练,然后才能迸发灵感,创作出自己的艺术。灵感也是需要潜意识日积月累的,不是一下子就凭空出现,它也有赖于人们平常的学习与专研。
最后,您给我们谈论的人生与艺术化:广义来说,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艺术!您也倡导我们要过一个富有情趣的生活。生活中我们应该慢慢走,学会欣赏沿路的风景。
再次感谢您,朱先生。宁使我受益非浅,期待与您进一步的交流学习。
敬祝:
身体健康,猪年大吉
您忠实的读者:陈志豪
2019年2月15日
朱光潜先生:
您好!
因机缘巧合,我阅读了您的著作《谈美》,这是你写给青年的第13封信,但您依然耐心的为我们细细讲解,慢慢品味,深入浅出,先生之风,真可谓山高水长。
先生那句“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已经刻在了我的心石上。欲入世,先出世。入世既为人亦为己,我们不应在红尘中迷失自我,一味追求名利,忙于高官厚禄,为奔走于大人先生之门洋洋得意。出世是心灵的超然物外,是心胸的开阔坦然。不为钱财挡住了前进的道路,不因酒色迷乱了前行的方向。先出世后入世是以人心于红尘之外来在红尘中过活,无欲无求是不现实的,先出世再入世应是不为三斗米折腰的豪气。出世,是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入世,是为自己心中的道义。我们入世应怀有一颗坚定的心,坚定是指对入世前为国为家的志向矢志不渝,而不是为了虚无的地位与堆积生霉的金钱。物质是必要的,但为了物质而变得行尸走肉,失去了自己的思想是得不偿失的。
另外,先生关于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探讨也令我印象深刻。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也是距离所引起的不同态度。距离产生美,竹篱瓜架的黄粱浊酒和朱门大厦中的山珍海鲜在旁观者所看出来的滋味都比当局者亲口尝出来的好,也是同一道理。世间每一人每一物,都只在外人面前露出它的1/8,剩下的7/8都是我们所未了解过的。如果你与他朝夕相处,彼此观察,彼此交流,或许可再了解那人7/8的一部分。但与此同时,当初第一眼所见到的美可能就渐渐消逝了。为什么呢?这大概也与移情作用有关。刚开始时,我们彼此不了解,所感知的可以是单纯的美感,但随着彼此的慢慢了解,再观察对方时我们便不可避免地将自己对他的评价加上去,有了自己的情感我们所欣赏到的便不再是“美感”了。并且因为第一次的美感产生时对方在我们的世界中如一张白纸,但随着关系不断加深,对方的缺点便暴露出来了,美也大打折扣了。
夜晚灯在水面上的倒影往往比灯本身更美,其美就美在这种距离感。诗词中最美的距离美莫过于“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正因为距离的存在,让我们对于事物更有想象力,将其不美的地方舍去,美的地方更加美化,从而使远处的风景成为世间一绝。
无创造,无欣赏的人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名词。人生因本为艺术化的。在我心中,人生不应仅仅是粗茶淡饭,柴米油盐,还应时时流连于眼前的风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看似生命中的过客都有着自己的一方天地,正是他们使我们的生活更有情趣,使人更艺术化。我一直认为人生本就应如艺术品,不能只着眼于眼前的小吵小闹、市井小事,更不应让生活只剩下金钱与地位。除了这些身外之物我们可以追求的东西还很多,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们不止只有物质生活还有精神生活,可能我们终其一生也未成为千万富翁,但我们可以通过欣赏美、艺术人生使我们的精神世界鸟语花香。我认为只有功名利禄的人生不能算为人生,只着眼于蝇钱小利的人生也不能算为人生。人生必须要艺术, 它不是指你必须成为一位艺术家,而是指有一双欣赏美的眼睛和一颗感知美的心。
我对《谈美》的一些个人看法在此与先生分享我将继续研究先生的书籍,并在美学的路上步步探索。
此致
敬礼
您的读者:曾千钥
2019年2月16日
给朱光潜先生的一封信
尊敬的朱老:
您好!
知悉您完成《谈美》一书的1932年已有许多“不幸的事变”。现如今的生活虽谈不上不幸,但也总免不了雾霭沉沉。近日拜读了您的大作,确如您所说如受清凉散一般,周遭稍显清明安静。诚然,尽管书中不少内容鄙人尚未推敲透彻,但总还能在这辽阔的天上拾得几颗繁星,想来能与您分享。
关于美感,老实说比起您在书中提到的唯心主义美学,我还是更偏向于您改革开放后提出的主客观的辨证统一的美学观点——“美必须以客观事物作为条件,此外加上主观的意识形态或情趣的作用使物成为物的形象”。书中您说美感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但依我来看,万物离开人就无所谓“感”,但要让人产生美感物质本身却又得有让人感觉到美的可能。所以我认为独立绝缘的物质本身与欣赏者的辩证统一、主客观结合对美感的产生都不可少。
关于艺术,因为缺乏接触的缘故,我很难有什么感想,但平时听音乐、看图片倒也能凭自己那一套辨得雅与俗。我很同意您提到的“艺术和现实有一种距离”。我想艺术之于现实如美之于不美,要有距离感才能辨得出谁是谁,倘若艺术在于妙肖人生和自然,那么我们早已有人生和自然,那艺术本身也就没有意义了。同时,您还强调了这种距离感要“适当”,“艺术一方面要能使人从实际生活牵绊中解放出来,一方面也要使人能了解,能欣赏,“距离”不及,容易使人回到实用世界,距离太远,又容易使人无法了解欣赏。”我觉得这个“适当”强调的很妙。一方面,对于做艺术的人,这个“适当”能避免浮夸造作;另一方面,对于不做艺术的普通人,保证了他们产生美感的可能性。其中包含的劝解和尊重耐人寻味。
谈到创作,我想这是最贴切我们学生的生活的。您提倡从模仿入手,从整齐的格律入手,渐渐加之以适当的想象与属于自己的情感,让创造与模仿相互协调。模仿和格律就像是基石,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像是刻刀,而我们不断地练习就是我们使用这把刀的筋肉力量,三者的协调配合才能使艺术作品中人情和物理融成一气,才能产生一个完整的境界。
总之,《谈美》一书的本是为国家危难之时的广大青年所著,但如今读来不少学问仍让我们受益匪浅。在这个喧哗浮躁的时代,我们确实应当放慢自己的脚步,环顾一下周围的光景——“局与一方一隅,是不会有真知灼见的。”
恒、恬、诚、勇
敬祝安好。
你的读者:张益嘉
2019年2月15日
给朱老回的一封信
--高2017级48班邱添
N2O
尊敬的朱光潜老先生:
您好!
拜读了您的大作《谈美》后,小生心中感悟颇多,如醍醐灌顶,看世界的眼光都更加清澈,小生想就书中一些内容与您做些探讨,或许对您而言颇显稚嫩,还烦请不吝赐教。
一、距离产生美。
在您书中第二章《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中写道,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是不相容的,"艺术如果真正做到妙肖人生和自然的境界,总不免把观众引回到实际人生,使他的注意力旁迁于种种无关美感的问题,不能专心致志地欣赏形象本身的美。"。只有在艺术品或自然美和实际人生之中维持一种适当的距离,不把利害认得太真,才会有正确的美的体悟。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我们家乡有一种雷同的情况,我们家乡自贡的灯会远近闻名,每每盛开,外省市的人们都蜂拥而至,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争相一览灯火盛世,赞口不绝,而身为东道主的自贡人却对着灯会兴味索然,还认为与其花钱进去人挤人,不如看看街上的街灯足矣,我想这就应该是您说的观点与态度的差别,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就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他们本身的形象。
二、阅读写作和审美中的移情。
这种移情现象就是您所言的"宇宙的人情化",即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就是一种"推己及人"、" 设身处地"的心理活动。正如您文中所言"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物的意蕴深浅和人的性分密切相关。"," 人不但移情于物,还要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还要不知不觉地模仿物的形象。"。阅读和写作中的移情就是作者将内心诸多纷杂的情感,移注于毫无生气的文字之中,读者再在阅读的过程中吸收毫无生气的文字中蕴藏的情感,审美中的移情就是观者眼中原本只有物理、本无生气的东西,倾注了观者自身的情感,让这些东西具有了人情味儿。好比我以前考试完后回家的路上,同样是风吹过路边的行道树,考好的时候就觉得摇晃的树枝是在对我招手,庆贺我的成功,考差的时候就觉得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像是在嘲笑或唏嘘。
三、论文学作品中情感的综合性。
您在《创造与情感》这一章之中,关于情感综合性的见解,令我感触颇深。以前我对诗歌中的一唱三咏的理解仅停留于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加深情感主旨的表达,现在我明白了,正是因为有了情感的综合性,原来似散漫的意象可以变得不散漫,原来重复的意象也可以变成不重复。这一唱三咏在内容和意义上确似重复,但在情感上则不重复。正是由于情感是综合的要素,许多本来不相关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调协,便可形成完整的有机体。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做阅读题的时候,小说从头到尾往往都至少会有一条线索,贯穿全文、连贯始终,这条线索一定是蕴含有强烈的情感的,同样散文讲究形散神聚,这聚的神也往往是依托情感主旨的力量去综合。
阅读您老的文字总能让我感到如沐春风、洗涤心灵,以上小生的愚见,若有纰漏,还望雅正指导,小生感激不尽!
此致
敬礼!
您的读者:邱添
2019、2、16
尊敬的朱老:
您好!
近日拜读了您的大作《谈美》,收获颇多。
从前,我也曾流连于幽美的自然山水,惊叹绘画作品中绮丽斑斓的世界,也曾试图欣赏古今中外的诗歌文章,提笔写下自以为的美妙精彩。一直以为美就在身边,就在眼前的万事万物中,但进一步思考,对于“美”并没有真正清晰、深刻的认识。
有幸读了您的文章,在其中探寻到许多关于“美”的知识。
“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美感经验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古往今来,关于“美是什么”有许多观点。狄德罗、柏拉图等人认为美在客观,美是一种形式,纯粹的美仅在所有美的事物中显现自身。休谟、康德、柯罗齐等人却认为美是人的意识、情感活动的产物或外射表现,即美是一种主观的意识。平常人的美的享受大都来自自然景色、文艺作品,给普通人一个碗、一把勺子应该很难让之说“美”,由此看来,“美”该是事物本身的性质,文艺作品有美这种性质,而普通的碗没有。但面对同样的美景,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感受,有人赞叹其美,有人却看不出任何特别,若“美”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东西,那所有人看到的应该不会有区别。就此,您提出了“移情作用”“物我同一”的观点:“把自己的意蕴和情趣移于物,物才能呈现我所见到的形象。形象属物而却不完全属于物,无我即无由见出形象;直觉属我却又不完全属于我,因为无物则直觉无从活动。”“美”也是如此,不在客观也不在主观,而在两着的结合中。
这解决了许多人的困惑,绝大多数对美学没有研究的人常四处奔波,想要寻找美,但其实美无处不在,“世间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重要的事提升自己的审美眼光和发现美的本领。
喜欢您的这段话: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现世只是一个密密无缝的利害网,一般人不能跳脱这个圈套,所以转来转去,仍是被利害两个大字系住。无论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有一副“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这是多么令人佩服的境界。数不清的人为了功名利禄而抛弃原则和信仰,折腰五斗米,学习工作都是为了钱财名声,这虽然无可厚非,但总觉“俗不可耐”,为了生活连基本的为人准则都放弃,何况是看似缥缈的“美”。
我们有时太注重“实际人生”,注重衣食住行的舒适,注重柴米油盐的品质,拼命挣扎、努力,只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但人生不应该只有这些物质上的东西,还该有美的享受。食物安慰我们的胃,美好的事物安慰心灵。人生本就是一件艺术。但最终的艺术品是给人美的享受还是沦为俗物,都由自己。
感谢朱光潜先生,在这浮华的世界教给我“美”,提醒我慢慢走。
施茜
2019.2.16
尊敬的朱光潜先生:
您好!
我是一个青年学生,也是您的读者之一,拜读了《谈美》之后,不敢说自己受益匪浅,但的确引发了我些许感慨,是我想要与您悉数分享。
《谈美》的第一节便惊艳到我——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态度!这是多么浅显自然而又合乎情理的分划!可为什么我们总在生活中把它们拧在一起,不能分开?大概是因为我们都在有意无意间“把功利认得太真”而“成了环境的奴隶”。您曾说:物在美感的世界中是孤立绝缘的,即是说我们在欣赏时,要把全副精神放在事物上,使其成为独立自足的世界,与其余的干扰绝缘。使我感到惭愧的是,我很难把注意力全集中在一个物体的形象上,这使我失去了对许多无言之美的欣赏机会,而又使我感到一点安慰的是,我在精神上仍有饥渴,我仍然有“无所为而为”的动机,不至于全身心沉迷在当今纷扰的环境中。俗人与伪君子的出现,不正是因为他们自觉精神饱满而实际上腹内空虚,脑满肠肥吗?若不能将事物分开来看,用不带抽象思考的美感态度去审视,是很难发现真正的美的,最多只能触其皮毛,仅能一时领略,而不能宛若清茶入口,在唇齿间徘徊,使人总能神清气爽。其实在看待一件事物时要将三种态度区分开来并非一件易事,使我们不能立即发觉生活中以往未曾察觉的美,但也不必气馁,对美的欣赏也是一种特殊的“筋肉技巧”,需要不断学习与进步。以前我们苦于没有到达目的地的路,而现在这三种不同的观赏态度,便是通向美的路的第一步,循着它,便还会有第二步,第三步……虽然我们把观赏的态度分成了三种,但并不是说它们代表的善、真、美是分开的:“无所为而为”的美削弱了肉体对自由的限制而成为一种善;对于震魂摄魄的事实、真理,便使人在“真”之中体会到了一种庄严肃穆的美,因此真善美仍旧和谐整一,成为人们精神的至高追求。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为何能成为千古名句?因为它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有着适当的距离。事实上,美的艺术与实际人生就有着适当的距离。从景来看,在水泥丛林里带惯了的我们,对这般自然纯朴的景色心有向往而又不及;从情来看,佛说:“放下当心即菩提”,诗人在当时所顿悟的禅意,也是心火焦躁的我们心怀憧憬却又不能随便达到的。因此从全句来说,把它读懂的人绝非少数,但真正把它读透,能分享这两句诗的生命的人,也绝非多数。正是这种时远时近、飘渺的距离,使得无数人对它玩味赏析,并流传至今。拜读《谈美》之后,短时间内我依旧不能对其有更精进的见解,但我想,也许它还在潜意识里发酵,等呈现在意识里时,我便能对其大美更有所体会。
艺术化的人生
——致朱老的一封信
亲爱的朱老:
您好!
您的《谈美》一书,文笔深入浅出,平易近人,把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美学理论说得既明白晓畅,又十分透彻,以亲切、平等的对话方式,以对青年学生的理解、同情和将心比心的态度,与读者谈文说艺,纵论人生。
而在读了您这本书后,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开始思考起了美对于人生的重要性。是啊,人生在世一场,要把自己活得有艺术化啊,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活得有艺术化了。
距离产生美。的确,美与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需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而在处境中,人们往往持实用的态度来看事物,因此没有心思去玩味它的美妙。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美。要使人生艺术化,我们也需要用美感的态度来看待事物,而不仅仅是用实用和科学的态度。常常茫然于此时此时,不如去想想此时此刻的茫然对于未来的自己有什么好处吧,因为一般都是茫然之后,找到人生前进的方向。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因为成人把人和物的界限分的很清楚,把死板的宇宙看成活跃的生灵。人越老就越不能起移情作用,和物的距离就日见其大,实在的和想象的隔阂就日见其深,于是这个世界也就越没有趣味了。现实是有限的,而人总渴望无限。幻想就是人生于“无限”的寻求,人不失其赤子之心,寻求幻想中的美好,寻求艺术化的生活,借作品传达情思,使旁人共同享乐。
保持对新奇事物也十分的重要。人是有多面性的,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别人面前有吸引力是因为自己所独有的东西,而当我们在向别人大大咧咧的介绍自己时,就会慢慢失掉自己的神秘感。而当神秘感不足的时候,也是在警醒着我们少说少做,静下心来去发现,学习,创造新的知识与技能,去做一个新的,特别的,意想不到的自己。
“从心所欲不逾矩”大概就是人生艺术化的最高境界了吧。因为“从心所欲”者往往“逾矩”,“不逾矩”者往往又不能“从心所欲”。人们往往都渴望自由,渴望能拥有自己所想要追求的东西,因此为了追求,他们不得不去约束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约束的最高境界就是即使再让这个人“从心所欲”的做事,那他也会活得十分精彩。因此我们约束自己因不是为了短期地达成一个目标,而是应该为了让自己有更好的习惯,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我们也应该用艺术的态度来看待这件事,欣赏它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用实用的态度来看他的结果。
移情作用对于人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在一般人看,美是物所固有的。但是同是一个对象,有人说美,有人说丑,因为艺术的欣赏大半是情感而不是理智的,物须先有使人觉到美的可能性,人不能完全凭心灵创出美,我们要用健康积极但又客观理性的态度来看待这个世界,接受阴郁,残酷也要反省,改进。世界太大了,我们担心不了那么多人,也决定不了那么多事,那不如做好自己吧,让自己享受生活,不要自暴自弃,尽量地做好自己,让自己的人生尽量地艺术化吧。
以上是我的一些浅见,说的不好的错误的地方还请您多多包涵。
此致
敬礼
刘弋义
2019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