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浙江
  • 如梦令

    (其一) 昨夜贪杯沉醉, 横卧客堂昏睡。 晨见妇嗔颜, 惶恐躬身长跪。 膝碎, 膝碎, 恳告夫人恕罪。 (其二) 红酒一瓶下肚, 恍惚不知归路。 跌跌又撞撞, 无记身居何处。...

  • 120
    到信河街吃粥去

    温州是地地道道的小吃之乡。温州小吃之多数不胜数,糯米饭、猪脏粉、炒粉干、鱼丸汤……闻名遐迩,想想都能让人垂涎三尺。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信河街的白粥也曾经红极一时,名倾...

  • 善待生活,快乐前行——写在女儿成人礼之前

    闺女: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十八年过去了。你出生的日子宛若昨天,时常浮现在我脑海里,那么清晰,那么深刻。那是个晴朗而又美好的清晨,七点三十分,当你姑姑炖好参汤,让我...

  • 幸福的童年

    父爱有痕,浅浅深深……

    昨,与阿妈在电话中寒暄,突然听到阿爸的声音:“告诉阿蕾,我的奶粉快喝光了。”我窃窃地笑了。这是“阿爸式的想念”,他言语上这份浅浅的忧,成了我内心深深的喜,我知道我的日子里总有...

  • 可怜天下父母心

    黄豆芽芽

    黄豆芽芽是老范家的掌上明珠,也是老黄家的心肝宝贝。为什么叫她黄豆芽芽?原因有二:一是她一直以来都要比同龄的孩子小只,小到让人心痛。二是她的妈妈姓黄,昵称黄豆。 尽管黄豆芽芽是...

  • 母亲的爱

    半夜,我在呜咽中惊醒。昏暗的灯光下面,母亲半躺在我身边,她一边为我扇着扇子,一边啜泣着,说:“妈不打你了!睡吧!睡吧!”母亲的眼睛里满含泪水,亮闪闪的。 这一...

  • 120
    远去的习俗——记忆中童年的端午节

    再有两天,便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端午节是在农历五月初五日,所以温州话又叫做“重五天”,也有叫重午节的。在民间,重午有吃粽子、鸡蛋和划龙船的习俗。 小时候...

  • 120
    再见,我的同学——写在毕业季

    翻看朋友圈的时候,不经意中看到了女儿小学毕业时的一段留言,“过去的终究是过去了,我们不能阻止时间的流逝,我们能做的就是期待着美好的未来。加油吧!考好最后一次的小学大考...

  • 120
    蒸菜桩

    突然很怀念蒸菜桩的味道,那是记忆深处童年的味道。 那时,我约莫五六岁的样子,刚刚搬了新家,就在村里外河口。我家建新房的时间还是比较早的,当外河口四周还是一片稻...

  • 70后的童年大概都差不多

    清明饼儿

    春节刚过,附近山上就有人陆陆续续开始扫墓了。扫墓俗称上坟,是人们在清明节前给逝去先人坟墓清除杂草,打扫墓地,进行祭拜,表达哀思的方式。 相对于今天扫墓时给先祖...

  • 120
    清明饼儿

    春节刚过,附近山上就有人陆陆续续开始扫墓了。扫墓俗称上坟,是人们在清明节前给逝去先人坟墓清除杂草,打扫墓地,进行祭拜,表达哀思的方式。 相对于今天扫墓时给先祖...

  • 120
    馄饨担

    走在街头,不少小吃店林立两旁,强能鱼丸、矮人松糕、长人馄饨……都是地地道道的温州名小吃,让不少来温的游客赞不绝口。 近年来,我也吃过几次馄饨,却再也吃不出儿时...

  • 120
    镬灶

    镬灶的演变史正是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真实写照。 我生活中最早接触到的镬灶,是用砖头垒砌的,一个灶台有两个镬灶洞,少数也有三个的,上面各安放一口大铁镬,铁镬之...

  • 120
    包儿

    包儿,也有叫做伴手的,是温州话的叫法,实际上就是礼盒的前身故世。过去拜年走亲戚,包儿是必备的礼品,也是唯一的礼品。 在我的记忆里,最早的包儿叫做纸篷包。人们将...

  • 120
    爆米花

    前日,送女儿去学习,在桥儿头街头,我居然看到还有人在打爆米花,勾起了我无限的童年回忆。爆米花,温州话叫做炒米花,是我们小时候过年时最爱吃的零食。 每到农历年底...

  • 廿四夜

    廿四夜是指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晚上,又叫小年夜,正是民间祭拜灶神的日子。灶神在温州农村被尊称为“镬灶佛”,传说是玉帝派至人间考察人们善恶的神仙,还掌管着人们的饮食。记得...

个人介绍
吹台散人者,蔡氏也,江南白丁。辛亥年仲冬,生于温州郡三溪(今为瓯海)吹台山麓,祖上多耕者。癸酉年中乡试,录省警生员。乙亥年癸未月卒业,举为瓯海捕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