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What :我们如何通过“ABCD选择法”跳出评判者心态,用新视角来看事情。
Why:评判者心态会让我们遭受损失;而跳出评判者心态,用新视角来看事情对我们更加有利。
how:“ABCD选择法”分为四步:
A(Aware)觉察:我现在是处在评判者状态吗?我是否出现以下心态:批评指责,自发式的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批评的、否定的,自以为是,聚焦责怪,纠结于问题本身,只在乎自己的观点,刻板、不灵活,二选一式思维,捍卫假设,错误是不好的,认为资源有限,看到有限的可能性,主导立场:自我保护?如果是的话,跟自己确认并接纳自己的状态;并继续下面的步骤;
B(Breathe)深呼吸:深呼吸、停顿一下,问自己,我是否在客观的看待这件事?
C(Curiosity)好奇:思考究竟发生了什么(我、其他人、事情本身)?我遗漏了什么?我在逃避什么?
D(Decide)决定:我的决定是什么?我选择做什么?
where:适用于在做决策,在学习知识时。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经历:
在RIA拆书训练营前两天,我写作业的时候没看到拆除家的引导,基本上按照自己对原文的理解写便签。写到第三天的时候,就看了看督导的拆书家引导,就觉得她在I中加入了原文中没有的内容,而我从原文里明明就看不出来这些增加的,我心里有些挫败同时有些抵抗情绪,就一股脑的跟督导表达了自己的情绪和一些质疑。我当时发完信息才意识到,我表达了自己对于督导的怀疑,我猜测督导可能不会回我。换做是我,也不太想回复一个质疑我的人。
过来一会儿,督导就回复我,“当然可以构建自己的I,这是最好的激活自己知识的办法,你的思考,有点儿我们后续拆页的雏形。赞”。督导的回复出乎我的意料,当时感觉心里暖洋洋的。打那之后,我就心甘情愿、更加认真的写便签了,还开始参考优秀同学的精选作业,后来自己的作业也被精选。
用今天所学来分析:
我当时是评判者心态,我有些自以为是、只在乎自己的观点、有自我防卫;当我的评判者心态被看到之后,被接纳之后,我反而能够从那里面跳出来去认真的去学习了;而督导却不是评判者心态,能够接纳不同的意见,能够接纳怀疑。
反思:
刚开营那会儿,我以为我是抱着学习心态来学习的,现在我才明白自己刚开始是带着评判者的心态。虽然有了自我探索的过程,发现自己比之前自我意识更强一些,勇于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能以我为中心学习,自我驱动较强,我有些许自豪;但是如果我刚开始时,就能够跳出评判者心态,或许我的成长收获会更大。我在后续的学习拆页过程中,是否也会存在评判者的心态呢?我想有时候也会出现,依然需要觉察;
【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背景:我发现自己在写“I便签”的时候,有时候会出现评判者心态,这样对于学习很不利。
目标:在3月2日前,学习写便签的过程中,当出现评判者状态时,能够跳出来;
行动计划:
A(Aware)觉察:看完原文片段,按照3w1h写完“I便签”后,检查我在阅读原文写“I便签”的时候,我是否出现以下心态:批评指责,自发式的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批评的、否定的,自以为是,聚焦责怪,纠结于问题本身,只在乎自己的观点,刻板、不灵活,二选一式思维,捍卫假设,错误是不好的,认为资源有限,看到有限的可能性,主导立场、自我保护?如果是,自己就处于评判者心态,跟自己确认并接纳这种状况,并继续下面的步骤。
B(Breathe)深呼吸:深呼吸、停顿一下;问自己,我是否在客观的看待原文?我是否真正理解了原文的意思?我否把过往的所学参杂进了原文内容里?
C(Curiosity)好奇:继续思考,在这个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我遗漏了什么?我在逃避什么?我是如何出现上面的情形的?
D(Decide)决定:我决定重新阅读原文或者书籍,重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