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两场学习,一是《怎样上微型课》,一是《指向“教学评”一体化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特别是下午的讲座,学到很多,信息量很大。晚上消化了不少,还有一些需要思考和查阅资料的地方。
一、微型课,上如何展示学生的回答?微型课又叫无生上课,老师要想借助学生的回答引出自己的流程,有如下几种语言“套路”:
1.嗯,你是说……,这个想法很独特。
2.你是这样认为的,老师也觉得……
3.你认为……,老师也赞同。
4.是的(对)……,刚刚的同学也说到了这一点。
5.从你的回答中,老师听到了……
6.你的理解是……
7.你发现……真是……
8.你是从……方面去讲的,还有谁也是从这方面理解的?谁关注了其他方面?
9.直接重复+肯定
二、核心素养下好课的标准
核心素养这个词我们已不再陌生,它就是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通俗点说,就是指学生在真实任务情境中解决问题。
核心素养下的好课标准(五有课堂):
1.有结构化内容。课堂强调知识与知识的关联,知识与生活的关联,知识与自我的关联。
2.有真实任务情境。不是所有的情境都叫“真实任务情境”。这一点,是老师们要下功夫的。老师为我们举了习作“外貌描写”的例子。一位老教师通过设置任务:直接描写、为老师写征婚启事、为老师写寻人启事,改善两个启事来引导学生一遍一遍描写老师,让学生真正在描写老师外貌的过程中学习人物外貌描写。
3.有适宜的评价标准。以下是一位老师设计的小说单元的阅读任务评价标准。
4.有助力学生学习的支架这一点我在以前的简书中写过,不再赘述。
5.有充足的实践活动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都是强调了无数次的话了。老师要善于等待,给孩子更多思考的时间、试错的机会。更要精炼自己的语言,说提纲挈领的话,说实在是不能省的话。
三、改变学生的“学”的三种课堂形式
黄老师说,要让学生学得“得法”,老师就要打造以下三种课堂:1.打造参与式课堂,2.打造对话式课堂,3.打造板块式课堂
其中,对话式课堂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它的两个重要特征:第一,对话的路径是多样的。可以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或者是生本(教材)互动,师问生答贯穿一节课的不叫对话,最多叫问答。第二,对话的内容是指向深度学习的,这种学习往往需要学生调动已有的经验,重新构建新知识、新观点,它体现了元认知的知识与能力的过程
今天一天,最大的收获是这样一句话:老师要思考的是,核心素养如何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行为。也就是,每节课备课时我们要思考“课堂五要素”,“谁,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法,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这句话给我醍醐灌顶的感觉,我还要多学习!
最后,由衷感谢我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