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 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病人本虚,爬二楼三楼就受不了。如果得了小青龙汤证发汗发得太过了,病人本来就是虚弱的,得了小青龙汤证,结果开了小青龙汤,发汗太过,这个人就会更虚。
我们一发汗的时候,是把肠胃里的津液发出去。当吃了青龙汤以后,肠胃的津液发到皮肤表面上,病人得汗了。如果身体强壮的人,发了汗以后,津液会自己回头。本虚的人,服了青龙汤,不管是大青龙还是小青龙,发了汗,津液不够了,造成了里面虚掉了,寸脉沉,表示病入里,尺脉微。
肠胃是血之源,本虚的人,发表以后,尺脉变小,手脚冰冷,这时心脏的力量不够了。我们心脏不停的搏动产生的热,中医定义为火。当心脏力量不够的时候,手脚就会冰冷。这个时候,我们人的宗气在丹田。这时,如果发汗的时候,阴发掉,津液散掉,阳就没有办法把阳固涩在小肠,胃和小肠的热就往上冲,就会出现这种气从小腹入下冲一直冲到胸咽。
手足麻痹,心和小肠是相通的,小肠是管脚的循环,心是管手的循环。当津液被发掉,不够了以后,阴不能固守阳,阳就会往上走,一直去冲到脸上去,看起来,面色发红,就像喝酒喝醉了一样。这时,阳就没有办法去照顾到手脚的循环,所以,手脚会出现麻痹的现象。
阳上到头面后,会回来,如果阳不回来的话,人就走掉了。阳回来下流阴股,这个时候,由于津液被发散掉了,所以会有小便难。有时还会觉得头上象是戴了一个帽子一样,这时候,就要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来治疗。
桂苓五味甘草汤: 桂枝、 茯苓各四两、五味子半升、 甘草三两炙。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这里的五味子就是能够降这个冲逆,五味子这个药很好用,味是酸的,酸主收敛,同时,桂枝能够行阳。炙甘草能把丢失的津液补回来。茯苓在本草里面说是利尿的,但是,茯苓色白入肺。所以,病人口渴的时候,我们也在使用茯苓的,因为茯苓颜色是白的,入肺。因此,茯苓除了利水以外,还能增润津液。
肚脐以下的动悸都是靠茯苓,桂枝能够让阳回头,我们在临床上用阳药,一般都会用到桂枝。五味子能够把冲气下降回来。
这条辨是要提醒我们使用发表药时不能汗发太过,如果是很强壮的病人,汗发出去即使过量一些都无所谓,但是对瘦一点的人来说, 这个人本就是虚,发汗太过就会有问题。所以,我们要开给病人发表的药之前,一定要确定病人津液是足的。当遇到身体本虚的病人时,在发汗之前必须要先把里虚补足,才可以发汗。